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斥中丧失的东西 现在,我来说说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虽然家长们都知道这很重要,但有时还是不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爱。 那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这就是家长大声训斥孩子的时候。 就有这样的孩子,总是受到家长的训斥。早上起床迟了啊、吃饭姿势不对啊、收拾餐具的方法不得当啊、不刷牙啊、穿衣服太慢啊等等,每天在训斥声中来到学校。 太多的家长,企图通过训斥来教育孩子。 但是孩子们更多地从中收获坏心情。 于是,渐渐地,孩子们失去了自信。 于是,渐渐地,孩子们开始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 这种教育方法的坏处是慢慢显露出来的。 孩子们即使知道家长的训斥并没有恶意, 但会在内心深处,不知不觉中开始怀疑父母对自己的感情。 不管父母之前多么在意日常感情的浇灌,每天的训斥足以把这一切抵消。 从“必须训斥”到“远离训斥” 家长中,就有这样的人,认为训斥就是教育。 甚至还有家长觉得不训斥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 我可不这么看。 《广辞苑》①中对“训斥”是这样解释的:提高声音的责骂。 可见,在“训斥”一词中是含有情绪的成分的。 但是,这样的行为,有必要每天发生吗? 在与孩子的生活当中,究竟有多少事,可以让大人情绪化地提高声音去责骂孩子? 如果孩子真的做了不可饶恕的事情,那么训斥还情有可原。 比如说欺骗了谁啊、伤害了谁啊、做了低贱的事情啊、欺负了弱小等等。 但是,日常生活当中,大人用得着每天都扯着嗓门儿责骂孩子吗? 如果有这种必要,那就说明这个家庭本身存在问题。 这种家庭的体制存在严重的问题。 在这种家庭中生活的大人们,陷入了“不训斥孩子就不舒坦”的奇怪氛围中。 换言之,也就是陷入了“训斥氛围”。 家长没有创造出“无须训斥就能解决问题”的良好环境。 我当班主任的时候,经常跟30个以上的孩子每天生活在一起,需要我“提高嗓音责骂”的事情,这10年里面基本没有。 我一般用的只是:指示,指导,提醒,命令,等等。 然后,确认,评价,称赞,等等。 将这些导入自己的家庭,导入自己的教育体系,确实需要花工夫。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57 , Processed in 0.053812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