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怎么了?”很多爸爸妈妈总是抱怨,为什么那个历来温顺、听话的乖宝宝,转眼间就挣脱你的手心去做你不让做的事,越来越不听话,甚至学会故意和你顶嘴……最近,有许多遭遇孩子反抗期而不知所措的父母给本报来信,希望寻求一种解决的办法。北京儿童心理专家吴祯说,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2~5岁是一个特殊的发育时期,表现为性情急躁,不听话,做事不愿让别人干涉,以逆反为特点,心理学家称之为反抗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什么事都要自己做,勺子还用不好,就要自己吃饭,不让他做,就会哭闹。尽管这种反抗在不同的孩子身上表现程度不同,但却是一种普遍现象。 面对孩子的反抗,不同的教育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不问情由地采取粗暴态度,常常导致孩子更强烈的反抗,形成退缩、孤僻等不良性格。试试一些小方法,可以让孩子顺利度过反抗期。 平等相处 小宇4岁了,父母叫他做事情时常常会这样说,“去把杯子拿来”,“把报纸拿来”,“赶快去弹钢琴”。虽然有时候小宇很愿意去做这些事情,可是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反倒没有动力了。 点评:“把杯子拿来”和“帮妈妈把杯子拿来”两句话,在成人听起来差不多,但孩子的感受却会有很大的不同。孩子虽小,但同样不喜欢命令式口吻,喜欢受人委托。所以,每当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时,如果总是以“教育者”的角色,就会在和孩子沟通时难以保持平等的地位,“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词语会常常挂在嘴边,结果家长谈得越多,就越可能说一些不该说的话,这样,孩子就渐渐失去了与你交流的愿望。 鼓励提问 “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我是站着小便,妹妹是坐着的”……5岁的嘟嘟简直就是家里的“十万个为什么”,常常会问出令所有人都手足无措的问题,为此父母常用的办法就是用“不知道”的回答冷处理,久而久之,嘟嘟也就不再发问了。 点评:对于孩子的任何问题,父母首先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因为孩子在发问,就说明他们在思考,他的好奇心在萌动,所以要鼓励他寻找答案。万一孩子的问题父母回答不了,可以说:“我还没有想好,我们一起找答案吧。”鼓励孩子一起去探索未知世界。有些父母害怕因为回答不了孩子的问题,会有损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形象,实际上,真诚地回答孩子的每个问题,会更富人性感染力。 言而有信 “只要你这次绘画比赛能拿奖,我都带你去野生动物园。”6岁的聪聪听到爸爸的许诺,开心极了,想去野生动物园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这次终于有望实现了。不过两周后,当他捧着二等奖的证书回来,却发现爸爸早忘记当时说过的话。 点评:父母在向孩子许诺、鼓励孩子做一件事的时候,要考虑这些承诺是不是自己能够做到。否则,屡开空头支票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不信任你,将来也有可能导致人际交往中的普遍不信任。 学会倾听 3岁的小新是家里的小皇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十分宠爱。小新的爱好是看图画书,等爸妈回来,他就要手舞足蹈地跟父母汇报“读后感”,但由于他说话不清楚、表达吃力,爸爸往往听到一半就看报纸去了,任由小新自说自话。 点评: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候,往往只顾自己“畅所欲言”,这其实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让他们闭嘴,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为最常见的错误——说教。孩子也有渴望交流的愿望,他们也希望自己的话能被好好倾听。每当孩子跟父母说话时,父母应尽可能放下手头上的事情,全神贯注地听孩子说话,这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很在意听他说话,孩子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励,会很愿意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 切忌攀比 “你看,隔壁的小涛都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了,你还什么都不会。”“楼下的那个妮妮实在太不像话了,去年读一年级以来,数学从来没考及格过,将来你可别这样。”读大班的小菲现在最怕听到妈妈提小涛、妮妮,原来大家常常在一块玩,可是自从听了妈妈的唠叨,她都不知道自己还要不要和他们一块玩了。 点评:儿童由于抽象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在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时候,不要给他们一个笼统的“好孩子”、“坏孩子”的概念,而应该具体和清楚,更多时候还需要一个样本。不过,这个样本最好是从故事书、动画片、文学典籍中寻找,会比较稳妥。父母若是以亲戚朋友为例,恐怕会为自己的孩子将来建立人际关系制造难题。父母为了鼓励孩子上进,往往会拿身边的例子来“激将”,常常把孩子的短处比别人孩子的长处,久而久之,孩子往往会产生“我谁也比不上”的想法,所以此法不可常用。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43 , Processed in 0.05362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