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分居,“类单亲家庭”子女教育 Q&A 导语: 北京←→纽约; 杭州←→上海; 南京←→苏州…… 两地分居的工作总是让你和另一半聚少离多,或许你已经无奈地错过了很多有趣的家庭 故事。你总是不知道孩子这段时间最喜欢的动画片是什么,总是找不到她最喜欢的连袜裤在哪里,更不知道她已经会对睡前故事来个自编自导了。 什么是“类单亲”家庭?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因为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或者由于外界生活压力而被迫长期分居两地。只有周末或者假期才能团聚,孩子也主要由婚姻中的一方来承担养育与教育职能。这类家庭,虽然具备双亲的家庭结构,但其抚育功能却与单亲家庭类似,因而被称为“类单亲”家庭。 Q1:“类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可能出现哪些发展问题? A:“类单亲”家庭与“单亲”家庭在子女养育的实际方式上非常类似,因此孩子的一些问题也有共性,在情绪和行为问题上主要表现为: ? 与父母之间“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家长一方的缺位容易使3岁之前的孩子有缺乏信赖感和支持感的表现,例如无端哭闹,情绪起伏较大,易怒。接触久未见到的爸爸或妈妈时,也会表现出回避和烦躁。 ? 潜在社会性别角色认同的障碍 长期的父亲或者母亲的缺席,会使孩子的行为出现性别角色的偏差,比如主要由母亲养育的男孩,会表现出更多女性行为和性格特征。 ? 注意力不集中,不听父母的教导(男孩居多) 这种影响多出现在孩子与父母一方长期分开的第一年。亲密关系的缺失使孩子容易陷入消极的情绪,会对承担主要照顾责任的一方表现出逆反心理。 ? 孩子存在学习困难 远距离、少沟通等因素常常导致父母教育意见不一致,这对孩子的影响极大。父母对孩子的学习要求标准不一、奖惩差别较大,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态度,容易让孩子产生“钻空子”的心理。一人承担主要养育责任的家长往往疲于奔命,没有充足的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 ? 与同伴交往障碍 这类孩子不太参与同伴的游戏。因为平时父母极少出现在自己的幼儿园生活中,孩子容易胆小、自卑,对同伴的游戏喜欢旁观,缺乏主动参与的勇气。 Q2:“类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要注意些什么? A:父母先要从意识上调整和孩子互动的行为模式,那么上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NO.1 树立观念:类单亲≠单亲! “类单亲”毕竟不等同于单亲,父爱母爱的可获得性是其区别于单亲家庭的最大特点。如果两地辛苦奔波的爸爸妈妈能够时时刻刻用所言所行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爱、支持和理解,那么想在“类单亲”家庭中建立起安全、积极的亲子关系也并非难事。 Tips: 学会回应孩子的言行,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对学龄前孩子的需求(情感需求、行为需求),家长应当: * 前后行为必须一致。 * 在孩子有需求时,及时给予回应。 * 仔细观察孩子,结合他的性格特征,采用适合他的方法。 NO.2善用你与孩子相处的宝贵时间 事实上,即便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如果从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孩子的发展过程中,那父母对孩子成长的积极作用也几乎为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多不要紧,你们的互动质量才是最要紧的,远胜于数量本身。 周末才能回家的妈妈们,请抛开各种家庭琐事,多分配一些一家三口专属的温馨时间。哪怕必须要打扫卫生、逛街添置家用,也试着让一家人一起来做,说笑合作的过程中,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NO.3用心经营与另一半的关系 你或许会认为,这与子女教育无关。事实上,长期分居造成的夫妻沟通问题,非常容易使父母双方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产生分歧,孩子夹在其中不知所措。同时,父母间良好的互动关系是孩子学习人际交往技能的参照。倘若父母间长期争吵、冷战,那无论单方怎样努力,也无法让孩子对人际关系产生信任感。因情感问题产生的压抑情绪往往会让父母变得烦躁,更加容易误读孩子的行为,对孩子做出不适当的回应。 给好不容易才回家一次的爸爸或妈妈: 难得与家人相聚,请多带孩子去公共场合,陪他玩耍。你也许不知道,社交情境中的温馨家庭互动,能够让孩子最强烈地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存在,并从周围小朋友的羡慕眼光中增强自己的自尊感。 电子产品日益强大,有没有用手机和IPad缩短你和家人之间的距离?试试看各种有趣的应用程序吧,Skype,Facetime,Whatsapp……你就可以随时随地和孩子分享他们的顽皮与成长,当然,还有你的微笑与关爱。 给正独自承担养育责任的爸爸或妈妈: 对于男孩的养育,妈妈请在制定规矩之外,更多地给予详细的行为指导。不要一味地对孩子的“调皮”加以反对和斥责,这容易让你和孩子的关系陷入“严管—逆反”的恶性循环。总是说“不准那么做!”,不如心平气和地告诉他“试试可不可以这样……”“这样做,是不是更好?” 对于女儿的养育,爸爸请更多地与女儿聊聊妈妈,帮助她树立母亲美丽、独立,关爱女儿的良好形象。还可以使用一些情节温馨的绘本故事让她明白妈妈对她深沉的爱。文/夏竹筠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55 , Processed in 0.052077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