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在小明做作业时,站在身后看了一会儿,发现他一道题做错了,当即指了出来。哪知小明“恼羞成怒”地说:都是妈妈站在后面,害得他做作业也不定心,并让妈妈走开。 小明妈妈很委屈:难道时刻关心孩子不对吗? 殊不知,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间,家长在孩子面前应有所“规避”。 空间规避 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孩子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给孩子自己的空间,让他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其独立自主的良好个性。要尊重孩子的隐私,规避孩子的日记本、书信等。 性别规避 俗话说“男大避母,女大避父”。父母不能认为孩子小就不需要注意规避。因为随着可视媒体的普及,孩子对性别的认识大大提前。 情感规避 有些家长批评教育孩子时,孩子为顾及面子躲到一隅闹情绪,家长此时却主动去“看”泪眼模糊的孩子,而不注意让孩子有个独自宣泄情感的过程。还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像个心理学家似的,动辄“我知道你的心思”、“你瞒不了我”,这实际上是在侵犯孩子的情感世界。 孩子是家长的监护对象,并不意味着孩子没有合理的个人需要的权益。孩子如果说“请你走开一下”,家长应当尊重孩子的意愿。姚芳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43 , Processed in 0.05601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