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育儿 学龄前 查看内容

家教定位准确孩子一举多得-学龄前-家庭教育

2015-4-23 14:40|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0| 评论: 0

摘要:   经过18天的徒步行走,7月27日,河北小学生解平云、解平冉到达北京。这对兄弟利用暑假,用徒步劝募的方式,为家乡的贫困学生募捐。他们步行约400公里进京,一路上共募集到爱心助学款近7000元,并准备把这笔善款捐 ...

  经过18天的徒步行走,7月27日,河北小学生解平云、解平冉到达北京。这对兄弟利用暑假,用徒步劝募的方式,为家乡的贫困学生募捐。他们步行约400公里进京,一路上共募集到爱心助学款近7000元,并准备把这笔善款捐给慈善机构用来帮助贫困学生。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现在的“小王子”“小公主”越来越娇生惯养,吃不得一点苦。因此,当“徒步18天”“400公里”“7000元”的小学生出现时,确实让不少人吃惊。那么,小学生“徒步劝募”又带给我们怎样的社会启示呢?

  首先,实现了家庭教育的准确定位。每个周末,当许多小朋友在辅导班、兴趣班上疲惫不堪的时候,这两名小学生却经常在家长的陪同下徒步登山。当他们发现一位16岁女孩因为家境贫寒面临着失学困境的时候,“徒步劝募”的想法便开始萌发。如果没有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徒步劝募”也就成了雾中花、水中月。

  其次,把握了社会实践的本质,促进了未成年人的社会化。社会实践,说到底就是一个学习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就是一个与不同的社会人群、不同的社会环境接触和互动的过程。通过“徒步劝募”,两名小学生丰富了见识,提高了综合素质,还帮助了社会弱势群体,可谓“一举多得”。

  此外,搭建了社会参与的平台,实现了慈善事业的创新。“徒步劝募”具有很大的自发性,沿途的人们之所以如此“买账”,一方面是因为民众从来都不缺乏扶危济困的善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小学生”这一社会符号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与同情。而这,恰恰是慈善事业的源泉所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52 , Processed in 0.06146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