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以为孩子一旦犯罪就得狠狠惩罚,让孩子不敢再犯,但是,这样很容易会导致孩子成为人前人后两个样的“两面派”。 一次到一朋友家作客。这位朋友很让我们羡慕,自己是个实权派不说,她家还是市里的模范家庭,连电视上都播过她一家三口乐融融的镜头,据说她儿子也非常杰出,每年都是三好学生。 见有客人来,她儿子从房间里探出头来,立刻被当妈的斥了回去:“快去做你的作业!做不完不准吃饭!” 吃饭的时候,她儿子不小心把碗掉在地上摔得粉碎,脸色立刻吓得惨白。尽管当儿子的快手快脚地扫了碎片,当妈的还是毫不容情地呵斥道:“总是笨手笨脚的!今天有客人在就算了,从明天开始罚你洗十天碗!”说着用严厉的眼神使劲地剜了儿子一眼。儿子吓得低下了头,乖乖地三下两下把碗里的饭扒完,规规矩矩地把碗放好,然后对我们说:“阿姨再见,我要做作业了。”说着怯怯地看了他妈妈一眼,小猫般溜回了自己的房间。这孩子如此乖巧又如此礼貌,引得我们一片赞叹声。 下午,朋友执意要留我们吃晚饭,我们一再推辞,可是拗不过朋友的热情,只得留下。朋友兴冲冲地去买菜了。她刚出门,她儿子立刻兔子般蹿了出来,对着我们喝道:“陪我玩游戏!”我们吃惊地望着他,这哪里还是刚才那个低眉顺眼的乖孩子,完全是个野蛮小子!他飞快地搬出几辆小汽车,命令我们和他一起开动。一起来的朋友动作稍慢了一些,就被他揪住手狠狠打了一下,一边打一边还恶狠狠地瞪着我那位可怜的朋友:“不许告诉我妈妈!” 后来他又赖着我们下跳棋,而且又悔棋又赖棋,稍不如意就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十八般武艺都使出来了,我们从来没见过如此顽劣的孩子!偏偏这孩子前一分钟还是那么乖巧! 幸亏他妈妈一会儿就回来了,于是大家相约到公园玩,也带上了她儿子。孩子在他妈面前又换了一副嘴脸,一直阿姨长阿姨短地叫我们,非常有礼貌,一路上还背古诗给我们听,一首接一首,流畅无比,让人无法想像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就是刚才那个顽劣小子。不一会儿,他妈妈碰到一个熟人停住了,他立刻把我们拉到一条小路上,避开他妈妈的视线,命令我们:“快去给我买瓶饮料!”然后对着我们挥了挥拳头:“不准告诉我妈妈!” 我们虽然给他买了饮料,心里却非常不舒服。不一会儿,他妈妈走了过来,看见他手里的饮料,立刻变了脸:“你敢让阿姨给你买饮料?!” “不是,是她们非要给我买的。我不要,她们非要塞给我!”孩子一边说着谎,一边还威胁地看着我们。我们只好打圆场:“是是!……”孩子得意地笑了。这孩子简直是有些狡狯了,他早就摸熟了大人们的心理。可惜当妈的一点都没注意到孩子复杂的表情,只是高兴地对我们说:“有次他赖着跟大人要东西吃,回家被我狠狠打了一顿,现在他再也不敢了!” 我们不好说什么,我只是委婉地说:“以后对孩子还是不要太厉害……” 朋友立刻打断了我的话:“有些家长就是舍不得打孩子,结果怎么样?娇惯出来的孩子会有什么好结果?我们家不同,孩子犯了错,一定要惩罚,而且一定要重重地罚,让他一辈子也忘不了,根本不敢再犯!” 是的,孩子是不敢再犯了,可那只是在你面前。我不忍心道出事情的真相…… 专家点评:顽劣的品行只是结果,果源于因,因在于他成长于什么样的环境,以及接受过怎样的教育,人是环境及教育的产物。 行为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学习得来的。“慈母多败儿”、“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对“习得论”的最好诠释。人的品德行为形成始于婴幼儿时期,逐渐定向发展直到定型,经过雏形、进展、强化三个阶段,而固定为现今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若受到良性干预,则造就良性品行;若放任自流,必然顽劣成性。 华生曾言,他可以把一个婴儿调教成律师,也可以将一个婴儿变为盗贼。这里有一个关键词:婴儿。教育必须从0岁抓起,从母亲的膝上开始。0~7岁是个性与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7岁以后,想去改变已难,改变十几岁的孩子更是难上加难。定型了的杯子都无从改造,何况一个已有主观意志的人,他的狡诈恶劣秉性并没有被母亲的高压教育手段所制服。 在人的成长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父母是孩子最早、最有影响力的教育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母亲是最细致、最有才干的雕塑家”。对孩子从小要处处谨慎,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有爱有严,不合理的要求与行为坚决拒绝,莫以恶小而为之,把人格教育放在首位。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52 , Processed in 0.05987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