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育儿 学龄前 查看内容

为什么孩子都爱争“第一”?-学龄前-家庭教育

2015-4-23 08:43|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1| 评论: 0

摘要:   孩子从3岁左右就开始不断地跟别人比较: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是赢还是输——每个游戏对孩子来说都成了一较高低的比赛。宝贝们为什么喜欢比来比去?究竟带来的快乐与悲伤对他们小小的心灵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

  孩子从3岁左右就开始不断地跟别人比较: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是赢还是输——每个游戏对孩子来说都成了一较高低的比赛。宝贝们为什么喜欢比来比去?究竟带来的快乐与悲伤对他们小小的心灵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孩子们都要比一比,内容也包罗万象:谁可以把小自行车骑得更快?谁会把秋千荡得更高?谁能够更长时间地保持平衡?这些还算比较正常的,有时比赛项目就有些“离谱”了:谁能更快地吃饭?谁第一个上完厕所?谁第一个谁先睡着觉……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孩子在3~3岁半的时候竞争意识就日益强大起来,他们会不断地和他人参照,不断地更改参照系数——评判标准、不断地用比较来评价别人和自己,在“比一比”中,孩子会获益匪浅。

  “比一比”对于孩子的重大意义

  验证自己的本事和力量。孩子会不断地和同龄小朋友较劲,这是一种本能。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意识到:我是一个人,虽然个头很小,但是我可以做一些事情了。其实,有时孩子的标准是非常单纯的:他们会比赛绕着椅子转圈跑而不头晕;看谁最快把一个冰含化了;比哪一个在手腕上画的手表更漂亮;看谁溅起的泥浆更多……这些比赛虽然无用,甚至有点“无聊”,但它们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经验。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自我评价,这种评价的依据就是竞争,并为结果沾沾自喜或沮丧。竞争中的“常胜将军”会积累自信。在这种情况下,父母需要给予一定的鼓励,或者予以疏导——虽然你跑步很慢,但是你积木搭得又快又好。

  多和同龄人“较量”,学会认识自己。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的比较,只能以父母为坐标测量自己。只有在和小伙伴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孩子才开始对自己形成一个比较现实的认识,这时候,每个小朋友都成为一面镜子,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至于成败输家到底意味着什么,孩子需要慢慢地消化。孩子理解的竞争大都和能力有关,属于一锤子定输赢的“竞争”,时间和学习对于竞争的影响,孩子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理解。

  父母怎么做才是保护孩子健康的“竞争意识”?

  不要插手孩子的游戏和竞争。当然有些界限要事先确定下来:比如不要让竞争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危险,或者不能共同排斥一个弱小的孩子等等,这些需要成年人的适当指导。大人也应当注意孩子的团结,孩子不能单枪匹马地逞能,而是要有与小朋友们一起玩的能力。

  不要无意中带给孩子压力。孩子的竞争和大人的不一样,大人的标准大多是可量化的——更好或更坏,而且常常由他人来决定竞争结果。而孩子之间的竞争是游戏式的,内容、规则和评判结果常常有他们自己决定。重要的是让小家伙们在游戏中竞争,以游戏的态度竞争,所以做父母的要避免这样一些“鼓励”孩子的话:“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加油,你比他们强多了”……这样使游戏变成了功利的比较,而且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压力。

  不要用奖励把孩子卷入疲惫的竞争。小小的竞争也可以成为家庭生活的点缀,甚至成为父母们屡试不爽的家教手段:“如果你能比把爸爸穿衣服穿得快,就可以得到一个‘加长版’的睡前故事”“不许磨磨蹭蹭了,谁最快把鞋穿上。就可以得到一块巧克力。”……由于竞争是这个年纪孩子的天性,如果父母把比赛当伎俩使用,孩子会乖乖上钩。但是,如果家庭中类似的竞争过于频繁,甚至每天都以成败论犒赏,孩子就会有过大的压力,还会产生一种让人伤心的错觉;爸爸妈妈的爱与我的成绩、能力有关。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55 , Processed in 0.048686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