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骏 (1956~ ) 父亲。曾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研究生班。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热心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秦皇岛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宣讲团”、“关爱团”、“家庭教育指导团”主讲,市国学会副会长,民进秦皇岛市海港区联合支部主任,曾获“全国家庭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陈一平(1956~ ) 母亲。大专文化,秦皇岛市电业局职工。在女儿成长中,她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上当好后勤的同时,处处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徐式蕴(1985~ ) 女儿。从小品学兼优,20岁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直读博士,22岁被国家公费派往美国纽约科技大学继续深造。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任研究生会副主席。爱好篮球、足球、排球及网球运动,曾是大学女篮校队队员,并多次策划、主持研究生会文艺晚会。 王东华按: 提起古代儒教家庭培育出的中国女孩,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会让人们联想起这样一种淑女形象:衣宽袖长、低首垂眉、燕语莺声,行不露足、动不露手、笑不露齿,闲向琴棋、略晓诗画、女工熟练,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男女授受不亲…… 然而,有一个传承儒教的现代中国家庭,却培养出这样一个女孩:爱好篮球、足球、排球及网球运动,曾是大学女篮队员,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0岁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直读博士,22岁飞越大洋公费到美国留学深造。如果这个女孩穿过时空隧道,站在宋代大儒朱熹老夫子的面前,他老人家又该用怎样的眼光来看待呢? 令人深思的历史反差,正是徐家骏老师的教育所为。这位普普通通的现代教师,秉承前辈深厚的儒学文化家传,历经 “打倒孔老二”的疯狂岁月,后来又曾就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研究生班,终于用现代理念对儒学家教进行一番新的解读,并且在教育女儿的实践中得此成果。 所有正常婴儿的先天智力本来都相差无几,一些孩子之所以显出聪慧超群的才智,奥秘就在于科学合理的早期教育。比如本案中的女儿在婴儿时期就对音乐十分敏感,这是徐家骏老师苦心进行胎教的成果。女儿后来在体育、语文、外语、数学、物理等方面表现出的种种专长,都缘于五岁以前幼儿教育打下的基础,颇似上古儒士深通“六艺”的风采。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重复的,家庭教育也是这样:父母在早期多投入时间和精力,孩子到后来就会让父母既省心又省钱。徐老师的女儿成才后,很多“问题孩子”的家长这才醒悟过来,纷纷请他帮助挽救已经出现偏差的孩子。那些教子失败的家长,在孩子幼小的时候放弃细心教育的职责,一心一意去赚钱,等到孩子长大暴露出缺点时,家庭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从某种角度来说,徐老师的教育理念是相当超前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就敢于冲破“男人赚钱养家,女人相夫教子”的传统观念,让妻子成为家庭经济的主力,而自己则全力以赴细心教育孩子,形成一种“男主内、女主外”的局面。30年过去了,时至2010年的今天,妻子上班养家、丈夫专职教育孩子的“家庭主夫”现象刚开始在英国流行。 徐老师是很善于用辩证眼光看待事物的,东方的中庸之道让他分析问题时没有任何偏激。他不抱怨过去,寄希望于未来;不感伤失落,付劳苦于耕耘。他认为,应试教育并不影响素质教育,鱼与熊掌可兼得,公平考试是平常百姓子弟出类拔萃的最佳机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想当年,大唐王朝的科举制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 幼小的孩子就像一棵幼苗,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普通、自然而又正常的生长环境,一名耐心、细致的亲情园丁。和谐社会并不缺乏阳光雨露,经过现代科学扬弃、浸润的儒家文化又是一种富含养料的天然沃土,背一背《三字经》《弟子规》,读一读《论语》与古诗,无形之中,中国的孩子自有一种含蓄、谦和而又不可阻挡的锐气,一生厚德载物,永远自强不息。 应我们之约,本文由秦皇岛市妇联的国丽娅同志于2008年撰写,在此特作说明。 ※ ※ ※ 2005年,中国教育电视台《家长俱乐部》栏目,以《父亲——你是我登天的梯》为题,将我培养女儿的经历,做了上、下两集节目。节目播出后,全国各地的家长打来了不少电话,其中问得最多的就是:“你是怎样把女儿培养成功的?”“我的孩子怎样才能培养好?”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我当然会说掌握科学教子方法的重要性,但是,我更向家长们强调要像经营一项伟大事业一样,在准备生儿育女的阶段,就要做好周密的育子策划书,并最终用爱心将对孩子的教育进行到底。 其实,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和天下所有的家长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也企盼着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人成才。只是与当今家长有所不同,幼时的遭遇破灭了我曾经美好的憧憬,是女儿延续了我的生命,让我重新燃起了理想的火焰…… 女儿因我才来到这个世界,对于女儿我不仅是喜爱,更多的是理智与责任。人生是一次没有回程的旅行,只有在漫漫征程的起点,选定一个理想的目标,才会走出完美的人生。我的责任就是让她在和悦的气氛中,健康、幸福地成长,在轻松的状态下,愉快、高效地学习。 在培育女儿的过程中,我把女儿的健康成长当成是自己的责任和天职。我所想的是一般家长未曾想的——在孩子身上摸索科学育儿规律;所付出的是常人都能做到只是没有去做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所做的是任何人都能做好只是没有好好去做的——专心致志的探索;所承担的是每个父亲都应该承担只是更多人没有尽到的高度的负责和使命。 躬行20载,我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摸索出了一点育子经验,我愿意和大家分享,更愿意看到有更多的家长能够育子成人并成才。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59 , Processed in 0.060935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