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做明星梦的孩子真不少 前不久,《上海中小学生成长质量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六成的孩子想当明星。上周,本报记者在一所儿童才艺培训机构门前采访了20多名学生,半数以上“小学员”自称要走明星路。询问他们为什么要当明星,“可以穿漂亮的衣服”、“住漂亮的房子”、“每天都有人围着转”等原因占了主流,甚至也有“小学员”表示,“能够赚大钱”。 儿童选秀成泡沫 家长失去理智 众多原因中,来自外界的刺激最为明显。目前众多电视台竞相推出儿童选秀类节目,而各地举办的小明星选拔赛更是名目众多。一项“造星”活动广告词写道:招募有演唱潜质的儿童,不限男女,不论地域,只要想唱,一唱成名;同时还有房车、奖金、出国旅行相送。面对这样的诱惑,估计连成年人都难以自持。 儿童选秀为何愈演愈烈?一位编导向记者透露,除了观众爱看推波助澜,更重要的在于家长支持。“别看孩子在台上比赛,其实家长也在比赛。不管是设计语言、形象,还是为孩子拉票,学问可大着呢。原来我们会给参加比赛的孩子报销交通费,但现在一些家长觉得自己孩子能力不行,就要求自己贴钱参加比赛。” 对于孩子参加选秀,家长一般有两个想法:一是锻炼孩子的胆识和舞台表现力,一是以此作为孩子成名的跳板。而对于后者,家长们看中的是秀场中藏着的商业潜力和名利神话。“花点钱给孩子铺条路也可以,孩子哪天真成名了,一年还不赚个几百万?”家长们说,报纸上总登着当红明星一年可以赚几千万。 都说大人话 都是一个样 越来越多的孩子凭借选秀节目登上了舞台。但舞台上的他们,说出的话非常成熟。再看他们的才艺表演,穿着妖艳服装,跳着挑逗舞蹈,唱着自己并不了解的情歌……记者发现,低龄化“造星”活动让孩子们走进了怪圈——看到别人孩子出名,一些家长就把孩子送进培训班,而一些培训班根本不懂教育理念,最大目标就是为了让孩子顺利通过考级,或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上台表演节目。用这样的方法教育出来的孩子,只能是舞台上千篇一律失去童真的“小大人”。而这些“小大人”们一旦登上舞台,又会成为更多孩子和家长的“榜样”。这个过程中,培训班越开越多,选秀节目越发红火,家长们孤注一掷,孩子们假装享受。 “儿子主持了‘六一’晚会,台词搞得跟央视春晚似的那么刻板。”一位家长表示,听到小孩说大人话特别不舒服。而一位曾参与中外儿童合唱团交流活动的带队老师也认为,中国孩子出场时像参加军队阅兵式,不仅背绷得笔直,步伐和摆臂动作整齐划一,连表情都统一为微笑。“外国合唱团的孩子,虽然也有基本队形,但步伐、表情还保留着活泼、随意以及每个人的特点。” 【专家提醒】别让孩子圆家长的明星梦 天津社科院家庭教育专家郝麦收表示,适当地参加低龄化的选秀活动对孩子提高表现力,即兴应对能力等多种能力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家长应该避免一些功利化的思想,如果家长不顾孩子本身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就不值得鼓励。此外,一切教育培训都不应违背儿童的身体特点和心理特点,不要将大人的意志强加给儿童,让孩子在选秀活动中得快乐才是家长应该关注的重点。 本版撰文 新报记者 刘德胜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57 , Processed in 0.05728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