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孩子需要性别角色教育 所谓性别角色教育,是指不同性别的人应该与社会关于性别的“原型要求”相适应。虽然当今社会追求男女平等,但这种平等是在尊重自然性别特征前提下的平等发展,是塑造人格的平等,不是性别无差异的平等。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基础上,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这在心理学研究中叫做“双性化”发展,而不是“中性化”。 有专家认为,“中性化”不一定是坏事,但“中性化”是要综合男性和女性的优点,而不是男人女性化和女人男性化。性别教育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甚至作为一门课程搬上课堂。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为了增加社会生存的砝码,一些女孩子被教育得越来越“强势”,一些男孩则受到家庭无微不至的呵护,反而养成了文弱、多愁善感、“娘娘腔”等习气。家长不要认为生出来是男孩,以后就一定会从生理、心理上成为一个男孩,孩子需要更多的性别角色教育。 我们在性教育方面,往往局限于性生理教育,忽视了特别重要的性别角色教育。如果这种“阴盛阳衰”的现象长期存在,从长远看会导致社会性别结构的不平衡,不利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 专家建议 “双性化”教育,优势互补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女生整体上成绩比男生好,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女生细致,那么男生就只能保持粗犷的性格吗?当然不是,女生的这种优秀品质很值得男生学习。这也是说性别教育虽不容忽视,但是也不要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特点),只会限制他们智力、个性健康全面地发展,最终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处理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上,都劣于那些“双性化”的男女。“双性化”教育是一种家庭教育新理念,但是这个理念被很多家长所误解,实施“双性化”教育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 首先,父母要经常查看自己的语言与行为是否有性别认识偏差,并随时纠正,以免自己的语言传递给孩子消极的信息。比如,高中一年级开始学习立体几何,很多女孩甚至其父母就可能这样认为:女孩的空间想像能力差,学不好。因此父母就应该注意调动女孩学好立体几何的积极性,坚信她们一定能学好,这样,父母本人消除了对孩子性别的偏差,就为培养孩子“双性化”人格奠定了基础。 其次,要消除孩子自身存在的性别认识偏差。初中学生中,许多女孩受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影响,对理科学习(如数学和物理)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焦虑和畏难情绪。此时,父母应帮助女孩端正学习数学和物理的学习态度,勇于去面对数学和物理,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强调数学和物理学习的重要性,使她们知道这两科学习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到她们的升学和就业;还要帮助她们改进学习数学和物理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她们在这两门学科上取得成功。 另外,父母应该鼓励自己的孩子和同龄的异性进行正常的交往,为男女孩创造交往的机会,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在“双性化”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顺其自然和避免走极端。在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时,必须顺其自然,切忌威逼强迫,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另外,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也要有分寸。要是男孩学过了头,就会显得“娘娘腔”;女孩学过了头,就会成为“假小子”。 在对孩子进行“双性化”教育过程中,有两点特别值得父母注意:一是要以孩子的性别角色所具有的性格特征为主,然后再兼容异性个性中一些优秀的东西,这样有主有辅,孩子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性格优势,绝不能本末倒置。
日前,《中国青年报》的一篇《中性化倾向威胁中小学男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报道称目前中小学男生中软弱、没有担当的多了,而有抱负和理想的少了。其实,不只是男生中性化,女孩中性化也不是个别现象。 常见现象 “李宇春的形象多有个性,我和同学都喜欢像李宇春那样青春洒脱的形象。”初中二年级的小艾虽然是个女生,但却短短的头发,肥大的T恤,泛白的牛仔裤,言谈举止都大大咧咧的,身上根本没有女孩子的“影子”。 她说,自己好几年没留过长发,没穿过裙子了。在她的班级里,像她这样的“假小子”有不少,她们的性格都非常直爽、开朗。相比之下,班级里有些男学生则性格柔弱,缺少阳刚之气。 家长支招 明性,其实很简单 张女士:我有一对6岁的双胞胎儿女,小弟和小妹。他们小时候常作相同的打扮,大家看了都说可爱,两个孩子也不觉得彼此有什么不同。孩子满2岁后,为了使他们分清楚各自的性别,我开始给小弟穿蓝色、深色的衣服,给小妹穿粉红或浅色的衣服;生日时给小弟送玩具枪、小汽车,给小妹送毛绒玩具、小屋子。小弟跟丈夫一块洗澡,小妹就由我负责。现在他们都清楚自己是男孩或女孩,也有了自己同性的小伙伴,小弟果敢,小妹文静,我挺高兴这个成果的。 洪先生:我平时很忙,儿子交给他妈妈和同住的外婆管。儿子4岁后,我发现他喜欢闷在家里,说话细声细气,像个孱弱的小女孩。后来我专门把周末空出来,带他去远足和野营,给他讲我当兵时的军营故事;和老战友踢球时,也把儿子带上“观战”。现在他上小学了,体格很棒,说话声音比以前洪亮了很多,还是学校足球队的主力,很有那么股小小男子汉的味道。 小敏妈妈:我们家里这一辈的小孩中,只有小敏一个女孩。她小时候经常和堂哥堂弟一起玩,慢慢地就成了个“疯丫头”,一点女孩的文静秀气都没有。新邻居看到短头发的小敏,竟说“你家儿子真可爱。”我很喜欢艺术,就有意带小敏去参观一些画展或雕塑展,提升她的艺术欣赏能力,还在少年宫的芭蕾班给她报了名,陶冶她的气质和修养。现在小敏说话做事都没以前那么毛糙了,举手投足很有分寸,大家都叫她“小淑女”呢。 周爷爷:孙子洋洋和外孙女欣欣小时候都由我和老伴带。两个孩子的小人书,我总分开来买,给洋洋买的是英雄故事,给欣欣的是《花仙子》。我喜欢下棋,看洋洋挺感兴趣就教会了他,在切磋棋艺的过程中锻炼他的逻辑思维;欣欣是女孩,逻辑思维不强,但喜欢做小手工,她姥姥就教她一些针线活儿和剪纸,她玩得津津有味。现在两个孩子都长大了,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常来看我们老两口。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37 , Processed in 0.05629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