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特长是否表露 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科学家认为,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天赋,关键在于是否表露出来。家长们平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细心观察孩子——孩子是否善于背诵较长的诗句篇章?当你第二次给孩子讲述同一个故事时,如果不小心说错某一个地方,孩子是否能立刻察觉?当你带孩子走街串巷时,孩子是否能指出曾经到过的地方?如果一些类似问题的回答都为“是”,说明你的孩子记忆力相当不错,在语言方面应该有一定天赋。你还可以注意,孩子是否一听到音乐就会跟着翩翩起舞或小声哼唱?孩子的日常举止动作是否优美协调?孩子是否能很快学会骑自行车、滑板车之类?…… 适当的早期教育可以创造差异,也有很多人认为,天赋是被培养和激发的,而不是被发现的。早一天让孩子开始早期学习尝试,就可以早一天挖掘出孩子的潜能,激发孩子的特殊天赋 外国天才扫描 (一)墨西哥六岁神童任大学教授 站在椅子上授课 当大多数6岁儿童还在幼儿园中玩游戏时,6岁的墨西哥儿童马克西米利安·阿里南已经是一名大学的“客座教授”了。据悉,马克西米利安天赋异禀,能过目不忘,准确背诵艰涩的医学论著,单凭自修已对骨质疏松、糖尿病和贫血等方面甚有研究,且从两岁起已获邀在各大学讲课。有人预言阿里南可能会成为第二个爱因斯坦。 (二)印度7龄童成外科医生 智商超过爱因斯坦 印度一位名叫阿克里特·贾斯瓦尔,年仅12岁的小男孩目前正在印度旁遮普大学中攻读理学学士的学位。据报道,这位12岁的男孩不仅会说4种语言,并且在7岁时就替一名小女孩进行了一项复杂的外科手术。美国专家对他进行的智力测试显示,他的智商达162,比爱因斯坦还要高一些。 后记 你误读神童了吗 天才和神童一直是人们乐此不彼的谈论话题,通过中外神童的故事,我们发现,其实他们并不神秘,是大众误读了神童的故事——我们无法否认神童与资质有关,但是如果没有后天“别有用心”的栽培,没有孩子的勤奋和努力,神童的故事从何谈起?无可否认,有的神童“轻松”地攀登科学高峰,摘取了荣誉,但是他们背后的辛勤付出就鲜为人知了。 发掘孩子的潜能和天赋,首先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发现孩子的个性和特长,然后创造条件来培养他们…… 渴望孩子成为天才的家长,你们是否有效地发现了孩子的潜能和兴趣所在?你们是否懂得尊重和引导孩子的好奇心?你们是否根据孩子的天性选择道路而不是趋之若鹜?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家长盲目地强迫自己的孩子学习其不感兴趣的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梦想一朝成为音乐天使、舞蹈王子,这样不尊重孩子个性发展的育儿观念难道不等同于缘木求鱼吗?
别忽视六特征 天才与遗传和环境两者有关。天赋潜力能否开花结果,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机会和训练。 综观中外神童,好像他们天生就有一种资质,或是源自内力或者外力的作用,他们对于世界事物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或者在某一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博闻强记,喜欢阅读,热衷于艺术,甚至达到废忘食的地步……然后家庭教育加以科学的引导,创造有利的条件顺着自己的兴趣发展下去,在某个领域的时候便出现了奇迹,“神童”由此而来。 英国牛津大学天才儿童研究中心前讲师贝纳德特·泰南认为,许多天才儿童可能在学校或考试中表现并不优异,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表现能够说明他们拥有高于同龄儿童的才能。她给出小学生6大最容易被家长忽视的才能特征: 特征一:喜欢发号施令的领袖。善于重新排列物品或有条不紊地在学校里负责给全班同学排座位的孩子,他们可能具备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才能。 特征二:年轻的大亨。在小学里,一些孩子很快发现,如果他们将平时的零用钱积攒起来,他们假期中就将拥有一大笔钱来支配。这些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成为像英国维京大西洋航空公司总裁理查德·布兰森那样的人。 特征三:刨根问底。一些孩子总是充满好奇,有时甚至不厌其烦地问问题。但是如果他们这种特性得到家长的培养和重视,他们极有可能成为记者或美国航空和航天局的宇航员。 特征四:设计师。这种类型的孩子,如果让他独自待一会儿,他就能够用积木搭建出一座法国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具有这种才能的孩子是设计天才。 特征五:故事讲述者。有的孩子喜欢讲故事和写故事。他们的想像力丰富。发现孩子有此种个性的家长要好好培养孩子,因为他们很可能是下一个J·K·罗琳。 特征六:演讲者。这种孩子喜欢同人讲话。他们甚至在上课时也和同学在下面窃窃私语。作为家长,请不要制止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行为说明,他们有着特殊的演讲才能,若加以正确培养,他可能成为律师或电视主播。 及时发现潜能 我们都知道,孩子不是一个被动的空容器,不需要大人去填塞,相反,孩子会因“内在需求”而主动探索周围的世界,获得他需要的一切。作为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这种需要,并施以援手。 创造良好成长环境 有人说,天才是天生的,这是一种误解,就比如一颗具有良好质地的种子,如果没有适宜的条件(如土壤、阳光、水分等)来培育,种子也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培养人才皆同此理。家庭给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成长条件,这是无容置疑的。比如被称为“钢琴诗人”的肖邦,父母都是音乐爱好者。肖邦自幼就受双亲的影响,对音乐特别感兴趣。开始,父母并不想让肖邦去学音乐,但看到小肖邦听不到音乐就哭,刚4岁就要姐姐教他钢琴,父母意识到这孩子有音乐的天赋。因此,在肖邦4岁时,父母就让他正式从师学习钢琴。小肖邦学得很快,19岁肖邦就因创作了《钢琴协奏曲》而一鸣惊人。
天才和神童的故事是我们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很多人对这些天资异禀、才华横溢的孩子啧啧称奇,他们的故事是一个无法复制的童话还是一首人人可吟的诗歌?天才和神童的故事是天赋使然还是后天勤奋付出的结果?我们如何认识这些神童?他们的成功带给了我们什么?其实,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具有天才的潜质,至关重要的是,家长如何及早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合理地开发孩子的潜能…… 案例 全面发展 刘昕13岁读清华 刘昕,江苏淮安人,6岁入学就直接上三年级,原是南京二十一世纪双语学校学生,在2006年高考中,年仅13岁的男生刘昕在老家淮安金湖参加高考,取得了674分的好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小刘昕3岁多时,就在妈妈的启蒙下开始看图识字了。后来,父母索性借来了小学一二年级的课本,没多长时间,他竟然也都学会了。 6岁,刘昕到了上小学的年纪。老师按惯例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没想到他认识不少字,老师加深了测试难度,原来小刘昕一二年级的知识全部都会。学校研究决定让这个小男孩破格进了三年级。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在班里个子小小的男孩,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 刘爸爸说,上小学时,每当到了寒暑假,他们工作都很忙,只好干脆把刘昕送到家门口的新华书店去看书,早晨送过去,中午才接回来吃饭。从小到大,儿子学习都非常轻松,而且成绩一直都很好,高一高二时,每天晚上9点就准时睡觉。 高考后,在暑假期间小刘昕多了两份“兼职”。第一份“兼职”是暑假期间每天负责家人的中饭和晚饭。另外,刘爸爸要求儿子每天到自己的公司上班,必须按时上下班,当然,儿子也能获得相应的回报,一个月可以领到600块钱的薪水。刘爸爸说,主要是想有意识地培养他适应社会的能力。刘昕的故事一直在当地传为美谈。 华裔“天才小作家”:从小博览群书 被誉为“天才小作家”的华裔儿童邹奇奇目前在美国是一个名人,经常来华访问,因而引起世人瞩目。 据说,奇奇7岁便已读书1600本,平均每天阅读200~300页,写诗100余首,“天才儿童”邹奇奇长达296页的新书《飞扬的手指》2005年刚出版面世,便轰动了美国,全球上百家报纸和电视台对邹奇奇进行了专题报道。 母亲邹灿回忆小时候的奇奇:奇奇8个月会爬,1岁开始说话,并没表现出与其他小孩的不同。但在奇奇的教育过程中,邹灿和丈夫约翰·斯维塔克采取了“尊重教育”:不把小孩当成不懂事的孩子,而是像成人一样给予充分尊重,任何事情都讲道理。 奇奇尽管生长在美国,但邹灿总喜欢给她讲中国故事。除了《西游记》、《三国演义》几大名著,她还购买大量标有拼音的中文读物给她看。“奇奇最喜欢《西游记》。”邹灿说,两岁开始每天给她讲一个《西游记》的故事。3岁时,借助汉字拼音,奇奇开始读《西游记》。邹灿认为,中国古典作品,对奇奇的写作产生了影响。 邹妈妈觉得,女儿的想像力真是丰富,是写作的料。她为女儿买了台二手电脑,有了软件的校对和纠错功能帮忙,奇奇迷上了写作。 一个月后,奇奇新鲜劲过去,常常故事写到一半就放弃了。邹灿并不怪女儿,觉得不好的故事就不强迫她写完。她常常给女儿挑选一些名人传记甚至历史、哲学方面的书籍让女儿阅读,还教她数学等自然科学,因为多方面的知识在写作中必不可少。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47 , Processed in 0.06400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