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龙凤胎儿女,一个上清华,一个进北大,而且都身心健康,在诸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眼里,这无疑是巨大的成功。看完《生命时报》第655期头版《我这样培养龙凤胎儿女》一文后,笔者认为最值得赞赏的,还是母亲朱女士的家庭教育理念: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快乐健康地成长。 几个月前,《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因被用作浙江省高考作文的背景资料引发了大量讨论。文中的小主人公是个“中等生”,其理想显得很没出息——成为一个“英雄路过时在路边鼓掌的人”。对此的评价,可谓冰火两重天:支持者认为,人生平淡才是真,孩子甘当普通人就是一种成功;反对者则表示,即便人生难免平庸,教育者也必须要求孩子积极向上,决不可胸无大志。 看似偶然的讨论,却是当下多元教育观背景下的必然。这是一个特别重视教育的时代,但也是教育理念最不一致的时代。尤其是在家庭教育方面,究竟怎样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才是合适的、成功的,存在巨大分歧。 试问该如何评价家庭教育理念的好与坏?显然,这要从教育的本质目的来衡量。按照现代的人文理念,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获得相对完整的发展,尽可能为一生的生活做好准备,概而言之,就是“以个人发展为本”。一定程度上讲,也就是朱女士的孩子长大后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道理说起来都懂,但未能遵循者比比皆是。国人教育子女往往“以家庭为本”、“以家长为本”,孩子的意愿反成次要。眼观目前的家庭教育,我们不难发现两个普遍的极端现象:一是“管得太松”,一切随着孩子的心意,孩子想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二是“管得太紧”,从孩子一出生,父母就开始设计他这一生,一一规划上什么班、入什么学、考什么专业,孩子的自由和天性受到压制。 事实上,好的家庭教育,并不取决于对孩子的要求有多高,教育内容有多丰富,长大后要成为多成功的人,而是要从每个孩子的特点出发,努力不浪费他们独有的天分,懂得追求成功并有机会获取成功,从而获得个人意义上最完美的发展。同时,智商与情商、个性发展与人格养成齐头并进。这样的家庭教育,将让孩子一生受益。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53 , Processed in 0.059047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