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世界是一个小社会,孩子的世界也会有许许多多的矛盾,而有些矛盾并不是因为误会。比如,有的孩子是攻击型人格,总爱欺负人,爱挑事,如果你的孩子总是受人欺负,你该不会教孩子打回来吧?但也不能让孩子在受欺负中长大呀,总是忍气吞声会给孩子心理造成多大的阴影呀。作为大人的我们既不可能永远充当孩子的保护伞,也不应该插手孩子的事情,孩子们的问题是要他们自己去解决的,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社会化的过程。 那怎样才能让孩子自己学会不被欺负呢? 和孩子一起阅读图画书《咬人大王布奇奇》吧,或许它会给我们一些启迪呢。 布奇奇·巴克尔来我家,是天下最糟糕的事情。布奇奇就是那个拽我头发撕我书的家伙。她讨厌我的宠物蜥蜴—大块头。还说我是乌龟,而她是专吃乌龟的布奇奇龙。 哦—天哪!她还要来我家住!这可怎么办? 这个智慧的妈妈第一次听到女儿说“不爱跟布奇奇玩”时,回答“要学会和各种各样的人相处”。布奇奇的霸道让“我”害怕到反复做噩梦的地步,最后实在忍不住,把烦恼告诉了妈妈。在得知布奇奇一直在欺负女儿,而女儿已经有强烈的恐惧心理后,妈妈引导女儿: “去告诉布奇奇,你不想玩那个游戏!” 说这位妈妈是个智慧的妈妈,是因为她并没有让孩子逆来顺受,也没有亲自出面帮孩子讨回公道,而是启发孩子自己采取智慧的办法,去勇敢地解决遇到的问题。“去告诉布奇奇,你不想玩那个游戏!”是鼓励女儿要学会向布奇奇说“不”,而且,把这件事变成了“一种游戏似的”,让孩子自己想出了一个回击布奇奇的有趣又有效的办法—一个古生物学家寻找恐龙骨头的游戏。 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哪里都有一些像布奇奇那样的角色的人。“我”的这次对布奇奇的反击让孩子们畅快淋漓,又为孩子们壮了胆,教了他们对付“布奇奇”们的高招。 一个朋友告诉我,她5岁的女儿读《咬人大王布奇奇》后,知道了像布奇奇这样欺负别人的孩子大家都不喜欢,知道了要学会和各种各样的人相处。她最喜欢小女孩最后吓跑布奇奇那一段,每次读到那里,都无比兴奋。有一天,她在幼儿园一个男同学威胁说要揍她。晚上回家,她又缠着妈妈给她读《咬人大王布奇奇》,一连读了两遍还不罢休,她说:“这本书真好看!我在看这个小女孩是怎么吓跑布奇奇的。”是啊,到底是怎么吓跑布奇奇的呢?赶快和孩子一起读吧。 作者芭芭拉·波特纳在孩提时代也有过一个布奇奇那样的玩伴,让她饱受折磨,最终,她解决了问题,并成就了这么好的一个故事。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50 , Processed in 0.051244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