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并不是可以立即达到的状态,安静必须是身与心和谐连结时,才能达到的境界。当我们不和他人相处时,就是自己的身与心赤裸裸相遇的时刻,此时就立即暴露我们平常的身心相处状态——是身心分离呢?还是连接呢? 相反的,如果孩子平常的活动多半不是来自自己的意志,动作总是被控制,就会逐渐丧失主动的能力。例如:只被允许坐在一处听成人说话,不能运用自己的能力探索环境;即孩子的身体并不是听令于自己的心智,而是受控于成人。当这个控制消失或薄弱时,身体失去了指挥,就只能任其本能的动力在身体流窜。这样的孩子所显现的行为就是脱序、不协调的动作。 当大部分的活动都是孩子主动完成,而使得动作逐渐协调时,会让孩子的内在感到满足(我想做什么,我做得到,而且逐渐可以做得和成人一样好)。这时候孩子才会将肢体探索的兴趣转向超越平常的状态——安静。安静是必须透过个人意志力才能达到的肢体控制。 以下介绍如何和孩子经历安静的一些方法,首先是控制肢体不动来制造安静;在安静的状态下,可以听见平常忽略的声音,甚至有机会重新理解这些声音。此时安静就成为一种能力——超乎平常的理解力,让你重新了解环境以及自己和环境的关系。最后,当你能享受安静后,安静即能成为一股激发内在潜能的力量。 孩子需要有机会经历安静,更需要一个有能力安静的成人来引导他。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让自己安静的方法,或者去除无法安静的因素,让自己凝聚内在能量,并激发个人独特的潜能。 安静游戏 第一阶段 1、先关掉家中人为的声音(如:电视、音响等),以及可能会中断活动的因素(如:正在烧的开水、电话等),再邀请孩子和你到较安静、舒适的地方(如:书房、卧房) 2、告诉孩子这是一个特别的活动,你现在要让自己的头(或是手、脚等,你自己觉得最轻松、最容易开始的部位)不动,接着请孩子注意看你:自然放松身体,保持全身寂静不动数秒。 3、询问孩子是否看到你刚才头部完全不动,然后请孩子也试试看。给予孩子明确开始和结束的信息,例如:当你说开始,就必须不动;当你弹指(或以双唇轻弹一声)就表示结束。 4、依刚才约定的信息让孩子重复练习,过程中你也必须和孩子一样保持静止不动。 5、更换不同的身体部位,同步骤2—4的方式继续进行。 6、根据孩子的兴趣以及能安静的能力,变换不同的身体部位,最后练习全身不动,并且逐渐加长静止的时间。 补充说明 此阶段的活动能让幼儿意识自己的肢体,并以不同于平常的方式——“静止”来控制肢体,若发现幼儿尚无法完成上述活动,不必勉强,这表示孩子还需要更多身体动作的练习,也就是必须先有较佳的动态控制能力,才能做表态的控制。 变化延伸 1、和孩子进行带有肢体名称的儿歌律动,例如:“头儿、肩膀、膝脚趾……”“一个拇指动一动……”“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来增加孩子意识肢体与控制肢体的练习。 2、一二三木头人:这是一个传统的团体游戏,四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玩得很好,也可以变化成一二三机器人、一二三睡美人等。配合游戏规则与团体游戏的乐趣,让孩子练习控制不动一段时间。 3、模仿布偶:请孩子模仿他喜爱的布偶模样,这是两岁多孩子就可以做的活动,但能够控制不动的时间以及模仿的深刻性,会随着孩子的年龄和观察力而有很大的差异。
爱是教育的温床, 没有爱的孩子 在他生命的全程 都会难以感到满足, 缺少幸福感。 但仅仅爱就足够 哺育孩子健康成长吗? 爱与教育 孩子不可能完全靠自我觉醒来完成成长过程,除了关爱,他们还需要教育。父母的爱让教育事半功倍。有时父母容易进入占有欲的误区:培养孩子不是为了孩子和家长的每一天,而是为了孩子要离开自己的那一天。而很多家长却认为限制自己的孩子是件不快的事情,孩子痛苦,自己更是挣扎在怜爱与公正之间。还有许多父母不限制孩子是因为怕孩子不再喜爱他们,甚至厌恶家长。在家长限制孩子的时候,孩子当然不高兴。他必须忍耐,抵制诱惑。但这种忍耐是必须的,诱惑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生活中的。对于孩子:如果这种限制是公正恰当的,他不会认为他没有得到相当的爱,反而他会意识到自己受到足够的重视。 0~10个月 让他明白他不是世界的中心 宝宝终于来到这个世上,不止父母,身边的亲朋好友都会围上来,宝宝好像银河中的太阳:他的微笑和啼哭牵动身边每一个人。年轻的父母看到这个纤细的小生命,自然会情不自禁地全面关注,有一点风吹草动就百般呵护。而刚出生的宝宝,对于他,出于自我保护的本性,他自然会认为自己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世界为他而存在,他所要求的是理所应当的。而当稍有不满的时候,他就会动用唯一的武器——哭。他的啼哭是这样的有效,只要稍稍表示不满就可以得到温暖的怀抱。从此时就应当刚让他明白,哭只是一种情绪表达,不能对事实有任何影响。 怎么办 适当的反面刺激,当他有不适感时,并不需要急于替他解决。对于他想玩的玩具,减少一个给他的机会;让他看到爸爸妈妈玩,而他只是观众;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上会有别人快乐,而他不快乐的情况发生。当哺乳一个已经长牙的婴儿,一旦他咬疼了妈妈,不要不计较,一定要停止哺乳,让他明白自己不良行为的后果。在宝宝开始啼哭的时候开始倒计时。从1个月到10个月,可以计算从1分钟到5分钟。啼哭有利于婴儿呼吸,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肺部运动。 注意事项 仔细辨认孩子哭闹原因,首先排除不是因为饥饿或者疲倦引起的。 让宝宝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注,但是不是他所要求的舒适的怀抱。 宠爱是危险的爱 一些孩子成长在爱的环境里,他们是家里的权力行使者,导致他们进入社会也会这样认为,让他们身边的人因此不能接受他们。要知道孩子不能够自然而然的具备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能力。宠爱会导致孩子心理脆弱,性格孤僻,自私自利,感情淡漠。一旦遇到挫折,哪怕是一点儿批评,都会使他情绪反常。把孩子从狭隘的保护和爱中解放出来,是家长的必修课。
10个月~2岁 向他展示不是他在下决定 这个阶段的宝宝说出了人生的第一个词,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他感到自己是这样强,这样大,甚至想发号施令,控制家长。幼儿此时已经有能力以父母的反应来确定自身行为,他们通过父母对哭闹的反应明白自己的影响,通过哭闹来支配父母,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他们一会儿往东一会儿往西,弄得家长团团转。 怎么办 首先家长应该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在一些孩子生活细节上不要由孩子首先说出他的需要,如果在一些正确的事情上由孩子首先想到,而提醒你来做,那么孩子有可能会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而变本加厉地要求一些更过分的事情。 父母应当统一意见,如果对幼儿发出不同的指示命令,会让他陷入混乱,无所适从。就算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分歧,也不要在幼儿面前呈现对立状态。 父母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千万不要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屈服妥协于孩子的哭闹之下;或以一种恳求的态度要求孩子服从命令,会让孩子感觉他是高高在上而更加变本加厉。 注意事项 态度坚定不等于用武力威胁,虽然坚决但是要尽量柔和,耐心地解说。 不要总是否定句式跟孩子说话,反而会加剧孩子的抵触心理。 2~3岁 控制他的喜好,学会适可而止 他们有这么旺盛的精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想放开父母的手去发现世界,当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时是这么集中注意力,别人休想打扰;睡觉、吃饭这些平常事,却成了最困难的事情。他们对得到欢愉的忍耐和等待还有一定困难。 怎么办: 在停止他做喜好的事情时给孩子一个缓冲期。比如说妈妈给你一分钟,倒数10下,咱们就不玩了,去吃饭。尽情地玩耍后,可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再睡觉。 给孩子保留希望,当孩子想得到一样东西而父母又必须拒绝时,我们至少不能扼杀他的小心愿。父母可表示这次不可以,也许下次可以。 给孩子制订规矩,让他知道所有的人都遵守这些规则,没有特殊。也让他知道很多人会做对自己无益但服务他人的事情,比如帮助弱小之类,让他开始替别人着想,得到这样的体验:有时候快乐是需要等待的。即使想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有时也要克制。并且,这种对自己内心欲望的克制和忍耐不是出自强制,而是来自自己对他人的体谅心情。 注意事项: 向孩子解释明白为什么这些规矩;如果没有必要,不要在他最高兴最在兴头上时试图控制他。
3~5岁 让他学会分享,和别人一起生活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强烈的占有欲。不仅仅限于玩具,自己的父母对其他的孩子表示喜爱也会引起他们的嫉妒心。他们开始融入自己的社会角色,但又不是很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 怎么办: 首先是创造孩子的分享机会,鼓励孩子社交,经常举办小聚会邀请孩子身边的小朋友,然后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分享,比如一开始让孩子只是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交换玩具,慢慢地引导他平等对待所有身边的小朋友。然后逐渐从与小朋友共同分享一件事物到先人后己的分享,比如一件玩具小朋友先玩自己再玩。在他犹豫的时候,家长可采取换位方法引导孩子思考:如果你是他,你会不会也很想要这个玩具? 培养孩子与别人分享的行为,可以用一些奖励肯定孩子。在语言上表扬他,行为上采取向幼儿赞许的微笑、竖起大拇指或用手轻轻抚拍其肩、头等方式,甚至私下里奖励多看一级动画片,多讲一个小故事等小贿赂,使孩子因得到肯定而快乐和满足,这样不仅能使孩子得到正确、适当、长效、深刻的行为强化,同时还有助于孩子学会注意、体会别人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孩子社会情感认知的培养。 注意事项: 过分的奖励可能会让孩子变得唯利是图,自己的任何一点牺牲都需要额外的补偿。 教育是爱 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控制孩子,培养他做人的基本原则。不要以为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没有必要履行作为宝宝的义务,更不需要进行心理教育,出于本性的以自我为中心,要从出生开始就一步一步建立他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不是顺其自然的行为,但却是一种释放爱的更高级的方式。 5~6岁 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 所有6个月的宝宝试着捉到给他喂食的勺子,所有学步的婴儿都蹒跚着抓住任何可以依靠的东西,但是从5岁开始,似乎无法定义一个孩子,他们已经俨然一个小大人,趋现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唯一可以概括的是:他们的好奇心越来越强,随着求知欲的增强,破坏力也就越来越大。 拿酸奶没有关上冰箱门,摆桌子却打碎了盘子,新书被撕个粉碎,或者刻意拆开玩具,只是为了看个究竟。而且孩子居然不长记性,这样的错误层出不穷。 怎么办: 自己的错误自己承担损失。比如弄坏了丢失了自己心爱的东西,父母不会再去买来,必需品用孩子的零用钱来补偿。 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例如,孩子不小心损坏了别人的物品,应当要孩子赔偿和道歉。 孩子做事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监督孩子做事的结果,给予中肯的评价。 告诫孩子不要轻许诺言,一旦许诺,就必须说到做到。 注意事项: 适当的家务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强求他完成自己的任务,反而容易让孩子成为惟命是从、毫无主见、不敢负责的人。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47 , Processed in 0.06097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