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威特不仅是一个方面的“天才”,从一定程度上说他还是一个“通才”。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英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但是,如此“全能”的小卡尔·威特却不是每天只知道学习的“书呆子”。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随处感受到是小卡尔·威特在学习中的快乐,以及让人羡慕的童年。 卡尔·威特也像普通孩子一样,不是一个大袋子,给他装什么他就很乐意接受什么,也有自己的某些喜好和小性子,比如刚开始学数学的时候他就非常反感背诵数学乘法口诀。但是后来他却尤其擅长数学,这其中的转变就得益于老卡尔·威特的兴趣教育法。老卡尔·威特反对用严厉甚至牺牲幸福生活的方式来迫使孩子成才,在每一种知识的传授中,他都非常注重培养小卡尔·威特的兴趣,富有创造性地把静态的知识融汇到生活中去,让知识“立体”起来,其中就包括小卡尔·威特厌烦的数学。不仅如此,老卡尔·威特认为,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有某种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的,关键是要抓住各种学习能力的发达期。他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卡尔·威特各种知识的学习阶段进行了分期。 语言的培养。老卡尔·威特认为学习语言能力的发达期是在人的幼儿时期,婴儿在3岁以前,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尽早教孩子语言非常重要,因为语言既是进行思维的工具,也是接受知识的工具。同时,他认为孩子3岁以前应该灌输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语言、音乐、文字、图形等奠定智力的大脑活动基础的模式;另一方面要输入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老卡尔·威特在孩子15天大时就开始向他灌输词汇。用缓慢而又清晰的语调与孩子交谈,重复各种物品的名称,当孩子开口说话时,他提醒父母一定要用纯粹的发音,语言一定要清楚、准确、缓慢,要科学地重复和再现,当孩子能说双音词和短语时,父母要尽量说简短的句子,让孩子理会。在培养孩子说话的过程中,他总结了6条经验:1、发纯正的音;2、从身边的实物开始;讲故事来增强与世界的亲和力;4、尽量丰富词汇,不以“这个”“那个”代替;5、反对教孩子不完整的话和方言;6、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发儿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除了语言,老卡尔·威特注重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让他的生活丰富而不单调。他认为只要从两三岁起就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幼儿便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他鼓励小卡尔·威特在阅读中、音乐中寻找乐趣,对于植物学、动物学、地理学的学习,他注重唤起孩子的兴趣和让孩子提出问题,通过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小虫花朵等实物素材对孩子进行最生动的教育,绝不使用填鸭式的教育。他从不对孩子进行系统性的教育,从不事先告诉他哪些是植物学上的问题,哪些是动物学上的问题等,或是先按照课本先教给他一些基础知识,他认为这些都与儿童的学习习惯不符。对于纯抽象的学科数学,在刚培养孩子时,老卡尔·威特也很苦恼。比如小卡尔·威特不喜欢背乘法口诀等,后来他受到了一位学者的启示,通过掷骰子、数豆子和纽扣、商店买卖等游戏勾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之后就顺其自然了。 正如老卡尔·威特所坚信的——— “天才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为的是那种只有少数人才具有的禀赋,而是人人内心都潜藏着的。”事实也证明他这个理论的正确性。小卡尔·威特在父亲各方面知识的兴趣启发下,在很多领域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建树,成为一个在事业和性情方面都很成功的天才。(本刊记者白亮)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35 , Processed in 0.05797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