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的沟通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影响亲子关系,让我们来听听心理学硕士芳子老师是如何教家长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 观点一:听比说重要,高品质的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和基础 “在我们日常的沟通中,很多人不自觉地在忽视地听、假装地听、有选择地听,真正能做到专心地听、同理地听的人很少,但往往忽视了倾听也是一种品质,高品质的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和基础。”芳子说,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女儿还缠着爸爸、妈妈讲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爸爸、妈妈不停点头,其实根本就没有在听,只是敷衍一下孩子。“我下了班,要去学校接孩子,回到家又要做饭,对孩子嘴里一直念叨的东西确实不怎么在意。”一位妈妈深有感触。 芳子说,孩子通常喜欢跟爸爸、妈妈讲自己小世界的故事,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可以很认真地倾听,甚至做到感同身受,孩子会愿意一直这样跟你交流下去,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才不会有障碍。 观点二:12岁之前,一定要让孩子的情绪可以完全释放 “一个人的表达形式是在12岁之前形成的,12岁之前的经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芳子说,12岁之前一定要让孩子的情绪表达得到满足,否则会造成一生的“未完成事件”。 芳子说,一个中年女子被“心脏病”折磨十几年,但无论在哪个医院就诊,结果都显示她很健康,最终,心理辅导为她解除了病患。原来这位女子小时候因为家里穷被父母送人养,送出去5次,但每次她都倔强地自己逃回家,从小她就觉得自己不被爱,长大后,丈夫是军人,极少透露出温柔和爱怜,只有她生病的时候,丈夫才会变得无微不至,于是,为了寻找这种被爱的感觉,她这一“病”就是十几年,“这位女子就是典型的因小时候被爱的情绪需求得不到满足而留下的病根”。芳子说,要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仔细倾听孩子讲话,孩子表达力和创造力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观点三:学会核对表达,避免沟通误差 “学会核对表达,避免沟通误差,才能与孩子架起连心桥。”芳子说,明明放学回家晚了,明明的妈妈便猜想明明一定是去哪儿玩了,等明明一进门,就满是责备的语气,“去哪儿疯去了……太不听话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其实,明明是在学校做功课了。 “孩子也需要被尊重的感觉,在没有核对的表达中,这种信息的交流是不平等的,长期这样下去,孩子有可能会拒绝跟你沟通。”芳子说,很多案例中,父母与子女的无核对表达,都是彼此之间误会产生的根源。 “核对表达才能让彼此之间的沟通真正有效,才能减少误会的产生。”芳子老师提醒家长,客观真实的信息传递加上真诚的情感交流,才是真正的有效沟通。 孩子需要我们去如何关注·倾听,从孩子的梦开始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37 , Processed in 0.056005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