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不是亲人带大的孩子,跟人不是那么亲,也不是那么爱说、爱表达。为什么只有亲人带大的孩子才那么爱说、爱表达呢? 李玫瑾:在人初生的前三年,在人最无助的前三年,需要别人为他完成所有生存的事情。除了吃喝拉撒、翻身以外,孩子还需要经常看到“人脸”,听到“人声”,尤其耳边要有不断地爱的唠叨。 事实上,有爱的抚养一定是有“唠叨”的。只有真心爱孩子的人才会边陪伴孩子边唠叨,即使宝贝拉了很臭的屎,抚养人也是爱意浓浓,在唠叨之中换尿布和清洗。这种唠叨,尽管宝宝听了当时没有什么反应,但不可小看这种唠叨,这可让孩子早早地冒出话语,因为所有的“说”都是在“听”之后,听得多才能说得多。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说话早,小嘴伶俐,往往是因为他在一岁半至三岁前主要生活在家庭内(与幼儿园长大的孩子相比),并且身边总有爱他的亲人唠叨。相反,孩子到了四五岁,见到熟人还不爱张嘴,不爱叫人,这往往是因为他在三岁前缺乏这种“唠叨背景”。 如果我们遇见一个青年人或成年人,他能在短时间内很自然地与人说话,爱说、善说,这种人往往没有社会交往(即与人交流)的困难或障碍。我们可以由此推断,他在早年,即三岁前,应该是在爱意浓浓的背景下被抚养的。相反,当我们遇见一个青年人或成年人,他不太爱说话,也不太擅长表达或表现自己,那么,此人早年一定有父母上班时将他交给家庭之外的人照看,或者父母忙于生计、工作而将孩子置于独处的背景。不爱说话的人,有注意力稳定、内向等特点,这在某些科研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爱说话,不善表达的人总是伴有缺陷,不是那么容易让人亲近的。他们的内心往往是孤独、寂寞的,这对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记者:不善语言表达的孩子,长大后会伴有交往障碍、心理疾病等问题吗?怎么才能使孩子充满说的欲望呢? 李玫瑾:言语表达是人在社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不善言语表达的人,往往在人际关系上、在社会活动中都表现得较为消极,甚至出现口讷、语迟、自卑等。这种人在需要与人交流或沟通时往往会有障碍。 这种障碍出现在幼年,当人进入青春后期至婚恋期(一般20至29岁)时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尤其是男性,若有这种困难,他会在与异性交流时因无话而僵持,因不知说什么而显得兴味寡淡,因不知怎样让人开心而自身紧张,尤其是当他遇到自己喜欢的异性时,他会更加焦虑……这种障碍如果再伴随其他方面的缺陷,如贫困、长相差、身材不好、能力弱……他就会自怨自贱,进而出现退缩性的心理障碍,出现更加内向、出现幻想,以至出现性取向等方面的问题,严重者还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心理变态问题。 黄勇(河南平與县杀17名少年的主犯)、马加爵(云南大学杀4人的主犯)、赵承熙(美国校园枪击案杀32人主犯)、杨佳(杀害上海6名警察的主犯)等杀手都存在这类的心理问题。因此,我们不要轻视人早年的言语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人在言语表达方面的障碍和人际交流方面的障碍。 由此而言,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尤其1岁半之内)只有物质抚养是不够的,不管他是否有反应,也不管他能否听懂,父母在照顾孩子,表达爱的时候一定要多唠叨些……让他耳边留下妈妈的细语,父亲低沉的音质。因为这时所有的唠叨声音都和父母照顾他,让他产生满足而形成的快乐记忆相联系。那是他今后不需要理由爱父母、恋父母的缘由,也是他幸福、满足的源泉。 孩子的言语发育需要爱的唠叨,爱的唠叨不仅使孩子听懂了语言,学会了语言,还会勾起他说话的欲望,使他喜欢说话,善于交往。这是那些受雇于人的人无心、也无力达到的效果,只有孩子最亲的亲人才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达到这样的效果。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36 , Processed in 0.056155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