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育儿 学龄前 查看内容

头疼:不许动,可她偏要动-学龄前-心理行为语言

2015-4-30 08:12|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2| 评论: 0

摘要:   “花开花落”是个年轻的妈妈,女儿两岁多了,非常顽皮。因为调皮,没少挨爸爸的打,就在和点点叔叔聊天这会,妈妈诉苦,说女儿又要动她鼠标了,“不许动”,爸爸口头警告无效的情况下,打了她小手一下,可是女儿 ...

  “花开花落”是个年轻的妈妈,女儿两岁多了,非常顽皮。因为调皮,没少挨爸爸的打,就在和点点叔叔聊天这会,妈妈诉苦,说女儿又要动她鼠标了,“不许动”,爸爸口头警告无效的情况下,打了她小手一下,可是女儿竟然还手,妈妈非常头疼。

  妈妈说,家里的东西,你叫她不要动,她偏动给你看看,“好像总是跟我对着干,这么小就这样倔,我们真不知道怎么办?”妈妈最担心的还是女儿这个倔脾气,越来越大,在吃饭的时候,只要发脾气,甚至会使劲咬勺子发出“吱吱”响,那个眼神像是在跟爸爸妈妈挑衅。

  其实,妈妈讲,女儿非常聪明,爸爸妈妈都非常宝贝她的。只是大人脾气比较急躁,一旦女儿惹他们生气了,就喜欢吼她,完了女儿总是对着干。一次妈妈叫她洗脸,她就是不去,妈妈拿起衣架(以前用衣架打过她),她赶紧跑去洗脸了。

  一天,女儿悄悄对妈妈说:“爸爸是不是不喜欢我?你要喜欢我啊!”妈妈说,其实女儿非常喜欢自己带她出去玩,每次说出去玩,总是跑得比大人还快!只是现在老是跟大人对着干,实在是无计可施,而且在爸妈的高压政策下,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

  (一)18个月到3岁的孩子,正处于探索期。孩子开始认识外面的世界并感到好奇,喜欢问为什么,如小鸟、蜜蜂为什么会飞?孩子还会模仿父母行为,如玩电脑、搓麻将、骂人等……打骂、训斥孩子,孩子在未来人生中常会模仿。

  (二)父母在教养孩子的时候,常常忽略孩子的需求,很难从孩子的视界去看问题。父母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常常忽略了孩子的情绪、感觉等心理层面的需要。可能导致孩子没有安全感、自我价值感低。孩子可能怕陌生人、胆小、不敢自己睡、粘人……

  (三)“不许动”是以父母的世界为主,忽略了孩子探索需求。孩子想玩鼠标,可能只是好奇,是在和父母做对吗?当父母说“不许动”时,有没有看到她的表情?感受她的情绪?了解她的委屈或者愤怒?父母长时间的限制,经常性的忽略,孩子内心累积很多情绪了。可能会在父母面前爆发情绪,或对其他小朋友具有攻击性。一个两岁的孩子,假如不会反抗,那就很让人心疼了,她可能还没有找到自我。

  (四)一个被爱滋养、心理健康的孩子,拥有宁静的心灵、对外界的反应很迅速、很机智,对待外界的侵犯也会知道如何自我保护,懂得当下的反应,而不会有太多的牵挂。“爸爸是不是不喜欢我?你要喜欢我啊!”既表达自己渴望被爱的需要,同时也表达了担心。此前爸爸对孩子的行为,被解读为“爸爸可能不爱我”。孩子需要父母疼爱,生理、心理上被暴力对待、被父母责备的孩子,都可能因此缺乏安全感。遇事很可能会起过激的情绪反应,今后上学或许会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注意力转移……

  (五)当父母了解孩子的情绪时,就知道如何协助孩子。如:了解“愤怒”代表被侵犯时所起的自卫反应,目的是保护自己。当她被强力压制时,知道自己抵抗不了时,又会产生“恐惧”能量,开始逃离。上述“拿衣架”的例子就是。假如爸爸、妈妈愿意从孩子的世界去看问题,问孩子“宝贝是不是也喜欢玩电脑呀?”,或者将自己的需求告诉孩子,对孩子反馈你的心情,如“妈妈现在要工作了,宝宝拿了妈妈鼠标,妈妈就不能完成任务了,妈妈很着急!”,相信孩子会愿意帮助你。一个基本原则是,先关注心情,再解决事情。  快报记者李义平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35 , Processed in 0.064482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