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育儿 学龄前 查看内容

与孩子沟通要讲求“有效”-学龄前-家庭教育

2015-4-24 12:45|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4| 评论: 0

摘要:   处于青春期的高中孩子,因为自身成长和学习环境等压力,情绪会经常反复无常。家长想办法缓解孩子的压力或者疏导孩子的情绪,做孩子心灵花园的好园丁,不断“浇水”、“施肥”,对孩子顺利度过高中阶段帮助非常大 ...

  处于青春期的高中孩子,因为自身成长和学习环境等压力,情绪会经常反复无常。家长想办法缓解孩子的压力或者疏导孩子的情绪,做孩子心灵花园的好园丁,不断“浇水”、“施肥”,对孩子顺利度过高中阶段帮助非常大。

  阅读提要

  家长要肯动脑筋,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变换自己的沟通方式,就不怕和孩子无话可说,亲子关系的和谐也就不是问题了。

  女儿从小跟我关系很好,有什么事都愿意跟我说,我也很以这个为荣。然而女儿升入高中以后,我明显感觉到她跟我聊天的内容有了保留。具体保留了什么,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是不像小时候那样,只要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事情回家都跟我汇报一遍。我先生就更不幸,女儿上了高中以后,他俩就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总是爸爸说一句,女儿就有十句在那里等着。搞得我先生郁闷不堪,有时候气得说自己养了只白眼狼。

  多亏提前进行了学习,知道了青春期孩子的一大特点就是叛逆,而且叛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身心冲突的重要表现。我虽然表面上安慰我先生和自己想开点,过些时候孩子长大懂事了就会变的,但心里还是有一点酸楚,毕竟“小棉袄”即将脱去的感觉并不那么温暖。

  后来,我们努力调整了交流方式,这种状况才有了改观,我们家的沟通重新变得流畅起来。

  女儿高一第二学期的一天,我先生出差了,就我和女儿在家吃晚饭,我们一边吃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长里短。吃过后,我没有去收拾碗筷,女儿坐在我的对面,继续跟我说着最近发生在周围的一些事情,我们从家里的事情谈到爸爸妈妈的工作,还谈到了同学之间谈恋爱的问题,等等,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个多小时。这次谈话是女儿上高中以来跟我聊天聊得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聊得最深入的一次。

  后来我发现,要想跟女儿深入交流,只有我和她两个人的时候才能进行得很好,我先生在场效果便不好。开始我还纳闷,试了几次后我就明白了,原来三个人一起的时候,其中两个人的谈话总被第三方插入,而且第三方的观点又往往跟另外两个人或者一个人的不同,容易引起争执。争执发生后,家长一方又往往出于习惯维护自己的立场。于是,“战争”升级,结果也总是不欢而散。

  问题的症结找到后,我就和我先生达成共识,遇到需要跟女儿沟通的事情,就由我做代表跟女儿交涉,他回家就做个开心果,只要讲讲笑话、开开玩笑,逗女儿开心就好了。

  我总结了一下,我之所以能跟女儿沟通得比较好而且有效一些,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 “大耳朵,小嘴巴”。

  别人家的妈妈都是家里的说话主力,我这个做妈妈的在家里却说得不多。在这个年轻人的信息和词语日新月异的时代,我总觉得自己的脑子反应慢半拍。所以每次女儿跟我说话的时候,我总要非常耐心地听她说,并跟着她说的内容应和一些简单的词汇,如“哦”、“然后呢”、“下面呢”,等等,而很少对她所讲的问题发表评论,更不去批评她。如果听到兴奋处,我还会激动地抱着女儿又亲又笑。我想,大概是我这个忠实的听众极大地满足了女儿的演讲欲和倾诉欲吧,所以她有什么事都喜欢跟我说。

  其实,要一个家长从指导者的角色转换到听众的角色,确实有点困难,因为这是十几年来养成的习惯。先不说别人,我先生就是这样的。每次一跟孩子谈到什么问题,他总是争着表达他的看法,并尖锐地跟孩子进行争辩,然而,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内心又十分渴望认同和接纳,于是父女二人往往话不投机,说不了几句便崩了。

  如果我们反复用无效的方法与孩子沟通,孩子的逆反心理会越来越强,严重的还会影响亲子关系,导致日后孩子人际交往中的沟通障碍。与其这样,不如家长换个方式跟孩子相处,真的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二是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开放式提问。

  这是我在心理课上学到的一招,就是看到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先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问她怎么看。

  一次我看到女儿回家后情绪很低,就试探着问:“宝贝,妈妈觉得你今天情绪不高,遇到什么事情了吗?”

  “张静跟她男朋友分手了!”

  “哦,我没有听你说过,到底是怎么回事?”

  女儿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跟我唠叨了半天好朋友失恋的事情。唠叨完,心情也舒畅了,进屋去写作业了。

  表达我的感受,表明妈妈细心地关注到了她的低落情绪,并且非常关心她,这对孩子的心理首先就是一个安慰。而且我问的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吗”而不是“你怎么了”,这是对事不对人的一种表示,孩子会感觉舒服一些,所以才愿意敞开心扉。

  第三是在融洽的氛围里,跟女儿随意地交谈。

  女儿自从晚上跟我分房睡觉以来,每周末都要跟我睡两个晚上。小的时候总是我给她讲故事,会读书以后,我们喜欢双双靠在床头,两人各看一本书,或者我躺在那里听她给我念书。

  上了高中以后,女儿自动把两个晚上缩减为一个晚上。每次我俩躺下,我都会在关灯以后跟女儿聊一会天。因为人在躺下后,身心都很放松,交流起来也非常畅通。女儿的好多小秘密都是在周五的晚上跟我一起睡觉的时候被我“套”出来的。

  我也会偶尔在接女儿或者饭后散步的时候跟她聊聊天,不聊正经的话题,但是从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就可以了解到孩子的许多想法和做法。

  第四是和女儿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女儿上高中以后,数学成绩有很长一段时间怎么也赶不上去。一次考完试回来,眼睛红红的,我刚刚搂着她的肩膀,还没有说话,她就放声大哭,跟我说她对自己的数学已经彻底绝望了。

  我找出一张皱巴巴的成绩单递给她,她看了马上破涕为笑。那是我高二时候的一张成绩单,是我几年前在父母家里收拾东西的时候偶然发现的,上面语文、英语、地理、历史等成绩都在90分以上,唯独数学只有可怜兮兮的70分。

  看她笑了,我就给她讲了我高中时候学数学的一些情况。我这个70分还不是最差的,高一时候我最低考过45分,当时我的心情跟女儿也差不多。后来参加高考,虽然我的数学成绩依然不是很好,但我别的科目的成绩不错,所以还是考上了大学。

  听完我的经历,女儿对她的数学成绩总算释然了。

  虽然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不同,但是孩子的心路历程哪个家长没有经过?孩子的困惑我们也曾有过,孩子的喜悦我们也曾体验过。只要把自己的那些经历和感受与孩子分享,孩子是乐意听家长讲的。

  在我家,还有一个常用的交流方式,就是书信。

  说起来,这还是女儿的一个小小的创举呢。女儿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奶奶从老家到北京来看病。我和我先生每天要上班,还要来回跑医院照顾奶奶,女儿觉得受到了冷落,很不高兴。

  一天,我和我先生回家后,发现卧室的床上放着一张折叠好的纸条,打开一看,是女儿写的,纸条上写着:“为什么奶奶来了以后,你们就不管我了呢?”这句话的后面还画了一个哭得非常伤心的小女孩。

  我先生受到启发,就在家里的墙上挂了一个有三个口袋的收纳袋,然后在每个袋子外分别贴上“爸爸信箱”、“妈妈信箱”、“女儿信箱”的标签。并宣布,以后谁有什么心里话要对某个人说,就写好信放到对方的信箱里。女儿非常喜欢,刚开始的时候频频给我们写信,我们也很诚恳地回信。后来女儿功课日益繁重,家庭信箱里的信就越来越少,到最后索性就没有了。

  女儿升入高中以后,父女间的交流出现了障碍,我先生就又想起了这个方法,虽然没有再专门建立信箱,但是爸爸和女儿之间又有了书信来往。有的时候,爸爸会把想说的话写成信放到女儿的写字桌上,女儿回到家看到便会给爸爸回信;有的时候吵完架,女儿会有厚厚的一封信丢到爸爸的枕头下面。

  书信虽然古老,但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交流方式。面对面交谈,如果意见有分歧,人很容易情绪激动,往往言辞激烈,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不仅沟通无效,还会伤害彼此。而在理智的情况下,把要说的话写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文字,往往能打动对方的心。有几次,女儿就因为看到爸爸言辞恳切的信而潸然泪下,爸爸有时也会因为女儿的文字而向女儿诚恳地道歉。在我看来,他们俩用文字斗来斗去,不仅交流了情感,还让女儿练习了写作。

  虽然高中的孩子有许多奇怪的想法,也很叛逆,但是我们只要肯动脑筋,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屈尊”变换一下自己的方式,跟孩子沟通就不是问题,亲子关系的和谐也就不是问题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49 , Processed in 0.06256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