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育儿 学龄前 查看内容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大人-学龄前-家庭教育

2015-4-23 12:44|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7| 评论: 0

摘要: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大人   根据新时代大师赛斯的理论,人的意识可分为“九大家族”,每个意识家族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及能力。比如说,有一种意识家族专精于疗愈,虽然这个家族的人们不一定是医生或护 ...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大人

  根据新时代大师赛斯的理论,人的意识可分为“九大家族”,每个意识家族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及能力。比如说,有一种意识家族专精于疗愈,虽然这个家族的人们不一定是医生或护士,也许只是个便利商店的员工,但不知怎地,当人们看到这个店员时,特别能产生温暖亲切的感觉,也许和他聊个几句,便发现对方很能够了解自己的感受,而自己的情绪被抚平了。

  另一种意识家族,则特别擅长身体表演及运动方面的能力,比如伟大的芭蕾舞者、杰出的运动家,大概都是这个家族的成员;此外,还有一种家族特别喜欢当老师,他们不见得有多聪明,或有多高的发明天分及创造力,但他们很擅长将所学所知化为浅显易懂的说法,令他人学习得津津有味,也特别能够鼓励人们、有教无类,令学习者感到自己被重视及启发。

  基本上,每个孩子都是这九大意识家族的成员之一,多多少少都传承了他所属那个意识家族的特殊天赋及能力。但是,我们目前的教育制度及方式,并非建立在对人类九大意识家族的认识上,事实上只适合少数一两个意识家族。对大多数意识家族而言,我们的教育方式是一种“非适性教育”或“歧视教育”。

  比如说,许多被诊断为过动症的小孩,他根本是属于“身体表演者及运动员”那类意识家族的成员。请大家想象一下退休的篮球天王麦克·乔丹,回到他的童年——我实在很难想象他可以四、五十分钟都坐在教室里的椅子上和所有小朋友一样乖乖学习。这样说好了,如果你的小孩将来是个棒球选手,而他最伟大的天赋是盗垒,简直就是个不世出的天才盗垒王,那我大概也很难想象他从小可以乖乖地坐在教室里上课,应该会经常扭动,坐也坐不定,站也站不住,因为那小小的身躯里藏着一个具有伟大爆发力的运动灵魂啊!

  若你的小孩是那种冲动型的孩子,在学校动不动就和同学起言语或肢体冲突,而受到老师的责罚及家长的责备——请各位不要误会,我不是在将所有这类行为合理化,或为这样的小孩找借口。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你的小孩会成为未来奥运跆拳道金牌选手,目前只是尚未完全学会如何妥善驾驭自己过人的反应及体能。在一直不断的冲动背后,也许这个小孩需要的是大人的引导及教导,把他的冲动化为运动场上高人一等的反应力。

  再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小孩相当早熟,有自己的主见及思想,有时甚至会反驳父母及师长的管教,从不好好顺服老师的教导,也不见得与班上的同学相处和谐;那么,让我们发挥一下想象力,他的思想及行为如此的鹤立鸡群,是否将来会成为当代的伟大哲学家,带领全人类跳脱制式的思维方式及僵化的行为模式?或是成为全国最大反对党的领袖,总是能够挑战权威、为弱势发言、为人民谋福利呢?

  那么,那伟大的运动员及最大反对党的领袖,会不会在小时候被诊断出过动症,然后被当做一种“病”,给予抗过动症药物的治疗,只因为父母要他乖乖地专心学习、成绩优秀?

  我常说一句话: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大人。现代的教育方式非常褊狭,对“运动家及身体表演者”这类意识家族的孩子,根本就不公平——他们也许必须身体一边动,才能一边学习,或者必须通过身体的律动才能学习。

  我期待我们的父母、教育者及医师,能够多了解孩子天生的潜能,而不是“错教”或“错医”了。

  1、能否具體的闡述一下“孩子都是老靈魂”這個概念呢?

  孩子都是老靈魂,這個概念是有別於傳統的,很多人把孩子當作一張空白的紙,可以在上面隨興塗鴉,實情可不是這樣;孩子一生下來心靈就不是空白的,相信關心孩子的家長們多多少少都有體會。我們應該了解孩子天賦的方向、人格特質,了解在孩子的本質之內,上天到底賦予了他怎樣的一張生命藍圖。如果沒有這樣的概念,則建基於其上的教育理念就會遇到困難和瓶頸,尤其在中學時期,孩子的心靈是會反撲的(好比抑鬱、拒學等行為)。所以,孩子都是老靈魂,是新時代父母師長必備的觀念。

  2、大陸目前的這種應試教育大環境與您的教育理念矛盾嗎?又該在這種環境下如何推介或者推廣你的理念呢?

  在教育的“本質”上並不矛盾,如果說有矛盾的話,指的是“概念”。大陸應試的制度的確有修改的必要性,因為應試制度陸續產生出很多問題,好比家長花大錢給孩子最好的環境、師資等,最後發現,為什麼孩子不懂感恩?無法接受?甚至全盤抗拒或排斥?有的是接受了,但活得一點都不快樂。所以面對現實的大環境,深入認識“孩子都是老靈魂”概念絕對是未來趨勢,推廣這樣的理念我認為是順其自然,透過我的書籍和演講課程,最終一定會引起師長和孩子內心深處的共鳴,幫助大家並讓大環境更為進步。

  3、在目前大陸這種教育大環境下,您覺得學校老師除了傳授知識外,更應該做些什麼呢?

  過去我們認為老師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其實這是不夠的。未來的老師們,應該具有身心靈的素養,要開始了解“孩子都是老靈魂”,並具備基礎心理學的觀念,能夠“因才施教”;當孩子心靈出現問題的時候,能夠展現同理心、關心孩子的感受;甚至注意孩子的情緒,了解其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性格及學習是否產生正面或負面影響。所以說,老師們應全面地接受身心靈觀念的學習和成長。

  4、很多家長都很關心的問題就是:如何與孩子溝通,才能讓他們在學校 老師話,在家 家長話呢?

  我講一個令大家訝異的觀念:孩子沒有“應該” 老師的話,也沒有“應該” 家長的話;而是,“老師和家長如何說出讓孩子打從內心認同的話”。請大家仔細體會這話裡的境界。很多人認為,孩子要 家長和老師的話,但如果,孩子不是“發自內心”的呢?請問,這樣是不是在製造他內心的衝了?有些機靈一點的孩子可能會陽奉陰違,但有些孩子可著實內心在打架啊!如果家長和老師說的不一樣,請問他又要 誰的?若加上自己內心的聲音和父母、師長又不同,他就會陷入重重矛盾和恐懼中。所以,如何讓家長和老師說的話打動孩子的內心,做到傾 孩子內心的聲音,讓他們發自內心地認同,就是身心靈的教育理念。

  5、從《癌症不是絕症》到《孩子都是老靈魂》,您在如此大跨度的兩項研究中會有所互補嗎,還是完全獨立?

  它既獨立又互補。我是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癌症這種疾病是有關身體健康的醫學領域課題,而我另外也是精神科專科醫師,輔導很多人有關教育、心理及對社會的適應問題。橫跨兩個獨立的領域,我發現其實是相互影響的,如果孩子從小沒有在身心靈觀念下擁有平衡健康的身心、沒有快樂的童年,則長大後進入中老年,很可能演變成慢性病甚至癌症,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一大痛苦。

  6、當我們 到孩子說“我不是小孩”的時候我們才意識到“老靈魂”問題是不是已經晚了?可是在孩子還不會開口說話之前家長該怎麼做呢?

  “晚”總比“沒有”好。當孩子說“我不是小孩子”、“你不要再幫我作決定了”、“你不要把我當小孩了”、“你不要把你的觀念灌輸給我了”、“你認為的對和錯,對我不一定有意義”的時候,家長就要有所警覺了。如果你沒有意識到孩子是個老靈魂,強行灌入與孩子心靈不吻合的觀念與思想,將來孩子難道不要花更多力氣來整頓他的生命嗎?好比美國人把民主思想百分百地灌注到中國來,你覺得可能嗎?當孩子說“你不要干涉我、不要過度保護我”這類話時,父母親就要開始省思:“我是否要用不一樣的方式來傾 孩子心裡的聲音?”去尊重他的想法,而不是老跟孩子說:“你想的沒有用!對社會沒幫助!”

  孩子都有所謂的先天氣質,在孩子年紀尚小還不會說話時,家長要做的是身心靈觀念的學習;我來講一件事情,有對中國父母親移民德國,把孩子送進當地幼兒園,父母很興奮地問園長說,“我孩子在這裡會學到什麼?可以學多少語言和才藝?”不料園長這樣回答:“我打算花三年時間觀察你們的孩子,以便找出他的天賦;如果我找得出他的天賦,未來的教育就輕鬆了!”中國父母 後楞在那裡,因為,他們原本預期三年內孩子可以“學”好多東西──這就是問題所在!孩子還小不會說話時,父母可以用心觀察他,而不是為他設想好人生的道路;如果你用過去二十年的舊教育觀念來教育小孩,要他去適應未來二十年的新社會,你和孩子可有苦頭吃了!

  7、大陸家長最願意給孩子設計甚至創造未來,您覺得這是否本身就已經違背了孩子自身的“老靈魂”?或者說家長的設計如何與孩子的“老靈魂”相結合呢?

  給孩子設計甚至創造未來──這真是一個非常扭曲的想法!請問各位父母,你知道十年後的社會是什麼樣子嗎?你怎麼敢為孩子設計他的未來呢?但我們不是要走極端,父母不是不能“設計”與“創造”,而是要告訴孩子,“這是我們想到的建議之一,給你作參考的方向和選擇之用。如果合用就拿去用,若不合用,我們可以一起來研究其他方式。”“建議”是對孩子的一份愛,可以與“老靈魂”相結合,否則,可是會有無盡的痛苦等著你喔!

  8、您認為臺灣教育環境與大陸教育環境最大的區別在哪裡?而這種區別對於孩子心中“老靈魂”的不同表現又是什麼?

  台灣接受西方民主的教育思想觀念較早,像是森林小學、蒙特梭利、華德福教育都行之有年,按照孩子的天性給予不同選擇性的教育,父母普遍接受度也高;而且台灣走過經濟發達的時代,在許多年前,其教育環境早已遭遇到甚至今天大陸教育環境尚未遇到的痛苦,所以目前現狀是回到能夠了解孩子的感受。但大陸整體教育環境並未結合到身心靈教育這個面向,只因還有很多教育問題尚未爆發出來。而“孩子都是老靈魂”的教育觀,卻同樣適合台灣和大陸,兩地有各自的問題和發展進程待解決,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以前台灣一個老師帶五、六十個學生沒什麼問題,現在三、四個老師帶一個學生都很頭痛,為什麼?因為沒有意識到“老靈魂”的觀念。像大陸這幾年經濟發展、生活水準、文化水平都慢慢走上超越的道路,但如果沒有把“老靈魂”的觀念含納進去,將會成為數年後最大的苦難和隱憂。而台灣和大陸教育上的差別,我覺得透過身心靈的教育理念,是可以同時有幫助的,不但符合現今時代的需求,也刻不容緩,可以幫助千千萬萬個家庭。

  9、您認為“富二代”中稱謂出現的社會成因是什麼?您又是如何看到“富二代”道德底線缺失這一問題的,難道“富一代”們不知道錢是不能滿足孩子一切這個道理嗎?

  “富二代”的出現跟社會發展相關,甚至受傳統“笑貧不笑娼”的觀念影響,是一種價值觀的迷失;整個中國的主軸,就是往經濟和物質方向施力,“寧願坐在雙B跑車裡哭泣,也不要坐在腳踏車後座的幸福”,價值觀方面有許多是值得深思與討論的。“我老子有錢嘛,等我老子死了留下財產,我還需要賺錢嗎?我有了錢,人家自然看重我!”所以富二代為什麼會道德底線缺失,是社會整體價值觀在撼動的問題,好比說,難道只有功課好才是好學生嗎? 父母話才是好孩子嗎?其實不一定了。富一代們當然知道錢不能滿足孩子一切,但是,“我很忙,我彌補孩子只能用錢啊!錢暫時行得通,為什麼不用呢?而且我們的社會不就是‘向錢看’嗎?錢雖然不能滿足一切,但很有用啊!”就因為“金錢不是萬能,沒有錢卻萬萬不能”,所以“金錢不能滿足孩子”這個道理是需要學習和深入體會、需要看到後果的,比如孩子有一天拒學或想自殺,父母終能明白錢不能解決問題。所以說,人們常常是陸續看到問題的出現,才能回頭來反省和學習。

  10、您認為家教的最大問題是家長的觀念和心態,可是面對目前社會的大環境,家長又該如何改變觀念和心態呢?(例如,在北京上稍微好一點的小學都要面試,我的孩子不學鋼琴、不學第二外語就上不了好小學,可這些真的是孩子的興趣愛好嗎?!)

  這個問題暴露出大陸整體環境的惡性競爭,我常開玩笑講,最好我的孩子學會跳火圈和吞劍、十八般武藝樣樣俱全,在學校才不會被霸凌,哈哈!現在的家教,是把課餘時間來加強孩子課業和才藝,讓孩子提升競爭力,不要比不上別人,學鋼琴、第二外語,未來可以成為名鋼琴家、進外國公司等等,否則就是輸在起跑點上。然而,這真是孩子的興趣愛好嗎?還是只把孩子當做學習機器?如果父母沒看到孩子是個老靈魂,沒有啟發引導,對未來沒有信任,覺得社會上只有競爭沒有合作,那麼,這跟在叢林裡面對獅子老虎的生活有什麼不同?很多人認為生活就是生存戰爭、生存就是一切,問題是,生存真是生命的全部嗎?如果失去了快樂,生命有什麼意義?目前的社會上,的確是在競爭看似有限的資源,但過程中,我們能否多關注孩子的感受和情緒?能否不以社會的價值標準作唯一考量,而注意到孩子的興趣愛好?縱使你覺得孩子現在並不符合社會潮流,但“一支草一點露”,生命會自己找出路。台灣有個男孩,從小就喜歡玩芭比娃娃,以世俗眼光來看,簡直就被別人笑說是“娘娘腔”、“同性戀”,可是父母覺得孩子沒問題,把他送到美國深造,誰知道他長大後竟成了國際知名芭比娃娃服裝設計師。所以,我們的社會應該要有更多的包容,而不是只建立唯一標準。

  11、目前很多小孩子都是被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給“慣”壞了,您能給這些長輩們一些發覺孩子“老靈魂”行之有效而又簡單操作的方法嗎?

  首先,不要過度保護,如果食衣住行什麼都幫孩子做,他就成了温室中的花朵。再來就是不要過度干涉,讓他用自己的方式進行。然後不要過度批判,孩子需要多鼓勵、稱讚。長輩們應該要回到自己的人生,而非把重心放孩子身上,一旦撒嬌哭鬧,就什麼都順著他。若孩子的社會適應不健康,到了學校,其他同學會讓著他嗎?老師會完全以他為中心嗎?這是不可能的。所以長輩和孩子要慢慢建立平等且相互尊重的關係,對這些“老靈魂”,還是要讓他們使用自身的能力,不要過度把自己的觀念強加他們身上,要他們照你的意思做。我相信大家看了我寫的書,肯定能加強這方面的認知,認識“老靈魂”概念應該是一種全民運動。

  12、我們應該如何在“太在乎孩子”和“別太在乎孩子”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讓孩子可以健康而有益的自由生長?

  這令我想到之前有個觀點,“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可是,如果男孩窮到失去自尊心,女孩嫁了不富有的先生,那麼他們該如何自處?回到主題,太在乎孩子,就是重心都在孩子身上,他沒那麼冷,你要他加衣服,他沒那麼熱,你就要開冷氣給他;說別太在乎孩子嘛,你可能又完全忽略了他的感受。所以我們說,要找平衡點──怎麼做呢?常問孩子,我們陪你的時間太少還是太多呢?你希望我們多給你一點自由和空間,還是你需要我們的幫助?我們會不會給你太多壓力或不夠關心你?換句話說,就是去了解孩子,好比他如果常生病,表示他的內心出問題了;孩子經常不快樂、發脾氣,學習太好或太差,都可能是問題。所以父母親的重要功課是,經常和孩子溝通感覺,了解他的回應和心理狀態,即時回饋,才能抓到平衡點,而不是只用書本上的道理來應付孩子。

  13、中國老一輩人的觀念就是:好孩子都是打出來。不知您對這種老觀念持有什麼樣的態度呢?您認為這一觀念的社會成因何在?

  以前的社會環境,就是要能刻苦耐勞,才能出人頭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但目前的社會已經在轉變了,老觀念既不是對,但也不能說它錯,以前的孩子是打出來的,但我要說,現在的孩子是被鼓勵出來的。這不是一種溺愛,不是什麼都幫孩子做,而是“你很好,你很棒,你要自己做”。過去用刻苦來磨練孩子,現在卻常矯枉過正變成竉愛,這不是好現象。我們要讓孩子在健康的環境下成長,不打也不慣,鼓勵他們,了解他們的天性;每個小孩都不一樣,有的要多一點壓力就會學得很好,有的卻會崩潰。所以要評估孩子的身心狀況,給予適合的方式,而非以同一種方式對待每個小孩。

  14、不知您是否 說,最近新聞上有很多幼稚園以及學校虐待兒童的事件,如果您的小來訪者中有這一類心理受創的孩子,您會如何撫平他的心理創傷呢?

  我門診的這一類小朋友的確很多,當然首先要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比如受到什麼樣的虐待、心理受創,父母親是肢體暴力對待還是冷暴力,有些虐待兒童的方式是“疏忽、忽略、冷漠”,有些兒童受到的傷害是“目睹暴力”──自身並未受到暴力對待,但看到老師打其他小朋友,因為擔心自己會被如此對待而心理受創;或爸媽每天吵架,相互毆打,孩子心理受到重大影響。接著,我會予以同理,讓孩子說出他的感覺,如果說不出口,我就會跟他講:“小朋友,如果我是你,看到老師在打其他同學,我會很害怕,不知什麼時候會輪到我。”或是用深層同理的技巧,“如果我是你,老師這樣做,我會很難過,我又沒犯什麼錯,為什麼要打我或抓我耳朵,真的好痛喔!”這時候小朋友的情緒就會出來了,多半會流淚或哭泣。當我們同理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去責備老師或論定對錯,孩子內心的創傷才能慢慢度過。至於老師那邊的責任擔負,則是後續的事了。我們一方面撫平孩子內心的創傷,另一方面則相信他們是偉大的老靈魂,絕對有能力慢慢療癒自己──這一點是過去較少做到的。

  15、最近社會上開始重視兒童自閉症也稱為兒童孤獨症,您能否給這些孩子的家長提一些建議呢?

  這方面我建議家長不必過度擔心,因為有一些兒童自閉症到了少年時期會逐漸改善。其次,我建議父母親觀察自己和你的另一半,是否在兒童階段有一些自我封閉的狀況,這和遺傳有些關連,通常其中一位會有類似的現象。這時候要請問父母,當年是如何療癒、如何走過的。再來,我不希望大家把它過度誇大為精神疾病,但也不要視若無睹,假裝一點事也沒有,這又是逃避或不敢面對了。書裡有提到,這類孩子是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才覺得平安和安全,換句話說就是缺乏安全感。所以說,父母如何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營造安全的家庭氛圍和學習環境,孩子在有安全感的同時,我們可以透過鼓勵孩子作喜好的選擇,來加強他們跟外界互動的能力,比如眼神的接觸、主動的表達需求,加上耐心的對待,孩子慢慢就能走出他的孤獨。尋求心理醫師的評估和建議也是很重要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52 , Processed in 0.059522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