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生儿育女,自然就有了爱的责任。但是过度保护就是一种不健康的爱孩子的方式。 过度保护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包办代替。很多父母过于小心,生怕孩子吃不好、穿不好,对孩子百般侍候;父母双方的长辈也不甘落后,更是捧星星、捧月亮,围着孩子团团转。孩子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也不用做。往往是孩子刚说口渴,大人已经拿出水杯,拧开盖子,小心翼翼地把温度适宜的水送到孩子嘴边;发现鞋子的粘扣散开了,还没等孩子弯腰,大人已经蹲下去帮孩子扣好了鞋子…… 过度保护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过度干涉。怕地上不卫生,总是将孩子抱在怀中;怕孩子弄脏衣服而拒绝让孩子游戏;怕孩子摔倒受伤而不让他骑自行车;担心有碎玻璃会伤到脚而禁止孩子在沙滩脱鞋;教孩子绝对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实质上就是对孩子的过度限制。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是驱使儿童去认识世界的动力,也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步。但是儿童好动,难免会有一点危险,很多家长怕孩子受到伤害而采取过分的限制和保护措施,为了孩子的安全,处处干涉、限制孩子的活动。某校野炊时,一个13岁的男孩什么也不会做。这个孩子说:“我姥姥有三不准,刀不准动,电不准动,火不准动。我长到13岁,火柴也不会划。我连家炊都不会,哪还会野炊啊?不是我们不想干而是不会干。” 如今不少父母很少去思考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在处处限制的环境中,我们的孩子将失去什么。“现在的孩子真的很可怜,家长们过度的关注和保护已经让他们变得越来越无能。”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副总编、“知心姐姐”卢勤在参加一次少儿教育专家论坛时语出惊人。过度保护对孩子成长的负面影响很大,会让孩子在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上都比一般的孩子要缓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过度保护阻碍了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孩子会因为父母的过度保护,导致自己所取得的经验不足,从而感到自卑并害怕挑战。受过度保护的孩子到了该长大的年龄却总是让人觉得他长不大,到了而立之年,凡事仍不能自立,没有长辈陪在身边就惶惶不可终日。有人把这样的人叫做“30岁儿童”。 过度保护在压制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不利于个性的发展。研究证明,过度保护会使孩子依赖性太强,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自信心,自理能力差,胆小,肢体灵活度差等等。看似小事的“不会自己吃饭”、“不参与小朋友的各种活动”,都会使孩子产生心理负担,觉得自己处处比别人差,不能融入同龄人中,渐渐失去自信心,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来。过度保护,使孩子缺少了成长过程中的磨砺,容易造成孩子的软弱闭塞、胆怯无能并逐渐养成胆小怕事的性格,同时使孩子和社会之间竖起了一道墙,孩子在无形中远离了社会,长大以后就会难以适应社会。所以,受过度保护成长的孩子,在社会上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 不能否认,当今社会,各种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各种危险因素在增加,但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一些磨难,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酸甜苦辣都是营养,生活百味都要体验。”我们应当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主动学习健康地爱孩子,用头脑去爱孩子。 首先要理智地分析自己的行为,学习放手让孩子逐步学会独立。实际上,在许多时候,许多过度保护自己孩子的父母是很难认识到自己正在过度保护自己孩子,认为“别人也都这样做”,自己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健康地成长。但是,偶尔,在某一个瞬间,他们感觉到自己在过度保护,于是产生了“从现在开始你自己看着办”的想法,突然什么也不帮了,这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处理方法。孩子的独立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要通过渐进式的成长才能形成。因此,父母要适当制造机会让孩子学习,多给孩子适度的探索空间,逐步学会独立地面对事情。 其次,既要有适当的奖励,又要有必要的批评。在孩子的探索中,家长的欣赏与鼓励永远是孩子有力的支持。及时而明确地告诉孩子,他做得很好,会让孩子继续在挫折中努力前行。但是这个过程中也要有必要的批评。比如当孩子总是依赖父母不愿意自己动手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地批评教育孩子,告诉他:“为什么你不自己试试呢?” 另外,要帮助孩子建立危机意识,学习保护自己的方法。当今社会,各种危险因素在增加,不该发生的悲剧时有发生。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建立危机意识,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在面临危险时知道该如何应对。我们家长老是对孩子说“你得小心”,这等于是废话,仅仅告诉孩子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遇到火情时不要直冲也是不够的。家长必须切实向孩子说明遇到危险时该怎么做和不该怎做。但是必须要心平气和地讲得很清楚、很具体。比如,“你到了一个商场,由于人多,你走丢了,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一定要告诉可靠的人,不能看着这个人可靠就可靠,而是要找在这个地方工作的人员”;“假如你的小朋友落水了,要是你不会游泳那怎么办呢?那就不能去救他,因为那样无异于自杀行为,而是应该赶紧喊周围的人,找能救的人把他救上来,我们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再去救人……” 相信每位父母都希望将孩子培养成健康的,对社会有用的人,那就请你们将爱心变成诚心与耐心,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用心去爱,用脑去爱,陪伴孩子在坎坷的成长道路上一路前行。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57 , Processed in 0.067406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