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育儿 学龄前 查看内容

引导宝宝攻击行为的6方法-学龄前-心理行为语言

2015-4-29 16:02|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73| 评论: 0

摘要: 社会因素 关系 幼儿园(学校) 儿童所在幼儿园或学校的风气和文化影响着攻击行为的发生;同时,在攻击行为情境中,教师对攻击行为的态度和行为,也影响攻击行为的产生。 同伴群体 研究表明,同伴群体的 ...


社会因素

关系

幼儿园(学校)

儿童所在幼儿园或学校的风气和文化影响着攻击行为的发生;同时,在攻击行为情境中,教师对攻击行为的态度和行为,也影响攻击行为的产生。

 

同伴群体

研究表明,同伴群体的感染作用、去个性化作用等,会导致儿童相互模仿、降低攻击他人产生的负罪感,从而直接增加儿童的攻击性。

大众传媒

 

研究表明,大众传媒中的暴力传播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儿童会模仿喜爱人物的语言、动作,从而导致现实生活中的攻击行为发生。

 

         个体因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影响不可忽视

  儿童自身的特点,如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水平、儿童的人格特点、社交技能和固有经验,对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个体因素

关系

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水平

 

 

儿童的道德水平越高,儿童越容易从他人利益的立场感受和思考问题,行为也越趋向于亲社会方向;当用特定的实验条件使个人的自我意识和控制水平下降时,攻击性行为就会明显增加。

儿童的人格特点

儿童较强的攻击倾向于某种人格结构的稳定性紧密相连。欺负者有某种程度的认同感和自信,脾气多急躁,易被激怒;而受欺负者通常也具有自尊较低、缺乏自信、内向退缩、过敏性、情绪性等人格特点,因而常沦于被攻击、欺负的地位。

儿童的社交技能

研究发现,经常采用问题解决策略来处理人际冲突的儿童较少卷入欺负行为问题。

儿童的固有经验

研究表明,遭受攻击的儿童学会了攻击行为,并且把攻击行为作为亲密关系的一种规范。


     实践总结:六种方法巧应对宝宝攻击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杰拉德·帕特森观察了一些由于家长的不正确教育方式培养了攻击性儿童的家庭内部相互作用特征,据此提出了一套“对攻击性儿童的家庭教育原则”。这套原则的要点是:

  ★不要对孩子的暴力行为让步;

  ★孩子反抗时,不要让自己的高压方式升级;

  ★用一种冷处理的方式来对付孩子的暴力行为——孩子关在他们的房间里,让他们自己平静下来;

  ★监控孩子表现不好的行为,建立一套分数体系:孩子做得好,便可得到好分数、奖励或某些特许;表现不好,就得不到这些奖励。家长可以和孩子制定行为规则,让孩子参与规则的讨论;

  ★以积极热情的方式对孩子表现出的亲善行为予以鼓励。积极鼓励的态度会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使孩子表现出积极、关心的情感。

  帕特森进行了几年的追踪,他发现,当家长采用了这一原则之后,不仅儿童的攻击性和偏常行为大大减少。帕特森认为,儿童行为的失控,根源在于家庭,在于父母子女之间不正常的、充满敌意的相互作用,因此仅仅关注儿童的失控行为是不够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宝宝向妈妈表示爱意,却用牙齿把妈妈咬得直皱眉;宝宝和小朋友玩得正开心,冷不丁把小伙伴推倒在地,把玩具抢在手里……妈妈们忍不住担心,难道宝宝有暴力倾向?

  在儿童心理学上,宝宝所表现出来的“暴力”行为称为儿童攻击性行为。那么,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家长该如何矫正宝宝的攻击性行为,我们为您一一解析。

  家有 “暴力”宝宝

  儿童攻击性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一个人生来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但随着生理心理发展,这种攻击倾向会指向一些有意义的目标,如征服外部环境。朝这个方向发展的“攻击性”,会变成人心理中的积极成分,如坚忍性、毅力、意志品质等等;如果这种与生俱来的攻击倾向指向伤害他人,那么这种攻击性就是有害的。

  攻击性行为的分类和发展特点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攻击分为不同的类型。

代表人物

分类标准

类别

表现

LagerspetsBjorkqvist

行为的表现形式及行为发生是直接的还是通过第三方来进行的

身体攻击

直接以身体动作实施的攻击行为,如打、踢、撞以及抢夺、毁坏物品等

言语攻击

通过言语方式所实施的攻击行为,如骂人,叫外号等

间接攻击

通过第三方实施的攻击,主要包括社会排斥和造谣离间。

哈吐普

行为者的动机

工具性攻击

为获得他人物品而做出的抢夺、推搡等攻击行为

敌意性攻击

直接以人为指向,以打击、伤害他人为目的

道奇和考依

行为起因

主动性攻击

行为者在未受激惹的情况下主动发起的攻击行为,表现为物品的获取,欺负和控制同伴等

反应性攻击

个体在受到攻击和激惹后作出的攻击性反应,表现为愤怒、发脾气或失去控制


已有研究显示,在婴儿期就出现了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则在会说话后随即出现。Tremblay等人要求母亲报告婴儿在17个月和30个月时是否做出过攻击行为。结果显示,超过70%的儿童在17个月时就表现出了身体攻击,其中14%的儿童在17个月至30个月之间表现出了较高的攻击行为水平,且存在增长的趋势。同伴取向的攻击出现在出生后第一年的晚期,12个月的婴儿会对同伴的激惹做出反抗和攻击性报复。

  Goodenough根据父母日记发现,踩、打等攻击行为在两岁前一直增多,然后骤然下降,被言语攻击所代替。这一时期的攻击多由同伴冲突和物品抢夺引起,为占有物品而发生的争吵是最经常的攻击诱因。与女孩相比,男孩更多的参与冲突和各种类型的攻击。

  原因剖析: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家庭因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庭是个体发展的主要社会背景,对儿童社会性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儿童较多的出现攻击性行为,与家庭环境,如亲子依恋关系、父母教养态度和家庭氛围等有很大的关系。

家庭因素

关系

亲子依恋关系

生命早期和谐正向的亲子关系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宽松适宜的心理、物理环境,是亲子依恋安全发展,从而使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反之,则可以通过强化加剧儿童的攻击行为表现。

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对儿童的温情、敏感性、适度的要求以及彼此一致的反应等能够促进其行为的健康发展,而习惯于使用暴力惩罚方式以及父母亲在教养过程中有矛盾则与个体的攻击性行为有关

家庭氛围

父母婚姻关系好,家庭氛围融洽,对孩子采用较为一致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敏感度高,积极教养行为较多。父母婚姻关系不好,争吵、冲突较多,消极情感就较多,子女表现出来的攻击性行为就比较多。

        社会因素是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

  心理学家班杜拉曾做过一个经典实验:将3-6岁的儿童分成3组,先让他们观看一个成年男子(榜样人物)对一个像成人大小的洋娃娃实施几种攻击性行为,演示之后,另一个成年人表扬了这种行为,并奖励榜样一些果汁和糖果。对另一组儿童,第二个成年人斥责了榜样的攻击行为,并给予惩罚。第三组儿童只看到演示未看到行为后果。然后,将这些儿童带入一个装玩具的房间,玩具中包括洋娃娃。在十分钟之内,观察并记录他们的行为。结果表明,观察榜样受到强化,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数量有着显著的影响。这就是说,观察榜样受正强化的儿童倾向性增加攻击行为;而观察惩罚榜样的儿童显示出较少的攻击行为。

  该实验表明,攻击是通过观察和强化习得的。可以说,儿童攻击性行为主要是从社会中习得,幼儿所处的幼儿园或学校的风气、同伴群体和大众传媒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有重要的影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36 , Processed in 0.06082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