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这里讲述的是孩子在相应年龄段所应有的行为或者行为规范。这些东西能使得不少家长看过之后感到心里踏实,因为做父母的总是愿意了解自己的孩子会有哪些行为。 当然,我们的这些描述也有可能反而使一些家长更感焦虑,甚至是愤慨。好在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因为预先知道了孩子可能会出现的一些行为,而能够多多少少放松下来。这正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事情。 尤其让许多父母感到安慰的地方是,他们现在终于明白,孩子在某些阶段出现的一些“糟糕”行为,其实是一种“正常”行为。因为,别人的孩子也这样。 我们这一群人在阿诺德· 格塞尔博士的亲自带领下,跟踪调查了孩子40 多年,详细研究儿童行为的变化与发展。 我们的研究始于当年格塞尔博士指导下的耶鲁大学科研诊所,也就是现在著名的格塞尔研究所的前身。这些针对数千名儿童(一点不夸张)的不断学习和研究,使得我们坚信,人类行为的成长模式十分有规律。我们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料出孩子在某种行为阶段之后将会是什么行为阶段。这里的行为,指的是能够表现出孩子的运动能力、语言能力、适应能力,以及与人相处的能力等各方面的行为。 我们的确能够很有自信地告诉你,通常来说,一个男孩子或者女孩子会在某个年龄出现某种行为特征。 但是,毫无疑问,没有哪个孩子可能是一个“通常来说”的孩子。正如我们在这本书里的第九章将要详细阐述的那样,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可能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有别于其他孩子,甚至包括和他或者她同胎而生的兄弟姐妹。 因此,当我们告诉你,四岁孩子是张狂而可爱的,五岁孩子是沉静而内敛的,六岁孩子又是怎样怎样的时候 ,请你要记住一点,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孩子都会在某个特定年龄段表现出某种特定行为来,而且都肯定或者应该跟我们的描述完全一模一样。 同样是发育十分正常的男孩和女孩,他们的行为成长既很可能比我们描述的进程时间表更快,也有可能比我们的进程时间表更慢,当然也很有可能不偏不倚,与其同步前行。 不论孩子的成长是更快还是更慢,这都肯定不值得家长忧心忡忡。 不仅仅是每个孩子的成长进程快慢有所不同,而且其行为的和顺与不和顺的程度也相当不同。有些孩子不论在哪个年龄段,都十分招人喜爱,很善于调整自己,让别人觉得十分易于相处;另有些孩子则相反,不论家长多么懂得孩子、多么精心照料,他都有可能在整个童年阶段十分难以相处,甚至有可能在任何年龄段都十分不易相处。 有些孩子各方面的成长明显十分均衡,齐头并进。他们在各个方面的发育进程要么都提前,要么都延迟,要么都恰好跟我们的描述同步,这包括了他们的语言能力、运动能力、适应能力,以及所谓的为人处事的能力。可还有些孩子却不均衡,比如有可能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进步神速,而运动方面的能力却远远落后;或者很可能完全倒过来。 在这本书后面的章节里,我们将会详细阐述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但这却绝不是为了要让我们的读者因此而更加惴惴不安;相反,请让我们在这本书的一开始就再三强调,我们对孩子各种行为的预期只不过是常规描述,是对众 多孩子自然展现出来的各种行为的一个概述而已。 我们不妨来打个比喻,把这本书里以及其他类似书籍的描述都比喻成一份地图,而且是你想要前去旅游的那个国家的地图。我们能够告诉你的是那个国家总的来说是个什么样子;但是我们却不能够告诉你,你的旅程将会是什么样子。你可能比其他游客走得更从容些,或者更匆忙些;也可能比别人看得更细致些、更周详些,甚至有可能会回过头去再看看。你的这份地图既不能告诉你你将会遇到什么,也不能告诉你你应该做些什么。它能够告诉你的只不过是这块地界的大致模样。 人们大多愿意借助于地图的帮助。许许多多的父母也愿意借助于我们所做的这份孩子行为描述图的帮助。因此,如果你愿意,请使用我们的行为描述图吧,我们很希望你能因此有了一个很实用的向导,就像许许多多的家长一样。只是,请你不要因为我们的常规描述跟你的孩子不太一样,就去指责自己的孩子不好,或者指责我们的描述不对。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美好的、与众不同的独立个体。我们仅仅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你,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之中更加懂得欣赏他。 众里寻她千百度 每一个做了父母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对孩子成长负责任的好爸爸或好妈妈,我也不例外。当儿子的生命还蠕动于我的体内时,幸福的同时伴随着我的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好妈妈! 孩子出生了,他躺在我的怀里,吸吮着我体内流淌的乳汁,明亮清澈的大眼睛和我对视着,充满了对我的信任和爱,而此时,我却感到了一阵恐慌——我该如何去爱上天赐予我的这个宝贝?我懂得要给他吃母乳、要保护他的安全、要尽其所能地给予他最好的教育……但是,我不懂得在他每一个成长的阶段,会出现怎样的心理发展过程,这些心理发展会让他表现出怎样的行为,我又该如何去帮助他完成这些发展。 比如,他现在才三个月大,他的精神需要是什么?我是否应该让他吃手指?在他六个月大的时候,他会出现怎样的行为?他四岁的时候如果与小朋友打架,我该怎么来处理…… 我感觉到做一个好妈妈有些力不从心!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真的开始吃手指头了;他到幼儿园的第一周就和小朋友打架了,脸上还被抓出了血痕;他开始追着我和先生的屁股不停地问问题,这个世界有太多他不明白的东东;他拿起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剪成了朋克状;他 在幼儿园为了不把大便解在裤子里而憋上一天,我们不明白他为何不去洗手间;他开始说“屁股”“臭大便”,反复地说,我们越阻止他说得越开心;他开始邀请幼儿园的小朋友到家里来做客,而且没有经过我们的同意就带小朋友回家了;他开始对文字感兴趣,家里的任何一本书以及大街小巷的每一个门牌和挂着的标语,他都要求我们认真地读给他听…… 因为不懂得孩子,所以我们会犯下很多错误。比如,当他的脸被小朋友抓出小小的血痕时,我告诉他:“如果谁再靠近你,你就还击他!”当天,老师给我们反馈是:“你的孩子怎么了,小朋友才靠近他,他就出手抓人家的脸,他以前不这样啊!”我立即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是有问题的,但问题在哪里,我却不知道。 当我发现自己存在问题后,开始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于是到书店里去买书看,然而,17 年前的书店里,教育孩子的书种类非常稀少,唐诗和宋词外加名人教子语录,这些书籍无法帮助我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也无法让我学习到正确的应对方式,于是,我仍然在黑暗中摸索着孩子的成长规律。 在孩子15 岁的时候,我才接触到了教育孩子的重点,才开始明白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孩子完成每个年龄阶段的生命发展任务,可是,我的孩子都已经15 岁了啊!他成长中最重要的时期被我错过了,那种因为错过而心痛的感觉让我在许多个夜晚不能成眠,我们和孩子都无法重新来过,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现在,孩子已经20 岁,即将离开我们远赴英国上大学。好在从我明白错过的那一刻起,我没有再错过孩子的成长,这五年是我弥补自己缺失的五年,感谢上天给了我这五年的机会! 有了陪伴孩子成长的经历,有了我对教育的研究和感悟,我觉得自己有责任为年轻的父母们做点什么,让他们不再重复我们的错过。这些年来,我不断地接触、体验和思考新起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寻找能够给父母们带来更好帮助的书籍,但是,一直没有这样的书入我的眼,直到玉冰把这个宝贝带到我的面前,这套书让我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我多年来苦苦寻找而不得的宝贝吗?! 这是一套研究0~14 岁孩子发展规律的书, 一群严谨的学者用了40 年的时间来研究每一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发展规律,并给父母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应对方法。虽然我国也有很多研究教育的机构,但是,我们缺乏对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科学严谨并能够持续40 年之久的研究,这套书能够弥补我们的缺陷,给我们的研究和帮助父母养育孩子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虽然东西方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但是,在人类这个物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上,存在的差异不会太大。比如,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孩子们都需要在妈妈肚子里怀胎十月才出生,一出生就能够吸吮,出牙的年龄大致都在4~6 个月,都会在1 岁左右走路,都能够解读成人的表情,都会在同一个年龄阶段出现相应的敏感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父母,都希望在了解孩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来帮助孩子成长,都希望孩子具备善良、有责任感和自律等优秀人格品质,都需要具备帮助孩子建构健康人格的能力,由此,这套书能够帮助到中国的父母们。 假如,在我的孩子刚出生时,我就能够看到这套书,我就有信心做一个好妈妈,因为,我会了解孩子在当下的生命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怎样的行为,我该给予孩子怎样的帮助,才能让他能够顺利地完成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同时,我还会预见孩子在未来每一个年龄阶段生命发展的方向,我会提前做好相应的心理和物质准备。虽然,对于我来说这一切都只能够成为一个“假如”了,但对于这套书的拥有者来说,这是真实可行的! 胡萍 2012 年4 月26 日于深圳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53 , Processed in 0.04906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