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过多年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经常遇到家长与我讨论“打孩子的做法好不好”、“应该不应该打孩子”之类的问题。说实在的,我说话毕竟要顾及自己的职业身份,但敷衍或心口不一又不是我的风格,于是我会比较谨慎地回答:“不要随便打孩子,那样对他们的身心都没有好处,尤其对孩子心理上的危害比较大。” 事实上,基于自己成长的经历和教育经验,我是不大相信一个孩子会在完全不挨打的环境下长大成人成才的。首先声明:对于那种歇斯底里只顾自己发泄,完全忘记管教孩子的目的,完全忘记自己身份和教育对象身份的做法我是坚决反对的,那种打死孩子自己犯罪家破人亡的情况则更不是我界定的“打孩子”的概念。 我说的打孩子其实是一般俗语讲的“管孩子”,所以在标题中的“打”是有引号的。是比较严厉地斥责,对孩子的调皮捣蛋行为进行冷处理,强行剥夺他特别想做某事的权利,用惩罚的方式动手打屁股打手心等等而已。想想看,从孩子的懵懵懂懂到渐省人事到明辨是非,这个长大成人的过程中父母怎么可能不管教不修正完全顺其自然呢?当然,现在的教育更加注重人性化的方式,提倡正面管教,用正向的引导代替惩罚,但是,在我当年的情境下,只要父母不带自己的情绪,必要的惩罚也是可以用的。 壮壮是上帝赐予我的天使,在我眼里他是最可爱的宝贝,为了儿子的幸福和健康,我可以做任何牺牲甚至付出生命。但这并不等于我没有原则没有底线,可以无条件地满足他任何要求或者听凭孩子为所欲为。孩子长到这么大,我已经不能一一记起因为什么事情打过孩子了,只是记得我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常常经历一个“三部曲”。 其一:发现问题,情绪突变。 这时做家长的要旗帜鲜明,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严厉斥责让孩子明白——“妈妈生气了”,让孩子惶恐;强行剥夺他特别喜欢做某事的权利——“今天不许看电视、不讲故事了”,让他觉得难受;动手打屁股打手心让他哇哇大哭感觉疼痛等等,总之让他知道因为他做的那件事,今天一切都跟平时不一样,这样才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 其二:讲清道理,分析利害。 壮壮胆子小,特别依恋爸爸妈妈,做了错事时更是紧张万分,所以我的惩戒往往十分有效果。孩子会因为做错事而害怕,会因为爸妈的惩罚而疼痛,会因为我们的态度而不知所措。看着孩子天真的小脸写满惶恐的样子,我知道目的已经达到,生气恼怒随之消失。于是自然而然地拉过孩子细细讲道理:“今天出什么事了,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好孩子应该怎么做……” 其三:事过云散,真爱依旧。 壮壮小时候属于“心重、敏感”的孩子,我知道他特别在乎爸爸妈妈,特别希望我们都喜欢他都爱他,所以每次教训孩子讲清道理后,我们也非常注意对孩子的心理安慰。因为说到底,打孩子不是为了大人出气和发泄,只要孩子知道错了,道理懂了以后能改,事情就过去了。我会让孩子深信爸爸妈妈很爱他很在乎他,我们衷心希望他成为好孩子。我的方法是事后一如既往地呵护他,给他情感满足,比如倒水给他喝,给他擦眼泪,搂搂抱抱拍拍跟他玩一会儿等等,而孩子此时也往往特别黏人、特别享受妈妈的爱,那撒娇撒痴的样子让人心疼! 于是一切烟消云散,“生活的车轮又滚滚向前”! 关于“打孩子”我还有一些体会,一是要照顾孩子自尊心,我绝不会在外人面前管孩子,而且即使是孩子爸爸,如果“当时不在现场”,事后我也不会故意在孩子面前与他“通报情况”。还有就是不可以频繁惩戒,有些时候,妈妈严厉的一句“我生气了”,孩子立刻蔫了收敛了,那也就够了。第三点是就壮壮而言,到他小学四五年级后,我的“体罚法宝”越来越不灵,是因为那时我和孩子已经建立了很好的“朋友关系”,孩子大了,胆子大了,也看透了我的“恐吓威胁胡萝卜加大棒”(壮壮戏语)吧? 在写这篇稿子时,曾有个朋友对我的观点和做法提出质疑:“针对壮壮这一类孩子,你的方法有效,要是赶上特别调皮‘不吃这一套’的呢?你一天打三遍?”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还是大人先入为主就给孩子定性了,哪有什么“特别调皮”的孩子呀?孩子从慢慢睁开眼睛看世界,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开始有些小脾气,开始很可爱地与大人“斗心眼儿”,这是一个慢慢发展变化的过程,他怎么可能生来就会“大闹天宫”?还能真像人们戏言的“生出来直接就上树了”?我们做父母的防微杜渐,凡事有一定之规,孩子就不会发展到特别调皮的地步。当然有一类孩子属于病态的躁狂多动,确诊后要治疗矫正,爸妈要付出格外的疼爱和关怀,这又另当别论。 讲了一大篇,不要以为我是“暴君”或者“虎妈”啊,在下一篇中我要谈谈“营造家庭的民主氛围”,这应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54 , Processed in 0.05731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