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有很多种,今天我讲的自然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可能大家都觉得,哪个父母不会爱自己的孩子?我们都是尽量给孩子买最好的东西,吃的、穿的、用的……我们把自己舍不得买的东西都买给孩子,这样还不是爱孩子的方法吗?这还用学习吗?这是做父母的天性。 好,那我想问大家一个老问题:什么是爱?什么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有两个选择答案: * 给孩子我认为他需要的 * 给孩子他需要的 请大家思考一下,你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哪一种?而实际生活中,你对孩子的爱又是哪一种? 这里有几个例子,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在这些例子里,大人的做法都是不恰当的,大家想想哪里不恰当) 1.3岁的明明,穿衣服扣扣子的时候,大人要帮他扣,孩子说:“我自己来”,大人说:“你扣不好”或“你扣得太慢”,然后大人很快帮孩子把衣服扣子都扣上了。 先说说感觉统合,感觉统合是指人的大脑将从各个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作出正确的应答,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地运作。例如,我们要端起桌上的一杯茶,我们先用几个手指轻轻接触一下,如果很烫就会用手指拿着杯子的底部或最上面部分,因为这些地方温度低一些,如果我们没在意,拿着杯子的中间部分端起来,太烫手了,我们会立刻把杯子放下。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手指的触觉,触觉信息传递到大脑感觉中枢,感觉中枢分析信息,信息再传递到大脑的运动中枢,运动中枢发出指令,指令再传达到胳膊、手指,这些部位作出动作。这也就象是交通指挥或红绿灯管制,在它的指挥下,各种信息有条不紊地在大脑的"高速公路"上飞驰,大脑才能协调身体对外界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没有它们,交通将乱成一团,"事故"不断。也就是,出现感觉统合失调——外部感觉信息进入神经中枢后并不能很好地组合,整个机体不能和谐运作,使儿童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削弱,学习效率低下。时间长了,这种不和谐运作和其产生的低能表现必然导致儿童的心理障碍。 目前,这种叫做"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病症正在威胁着儿童,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儿童的心理健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有10%-30%儿童不同程度地患有此症。 这些孩子上小学以后,学习成绩很差,到医院测智商,结果会表明他们智商是正常的。例如:有的孩子,写字时总把“d”写成“b”,把“6”写反,家长和老师以为这是孩子不听话或粗心大意,训斥孩子甚至打骂孩子,使问题更加恶化。 为什么出现感觉统合失调,主要的原因:孩子在小的时候,动手机会少。所以,让孩子玩玩沙子、玩玩泥巴、爬爬楼梯,自己穿衣服、扣扣子、系鞋带,自己拿勺子或筷子吃饭,这样做才是爱孩子,避免他们以后出现感觉统合失调;不让他们自己动手,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那才是害孩子。当然,让孩子做的事情要符合他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让3岁孩子拿筷子吃饭就不合适,从4岁开始训练就比较好。我们幼儿园从下学期开始,中班孩子吃饭就要用筷子了。筷子是刺激孩子大脑发育的最好的工具,西方的教育工作者都十分羡慕我们有这个生活工具,比他们的勺子、叉子厉害多了,我们自己如果看不到,就太可惜了。所以,这里我还要提到一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体现在很多细节里,不思考是很难发现的。比如:让小班的孩子自己穿鞋子,哪怕他穿反了,也没有关系,他自己感到不舒服时会观察:今天的鞋是怎么了?他会自己思考问题,哦,穿反了,我把它换过来试试。有的成人比较心急,立刻会说:鞋穿反了!还帮孩子换过来。这样,你剥夺了孩子的很多机会: * 发展脚的触觉的机会 * 对鞋子有左右之分的认识 * 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当你看到大人不帮孩子穿衣服、穿鞋子的时候,不要以为是大人懒,给孩子穿衣服、穿鞋子要比教他们穿衣服、穿鞋子省事多了,但是哪一样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呢? 2.2岁多的小娟,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小娟手里拿着自己的玩具,其他的小朋友看见她的玩具也想玩,小娟就是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抱得紧紧的。父母对小娟说,“把玩具借给小朋友玩一玩!你这么自私不好!以后没有朋友和你玩!”(所有概念形成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家长会觉得:我让孩子学会分享、不自私怎么会错了呢?是,分享行为是好的,一个不会分享的孩子是不可能受欢迎的,在这个强调团队合作的时代,自私的人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问题在于: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把这个“分享”的概念教给孩子? 这个涉及到孩子思维发展过程和特点的问题。孩子很小的时候,还区分不了外界和自己的身体的区别,我们看到婴儿抓到任何东西都送会送到自己的嘴里,不管是别人的手指头还是自己的脚丫子,他可不知道“我”,也不知道照镜子时镜子里的人就是他自己。到了孩子快2岁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比较高级的思维活动了,开始会说“我”了,把自己和外界区分了。更小的孩子是不会说“我”的,例如,孩子说“宝宝要吃”和“我要吃”是完全不同的,代表了两个思维发展水平。会说“我”,代表孩子有了主体意识、自我意识,有了自我意识,才开始发展出“所有”意识,例如:我的玩具是属于我的,小明的玩具是属于小明的。属于我的玩具即使别人借去了,它还是属于我的,我可以把它从别人手里要回来;小明的玩具即使拿在我的手上也不是属于我的,我要还给小明的。 这个“所有”概念的形成也是很重要的,否则外界事物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片混乱的。孩子在接受“分享”的前提之一就是形成这个“所有”概念,他们只有了解了“我的玩具借给别人后,玩具还是我的”才可能放心地把玩具借给别人。所以,对于2、3岁的孩子,不要太刻意要求他去“分享”。我们给小班孩子玩具的配备也注意到这个年龄特点,大量的同样的玩具适合小班孩子,如果提供数量少的各种各样的玩具,后果是什么?孩子们每天就要忙于抢玩具了,打闹、哭泣声将不绝于耳了。因为要求他们分享,就像要求他们跑步1千米锻炼身体一样不切实际。但是,到了4岁的年龄,就要教孩子分享了。 3. 3岁多的壮壮对妈妈说:今天在大街上,我看见了一匹粉红色的马。妈妈想:这孩子又说谎了,我一定要好好教育教育他!(思维发展的特点) 这个例子也涉及了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由于思维发展的限制,2、3岁的孩子会出现一种现象——想象与现实混淆,儿童有时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是已经得到的东西,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作已经出现的事情来描述。此外,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和扮演的角色一样,身临其境,和剧中人物一同兴奋,一同忧愁,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这也是由于想象与现实混淆的缘故。例如,一次我带孩子看童话剧,剧中的巫婆要吃剧中的小主人公,为了增加和小观众的互动性,有个安排就是扮演巫婆的演员就跑到观众席上来找那个躲起来的小主人公了,结果,胆子小的孩子就藏到座位低下,胆子大的孩子就冲上去打巫婆,扯她的头发、踢她的腿。演员被孩子们扯得东倒西歪,拳打脚踢得东躲西藏。孩子们还美滋滋地,觉得自己是正义的化身,是英雄。这种现象在有些幼儿身上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 所以,有些年龄的孩子说了与事实不符的事,并不是在“说谎”,这是他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的。 举这3个例子,就是想提起各位家长思考,我们爱孩子、培养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考虑了孩子的需要,还是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的需要。 文/周燕 转自好父母博客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45 , Processed in 0.06633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