当女人孕育孩子后便自然“升级”为妈妈,但这只是生理型的妈妈,是只管孩子吃饱穿暖的妈妈。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妈妈,是不断学习、和孩子共同成长,并能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的妈妈。可以说,妈妈是孩子的起跑线,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不是自己起跑慢了,而是妈妈所给予的奔跑能力“先天不足”。 美国著名盲人男歌手史蒂维·旺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 世人对妈妈的赞美总是不吝词藻。很多人在感激自己的妈妈时,最常提到的是妈妈教会自己什么,而非为自己做过什么。而妈妈教会孩子的一切,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一个起跑线上的助推器。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让很多家长一直头疼的问题。很多走进校门的孩子都不能很好地配合老师的教学,这使老师对于家长的配合程度产生怀疑。家长呢,明明每天都小心翼翼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对孩子严加管教,可孩子对家长也是同样地不配合。这使老师与家长之间发生的各种各样纠缠不清的矛盾,又形成了一种阻碍孩子成长的怪圈。可是推来推去,到底怪谁呢? 在我看来,家长恐怕要在这个问题上承担更大的责任。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很冤枉,认为自己已经高度配合了老师的要求,可孩子不争气,能怎么办呢?事实上,我之所以认为家长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并不是说家长对老师的配合度不够,而是说在孩子入校前,家长没有为孩子打好接受学校教育的良好基础。 我的女儿昕昕六个月左右时,我带她去看望一位长辈,那位长辈是我母亲的一位老大姐,是从小看着我长大的,姓宋,我叫她宋姨。 我去的那天,宋姨家刚好来了一位客人,是和宋姨年龄差不多的一位老阿姨,她红着眼睛向宋姨哭诉:“老姐姐,您看您家这儿子、孙子,也没让您操什么心,都那么上进,一家人整天都和和气气的。可这人和人啊,命怎么就这么不一样?您说我有多命苦!我这一辈子,为了这些孩子操了多少心啊!您说他们在学校都没少受教育,老师都是怎么教他们的?怎么就没长成那有文化的样儿啊!” 原来,这位老阿姨的孙子逃学,偷了家里的钱出去上网,被他爸爸从网吧里揪了出来,用绳子捆回家,狠狠地揍了一顿。老人心疼孙子,就悄悄把绳子解开了。可这孩子刚一恢复自由,就冲到他爸爸面前,抱起家里的电视机狠狠地摔在地上,还用手指着他爸爸的鼻子说:“你等我长大了杀了你!”他爸爸气得七窍生烟,拿起棍子要打儿子,儿子不甘示弱,动手和爸爸打了起来,一家人乱成一锅粥。 宋姨叹了口气,拍了拍那位老人的手,对她说:“老妹妹,有些话我也许不该说,可是既然都这么大岁数了,我想我说了,你也不会怪我。我家这儿子和我和和乐乐的,从来不吵不闹,他这不是没从我这学去那些嘛!孙子现在也不和他爸妈吵闹,还不也是因为他爸妈也不会那些嘛!咱们当妈的啊,那说句话做件事,孩子都在看着呢。” 客人走后,宋姨告诉我,那位老阿姨年轻的时候就是个火烈脾气,还特别要强,什么事都要求做得特别完美,否则就大发雷霆。就连自己做个针线活儿没做好,也会把全家人都骂得躲出去,每天弄得家里鸡飞狗跳的。“她年轻时在家里打得那些个架啊,你说说,那孩子们可都看着呢!能学不会吗?这可不是在学校学来的。她的儿子聪明,孙子也聪明,可老师再使劲儿也没用,老师不能把孩子领自个儿家去不是?现在老了,有苦受喽!”宋姨痛心地说。 宋姨很喜欢昕昕,她老人家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多好的孩子,可好好教育着。什么样的妈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跟谁学也不如跟自己的妈学得多,孩子,记住喽。”老人爱唠叨,但这些唠叨对我来说比金子还珍贵。 宋姨文化不高,但一生都受人敬重,这与她的为人有关。这么多年,我没见她打骂过孩子一次。相反,哪个孩子犯了错,她一句话都不用说。只要她不说话,孩子心里比挨了打都难受。可那些每天鸡飞狗跳的家庭,妈妈打红了巴掌骂哑了嗓子,孩子们还是我行我素。就像那位老阿姨所说的,宋姨这一生,没见她在教育孩子上费过什么劲,可孩子个个优秀。孙子喜欢玩电脑游戏,宋姨不像别的老人那样,视电脑游戏为洪水猛兽,反而催促儿子给孙子买了电脑。现在,她的孙子已经工作了,并且已在工作单位崭露头角,他的职业就是游戏开发。宋姨常说,哪条路都有偏有正,大人把它看成正的,孩子才能正着走。 你看,普普通通的母亲里也有专家,这些理论多朴实。我对宋姨的敬重也源于此。她的几个孩子也一直是我所尊敬的兄长,虽然年龄比我大很多,但两代人的教育经验与教育成果,对我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很多人羡慕宋姨晚年的安逸,说她摊上了好儿孙,个个学有所成,像她一样让人敬佩。宋姨却总是说,孩子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大人。 是啊,孩子与孩子有什么不同?他们光着身子来到世上,除了呼吸、觅食与哭泣,还会些什么?什么都不会。但大人与大人就不一样了,我们有着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这些恰恰是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坐标。有多少大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真正考虑过这些同与不同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现在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个响亮的口号,那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 起跑线上。但家长们对于“起跑线”的理解,大多局限于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很少会想到家长的自身因素。从这位令我敬重的老人身上,我终于有了这种顿 悟——孩子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大人! 在孩子的一生中,家长在某个时间段有着独立的教育责任,其后才是与老师配合对孩子进行教育。世人常将老师比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从来都不是独立的,它必须与家长配合才能得以继续。这是因为,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对孩子进行事无巨细的关心与引导,教育机缘蕴含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而这些教育机缘恰是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并使学校教育得以顺利实现的前提。这种前提是任何一种教育体制都无法完善的,它取决于家长的教育水平,而非学校教育。 从这个角度上说,家长又何尝不是“工程师”呢?应该说,家长是“工程师”们的同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队伍中的“先锋部队”。这个“先锋官”的上任,不靠资历,不靠财富,不靠背景。任何人只要成为家长,便以同样平等的身份当上了“先锋官”,这种平等是因孩子的平等而来的——他们都是赤条条地来到世上,身心纯净,旁无二物。父母给什么,他们就有什么,在相同的起跑线上。他们只有唯一的一点不同,那就是家长。 宋姨没有教过自己的孩子怎样读书写字,但她以实际行动教会了孩子们怎样做人做事。孩子们从母亲身上学到的这些东西,使得他们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懂得向往知识、尊重老师,懂得用心去做每件事,还有如何遵守规则,甚至如何与他人以诚相处。这些美德又何尝不是作为学生所应具备的前提呢?作为家长,我们首先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在孩子进入学校之前,究竟教会了孩子什么? 有了这点认识,在昕昕学前的六年,我们没有让孩子上过英语班,没强行让她练习计算。相反,她还成功开发了我们的一些“潜力”。她喜欢布娃娃,没摸过针线的我陪她给布娃娃做衣服;她忽然对男孩子喜欢的手枪产生了兴趣,她爸爸用木头、铁丝、橡皮筋给她做手枪;她为了画一张自己满意的图画画到深夜,好吧,那就画吧,我们不强迫她必须上床睡觉;她喜欢二胡,到了痴迷的地步,我们送她去小区里的一位老先生那里学,她自己去,风雨无阻。我们从来没指望她在这方面有什么成就,但这并不妨碍她成为老先生最喜欢的“小学生”……总之,我们尊重她的愿望,除此以外,从来也不强求她尊重我们的愿望,可她学会了 尊重。 让我很感动的是,昕昕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以至于学校在为高三毕业生召开的毕业典礼上,请她代表毕业生讲话。她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想,妈妈给我的比我自己取得的更多。”那一刻,我泪如雨下。 特别提示 孩子之间的不同不是自身成长能力的偏差,而是妈妈与妈妈之间的偏差。孩子要的不是好条件与高级教育,只是一个需要自己、欣赏自己的妈妈。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59 , Processed in 0.06177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