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或者因为工作忙碌,或者贪图方便,将孩子寄住到亲戚朋友和老师家里,但他们有没有想过,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对孩子的心理有着多大的影响? 最近,杭州市教育局家庭总校开通了一条家庭教育指导热线,有不少家长在电话里透露,为了提高孩子成绩,想给孩子换一个好环境,就将孩子寄住到了外地,没想到自己孩子性情大变,严重的甚至患上了心理疾病。这令做家长的措手不及,良好的愿望怎么会变成这样?下面是几个真实例子。 寄住叔叔家,让他沉默寡言,连父母都生疏了 高考临近,均添的母亲买了一些补品,到临县去看望寄住在均添叔叔家的儿子。均添的叔叔大学毕业后在临县一所重点中学任教,均添早在读初中时就被送到叔叔所在的学校读书了,住在叔叔家。 让均添妈妈欣慰的是,均添的成绩一直都不错,现在班上属中上水平,按照这样的状况,考上“一本”应该没多大问题。但每次均添妈妈兴冲冲地去看望儿子,回来的路上,内心都有些失落,因为感觉儿子和她越来越陌生了,平时儿子也不会打电话回家。母子俩见面了也没什么话说。基本上是妈妈问一句,儿子答一句。如果问得多了,儿子就显得不耐烦的样子。 记得儿子以前是个调皮大王。但她没想到,自从均添到叔叔家后,就像换了个人一样,沉默寡言。在学校里也仅仅和一两个同学交往,不参加集体活动,放学回家后,从不主动和叔叔婶婶说话。作业做好了,就坐在电脑前。“均添太乖了,我倒希望他调皮一点。”叔叔感慨地说。 均添甚至在寒暑假也只在家里待几天就回叔叔家了。譬如这次均添妈妈让他高考后回家,均添却说要先和同学去舟山海边玩。对此,妈妈很无奈,只是希望儿子上大学后能渐渐改变过来。 寄住在老师家,他沉迷于网络游戏 任朗前年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曾被送到城里读过书,寄住在老师家里。这是姑姑的主意。姑姑在县城做生意,说现在城里很流行学生寄住老师家,几乎每个老师家里都寄住好几个学生。有老师照顾,生活和学习都让家长放心。当然收费也不菲。 任朗妈妈听了很动心,再说城里的小学教育质量自然要比乡下好得多。而能离开父母的管教去外面自由飞翔,也是任朗所渴望的。 和任朗一起寄住在老师家的还有另外六个孩子,不过,他们都是城里的孩子,因为父母在外面做生意无法照顾他们。两室一厅的房子,卧室都用来做宿舍,每个房间放了两张高低铺床。辅导功课则在客厅里。后来任朗才知道,这房子是老师租来的。老师并不和孩子们住一起,只是晚上过来待一段时间,解答一下孩子们学习上的问题。老师请了一个保姆给孩子们做饭菜、洗衣服和打扫卫生。保姆除了干活,不大管事的,任朗很自由。在城里,任朗学会了玩电脑游戏,放学后就跑到网吧去了。有时候晚上也忍不住出去玩。老师辅导完功课前脚刚走,他后脚就跑出去上网玩游戏了。任朗的行为也被老师发现过几次,但每次他态度都很好,勇于认错,但之后依然我行我素。县城里好玩的东西比镇上多得多,任朗有点乐不思蜀了,成绩也越来越差。 一年之后,任朗又被妈妈接回老家读书了。 寄住别人家, 她不知道如何与另一个女孩相处 裴琪去年考上了杭州的一所本科院校。其实,她高一时也曾在杭州待过一个学期。那一年,爸妈做生意忙,她又没考上本地的重点中学。爸爸的一个老朋友唐叔叔在杭州工作,唐叔叔的妻子在一所民办高中教书。于是裴琪就被送到杭州来读书了,住在唐叔叔家。 虽然离家不是很远,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但裴琪感觉就像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在杭州,到处都是陌生的人与物。而且,她还没有去大城市读书的心理准备。于是,本来活泼的裴琪也变得沉默了。 课间的时候,同学们个个有说有笑,只有裴琪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发呆,上课时也常常走神。放学回到唐叔叔家,也不大说话。 唐叔叔夫妇对裴琪倒是很好,常对裴琪说要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他们也有个女儿秋秋,比裴琪小三岁,在读初中。唐叔叔还让裴琪有空时辅导一下秋秋。但秋秋似乎对这个外来的姐姐有一种敌意。在裴琪辅导她功课时,故意拿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来刁难裴琪。所以裴琪后来也懒得“好为人师”了。 有一次,裴琪去上厕所,厕所门没关,就推门进去了,谁知道秋秋在里面。这下可糟糕了,秋秋说了许多难听的话。从此,两个人就像陌生人般。虽然唐叔叔夫妇教导女儿要和裴琪友好相处,但女儿的性格夫妻俩也知道,只好顺其自然,对裴琪说不要介意。 裴琪心情不好,上课也不专心听了,爱上了写诗,不过写的都是关于青春和孤独的内容。有一次,她在上数学课时写诗被老师发现了,老师的训斥让她更烦闷。 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过了一个学期,裴琪的成绩很不理想。寒假回家后,裴琪对爸妈说不要来杭州读书了,就在本地高中读寄宿。 父母开始不同意,最终还是尊重了女儿的想法,就同意她转学回去。裴琪又恢复了开朗的性格,成绩也渐渐提高上去了。去年裴琪高中毕业,还考上了杭州的二本。不过,这一次她来到杭州,心情与三年前完全不同。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36 , Processed in 0.06194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