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开始观察和探索这个世界,他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皮肤去感觉,用大脑去思考,这些都不用我们去教,孩子天生就会。人类天生就具备的学习能力是人类进化了千百万年后所留存的本能。作为父母和老师,保护孩子的这份好奇心是我们应尽的天职。 探索开关与电灯泡的关系 根儿在8个月的时候,发现了电灯开关可以控制电灯泡是否发亮,于是,他开始尝试按动电灯开关,在用手按动开关按钮的同时,眼睛紧盯着电灯泡,探究开关与灯泡发出光亮的关系,就这样不停地开关电灯,每次观察都长达1小时左右,根儿对这个探究充满了热情,这个兴趣持续了半年之久。 那个时候,根儿还不能够站稳,开关的位置对于根儿来说太高,每当他要探索开关和电灯泡的关系时,我和外公外婆总是轮流抱着他,满足他的观察和探索欲望。有的时候,根儿晚上来了探索兴趣,从夜里12点到凌晨2点,我们会安静地陪着他按动开关,不担心电灯是否会被弄坏,直到他满足才罢休。当时我们只是想到反正根儿夜里不睡觉,他喜欢干什么就让他干吧,现在我明白了。满足孩子对一个事物的好奇心,成人的耐心陪伴和支持是保护孩子观察和探索能力的重要方法。 翠湖公园的花香 根儿4岁多的时候,我带他到翠湖公园玩,那天翠湖公园正在举办花展,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鲜花。我们走在翠湖里,我在想着自己的心事,根儿兴趣盎然地观察各种花的颜色,每一种花他都会用鼻子去嗅闻香味,然后告诉我他的发现。当时不懂教育的我只是“嗯嗯啊啊”地应付着根儿。 来到一盆紫色的碎花面前,根儿俯下身体,认真地闻花的香味,他发现旁边还有一盆与紫色碎花形状一样,但颜色粉红的碎花,于是,俯下身体认真嗅闻,然后,他转身告诉我:“妈妈,这两盆花的香味不一样。”我看了看这两盆花,说:“它们是一个品种,同样的形状,只是颜色不同,我觉得香味应该是一样的啊!”根儿坚持说:“不一样,就是不一样!”我决定嗅闻一下,俯下身,果然两盆花的香味不一样,我惊诧于他的观察和判断,同时让我感叹的是,我们成人已经习惯于用经验去推理世间万物,而孩子却在用他们真实的感觉来发现这个世界,我们的感觉都已经渐渐麻木了,是孩子再次把我们带回到感受世界的过程中。 这次与根儿一同赏花的经历让我意识到,面对根儿的探索,我不能再对他应付了事,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会认真地与他一起看、嗅、触摸,然后交流自己真实的感觉,根儿教会了我用心和他在一起。 钢琴飘出的紫色 根儿的钢琴摆放在窗户旁边。一天,9岁的根儿到了练琴的时间,他坐到琴凳上后,没有掀起琴盖,而是歪着头在看什么。我走了过去,根儿告诉我:“妈妈,钢琴飘出紫色来了!”我纳闷:“钢琴是深褐色的,怎么会飘出紫色来了呢?”朝着儿子身体偏斜的方向,我也歪着头,看了一阵,没有看到飘出来的紫色。“我没有看到紫色啊!”根儿用手指着钢琴盖的一个部位说:“就是飘出紫色了,在这个地方。” 这个时候,根儿的舅妈过来了,她是学美术的,听到我们的对话,她看了根儿指着的地方:“真的有紫色啊,我看到了!”见到我疑惑的眼神,她对我说:“大姐,根儿指着的地方,刚好是太阳照射到的地方,这个钟点的太阳光线照射到琴盖这个位置出现的折射,再与琴的颜色发生了作用,就会呈现出紫色,一般的人不会注意到这个,我也是因为懂得色彩分析才能够看到的,根儿的眼力真是太不一般了啊!”我再次认真观察,还是没有看到他俩说的紫色。或许,我当时的心境是急着让根儿进入练琴的状态,意识里觉得即使看到钢琴飘出来的紫色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无法看到根儿能够看到的奇景。很多时候,成人的心已经变得粗糙,即使很多世间的奇景从我们眼前飘过,我们也无法看到。 如果我当初懂得引领孩子,我会静下心来,直到我看到那一抹紫色,然后,请根儿的舅妈给他讲解为什么深褐色的钢琴会飘出紫色,我会和根儿一起到书店,挑选一些关于色彩的书籍,或许,我会给孩子打开看世界的另外一扇窗户。 根儿喜欢探索世界,享受着发现奇迹后获得的精神愉悦,根儿如此细致的观察力,得益于早年我的父母对他静心的养育,那份安静被植入了根儿的内心,让根儿的心沉静安宁,这样的心态一直伴随着根儿,为他后来静心学业打下了基础。 探索行为与安全的平衡 一些父母和老人为了孩子的安全和卫生,限制了孩子的正常探索行为。如何在满足孩子探索的同时确保孩子的安全呢?我的建议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是成长的首要条件,而在孩子出现不安全的举动时,用语言和行为提醒孩子就可以了。父母不能以安全和卫生作为借口,阻碍孩子的探索行为。 根儿两岁时喜欢探索“洞”,家里凡是有“洞”的地方,他都会把手指伸进去探查一番。在那个阶段我们异常小心,担心他把手指伸进电源开关里,在装修房子前,我们没有想到孩子会有喜欢探索小洞的阶段,把插座装在了很低的位置,根儿随意就触摸到。于是,我们指着墙上的电源手指伸进去探查一番。在那个阶段我们异常小心,担心他把手指伸进电源开关里,在装修房子前,我们没有想到孩子会有喜欢探索小洞的阶段,把插座装在了很低的位置,根儿随意就触摸到。于是,我们指着墙上的电源插座,反复用语言告诫根儿:“不可以把手指伸进这个小洞洞,会很危险的!你的手会很痛的!” 但是,根儿根本不明白“危险”的含义,更不理解“手会很痛”,按照他的思维:我的手在其他洞里都不痛,怎么在这个小洞里就会痛呢?!他对小洞的热情,让我们防不胜防,终于有一天,我们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只听到根儿在房间里发出一声尖叫,我立即冲进去,就见根儿跪在地板上,哭着用一只手指着墙上的插座,一只被电击了的手指伸到我面前:“妈妈,痛!痛!”我吓坏了,暗自庆幸没有发生更严重的事情。 我当即就明白了给两岁的孩子“讲道理”,他是无法理解的,作为父母,我们要用具体的行动来保护孩子的安全,我和孟爸立即将家里所有墙上的插座都用胶布封了起来,这样的环境才是对孩子安全的。 1岁多的时候,根儿对家里的电风扇发生了兴趣,天气热的时候,我们会打开电风扇,根儿看着不停转动又能够出凉风的电扇,开始了探索。好在电扇有保护装置,根儿几次想伸手触摸转动的电扇,都被我们阻止,我们告诉他“电扇转动的时候不可以摸”,并且严格地控制他的手。当电扇停下后,我们拔掉电源,才会让根儿触摸电扇,满足他对电扇的好奇。 探索受阻的孩子 那是一次6~7岁孩子的课堂,在课堂里,一个7岁男孩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其他同龄孩子相比较,他的思维活跃,表达清晰,而且知识面很广。课堂上只有10个孩子,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其他孩子一起交流和玩耍,这个男孩却进入工作室的每一个房间,用手不停地触摸各种东西,墙上的工作室标记被他擦掉,进到厨房里把煤气开关打开,把卫生间和厨房的水龙头全部打开,让水流淌着,离开时不关水龙头。他的妈妈跟在他后面不停地告诉他:“不要动这个,不要开煤气……”但孩子根本不理会。我察觉到孩子的行为不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准备多观察后再与家长交流。第二天孩子继续来上课,课间休息后,房间里弥漫着一股煤气味,才发现煤气被男孩打开了。 随意打开煤气阀门,随意打开水龙头后离开,双手不停地触摸各种物件。这是2~3岁孩子的心智和行为,7岁孩子正常心智已经具备了安全的意识,已经度过了用触觉不停地探索世界的阶段,从男孩的行为来看,他的心智停留在2~3岁孩子水平。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孩子在某一年龄阶段特定的认知发展受到阻滞,其特定的认知方式和能力就会停留在那个阶段。目前,孩子的这种行为表现出他在幼儿时期探索物质的阶段受阻。 与男孩的妈妈交流后得知,男孩从小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出于安全和卫生考虑,对男孩的限制特别多,不让孩子触摸家里的东西,不准许孩子玩泥巴、玩沙,不准许孩子进入厨房,吃饭也是老人喂,不让孩子自己吃,总之不让孩子动手,孩子如同被捆住了双手,这种情形持续到孩子6岁后被父母接回家里。 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看书,因此他的知识面很广,语言发展也不错。但是由于6岁前孩子探索的欲望没有被满足,所以一旦有机会,孩子就会触摸家里的电器,电灯打开就不关,水龙头打开也不关,父母不明白孩子的11手为什么闲不住,为什么总是在 “干坏事儿”,于是,父亲更加严厉地限制孩子的行为,不让孩子有更多的活动,只能看书,然而,孩子生命内部的发展又促使孩子的手进行探索,这往往会招来父亲的一顿暴打。 6岁的孩子被接回家后,如果父母懂得帮助孩子,就能够给予孩子修复的机会。父母需要把握的原则是:满足孩子探索的欲望,同时让孩子懂得安全的规则,能够按照成人的要求行事。 给父母的建议: 第一,父母需要拿出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修复。在这个阶段孩子需要成人的耐心陪伴,对于一个7岁的孩子来说,要弥补幼年阶段发展的缺失是非常困难的,父母在孩子6岁前的不作为,现在要加倍负起责任,这需要父母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孩子,这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如果父母做不到这一点,孩子就没有修复的可能,这将给孩子带来一生的负面影响。 第二,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来修复,必要时孩子可以休学一年。在这一年中,父母要像对待2~3岁孩子那样来满足孩子探索的欲望,为孩子喜欢的工作提供足够的工作材料,引领孩子完成每一件工作。 第三,为孩子建构生活中的常规行为。如果孩子打开了水龙头,成人要在一旁督促孩子关闭,不要替代孩子关闭,给孩子开关水龙头的自由,想开关多少次都可以,但离开时一定要关闭水龙头。 第四,为孩子建构安全的概念和行为。在孩子探索煤气阀门时,要告诫孩子这个阀门不可以随意开关,给孩子讲解煤气泄漏后会出现的危险,在孩子还未完全建构安全概念之前,父母要密切注意孩子接触煤气阀门。 第五,孩子内在的重建更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也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儿童每一个阶段的发展计划都是不可以被忽视的,生命计划的顽强让这个7岁的孩子还在寻找机会,期望弥补之前的发展缺失!孩子不正常的行为就是给我们成人的信号——我需要获得帮助!行为越是反常,孩子的信号就越强。 孩子就像一个外星人,带着自己的发展计划和发展任务来到这个世界,他们在6岁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按照生命计划发展出自己各项能力的根基,并且获得安全的感觉。于是,他们仰仗着把自己带到这个世界的爸爸妈妈,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好好陪伴自己,懂得自己生命的发展计划,帮助自己完成发展任务,这就是孩子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我们能够做到吗?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50 , Processed in 0.074024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