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对你说 妈妈: 暑假又到了,别的同学都高高兴兴地庆祝暑假的来临,我心里可不是滋味,我宁愿每天像往常那样上学,那样我至少还有休息的时间。可是暑假来了,在您给我安排的时间表下,我简直像台机器一样,不停地转啊转的。在您的时间表中,根本就没有让我休息的那一项。 从早晨几点起床到几点上厕所,您都明确地标出来了,实在太过分了。在学校要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在家还得遵守您制定的时间表。您居然一整天都安排我学习,一点玩儿的时间都不给我留。 妈妈,难道您没听说过“过犹不及”这个词吗?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放暑假是他们最盼望的事情,而漫长的暑假,却是我苦难的开始。 开学时,同学们聚在一起兴高采烈地谈论暑期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我羡慕极了。没有人相信我的暑假是这么过来的。唉,妈妈,您真该听听爸爸描述的他小时候的情景,我哪怕有爸爸小时候1/4的自由时间,我的眼镜度数也不会这么高了。 唉,妈妈,什么时候您才能让我自己来安排时间呢?我一直都得活在您替我安排好的时间表下吗? 女儿:小凤 妈妈要懂的心理学:孩子更愿意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了,这种教育思想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怎样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家长并没有找到一个可行的操作模式,只是将孩子的时间表安排得满满的,希望借此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可是,这只是父母的一厢情愿,很少有孩子能按照父母所期待的那样安排自己的时间。 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对于时间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还不能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对孩子而言,他们的时间表不能像大人那样安排得满满的,他需要更多玩的时间。当家长为孩子做出的时间表又和孩子的期望相差甚远,孩子只会从心理上抵触这张时间表,并不能意识到时间表存在的意义。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独立安排时间的能力呢?刚开始,家长可以协助孩子规划时间表,慢慢地父母就应当淡出对孩子时间表的掌控,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休息,等等。让孩子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一种需要,也是培养孩子自省、自觉、自律能力的开端。一旦孩子形成了良好的时间观念,家长就不用再充当孩子的“监工”了,双方都能从繁重的心理负担中解脱出来。 我国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源头,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开端。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快乐的童年,将来是无法弥补的。”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请把安排时间表的权利交给孩子吧! 换种方式爱孩子 1. 包办孩子的时间表,不如和孩子共同协商 妈妈发现超超这些天写作业的时间越来越长,她还以为是学校的功课量增加了,后来从老师那里了解到,最近的课业负担并没有加大,大多数孩子的完成时间都在一个小时内。超超妈妈意识到,是超超自己做作业太慢了。 妈妈观察到:超超写作业有玩儿橡皮、铅笔的小动作,常常是刚拿起笔没写几个字,就开始玩别的去了。妈妈很担心,一旦养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拉的坏习惯就麻烦了。 所以,妈妈对超超说:“咱们来制定一个时间表,看能不能帮你把玩儿的时间找回来?” 超超一听妈妈要帮他找回玩的时间,立刻举双手赞同。 妈妈继续说“我问过你们老师了,她说每天写家庭作业的时间是50分钟,但是你每天都用了两个小时,这说明你的速度慢了。这样吧,每天下午放学我给你两个小时的时间写作业。写完之后还有时间,你就可以去做些你喜欢的其他事情。怎么样?” 超超一想到做完作业后能看会儿电视,玩玩别的,自然很爽快地点了点头。 “但是,你要保证作业的质量。不能为了提高速度就不要质量了,那样可不行。” “那我写完作业,你真的可以让我看会儿电视或者出去玩儿吗?”超超问。 “那当然了。”妈妈很肯定地回答。 超超听了很兴奋,“那我也一定能保质保量地完成!” 第二天,这个时间表就开始执行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超超写作业的速度提高了很多,每天写完作业,他还能看会儿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时间表会让孩子在执行时间表的时候,产生一种自觉、主动的意识,因而不会产生“执行任务”的逆反心理。这种让孩子主动参与的方式能很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孩子从心里接受时间表的存在。 2. 帮孩子卡时间,不如教他充分利用零散时间 鲁迅先生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的确,当我们在崭新的一天醒来时,这一天就已经被分解成早晨、中午、下午和晚上,或许还可以细分为饭前的半小时、饭后的半小时等。这样来看,比起一整天的时间概念来说,零碎了许多。但是,一天的时间就是由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段组成的。父母要引导孩子充分利用这些零碎的时间,这也是珍惜时间的一种表现,这比起天天卡着时间让孩子做事强多了。 只有懂得珍惜和利用时间的孩子,才能深刻地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因此,父母应该让孩子对这些零碎时间善加利用。在茶余饭后的时间里,哪怕能记住一个单词、几个词语,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额外的收获。 3. 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让孩子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德国有一部名叫《Pinggu》的动画片,它是以企鹅家中的琐事为题材的教育类动画片。在动画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企鹅爸爸妈妈和企鹅医生焦急地为蛋壳中的企鹅宝宝做手术,没有人搭理被冷落在一旁的企鹅哥哥。 这时候,炉灶上的水开了,水壶发出“呜呜”的鸣叫,而电话铃声也在这个时候响了起来,嘈杂的声音吵得企鹅哥哥心神不宁。他向水壶走去,却被身后的电话铃声吵得心烦,只得转身去接电话,可是身后的水壶发出了更大、更尖锐的鸣叫。企鹅哥哥看着两边都很焦急烦躁的声响,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这时候企鹅妈妈注意到了场面的混乱,她先是把水壶提下来,然后又去接了电话。挂了电话之后,她轻轻地抚摸了企鹅哥哥的头。企鹅哥哥发现,一切又恢复了原样。 企鹅哥哥的手足无措,有的孩子在某些情况下也会遇到。当两件看似都很紧急的事情一起发生时,孩子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办。比如,随着年龄的增长,所涉及的科目逐渐增加,孩子就会面临很多作业堆在一起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先做哪一科的作业,对于孩子有效地利用当天的时间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对事情的统筹能力,这将会为孩子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58 , Processed in 0.06326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