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挺聪明行为很怪异 随着央视大剧《老大的幸福》的热播,剧中范伟的儿子乐乐牵动了不少人的心。乐乐是一个孤独症孩子,整天闷闷不乐的样子,经常低着头,对着墙壁“咣咣”乱踢,妈妈梅好为此愁眉不展。 郑州大学三附院河南省儿童心理行为中心主治医师靳彦琴告诉记者,这两天来医院咨询孤独症的家长明显增多,很多人进门就问:“我们家孩子是不是得了跟乐乐一样的病?” 记者采访时,正好遇到前来看病的洋洋,他进门后谁都不看,只是捧着一瓶“旺仔”牛奶猛喝,谁喊他也不理。“俺孩子的听力是不是有问题?他一岁多时就会叫爸爸了,但现在都快两岁半了,却啥都不愿意说了。有时候他一个人玩时,嘴里还会突然冒出一句‘爸爸’,但我跑过去让他再喊一句时,他就不吭声了。”洋洋的爸爸说,儿子的问题让他很揪心,现在也不愿出去打工了,满脑子就是赶快把孩子的病治好。 “俺家洋洋性格挺怪的,人家小孩见了同龄的小朋友,就立马跑一块儿疯着玩,可他从来不爱凑堆儿,总是一个人转圈。别人跑过来叫他一起玩,他连看都不看别人一眼,就玩自己的。”洋洋的妈妈说,这些都不是她最担心的问题,她最怕的就是孩子的脾气太怪,有啥不满意的就使劲撞墙,那阵势“可吓人”。 但洋洋也有令父母骄傲的一点:记忆力很好。“我带他去过一次姥姥家,后来我再带他去,一看不是原来走的那条路,他哇哇大哭,拉着我就折回去;让他辨认东西,问他哪个是茶杯,哪个是绿色,虽然他不愿意说话,但都能指对。”洋洋妈说,所以她一直不觉得孩子的智力有问题,而是听力出了毛病。 “孩子平时有啥爱好没?”靳彦琴问洋洋的父母。 “我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发现他特别喜欢看广告牌,每次在街上见到那种广告牌灯箱,他就站在那里目不转睛地看上一个小时。”洋洋妈想了一会儿说,“对了,他还喜欢看天气预报,有时还猛不丁地背出几个城市名。” 靳彦琴伸手把洋洋拉到怀里,逗了他一会儿,问他:“妈妈在哪里?” “妈妈在哪里……”洋洋机械地重复着。 经过询问、体格检查、儿童行为观察等一系列检查后,靳彦琴确诊洋洋患了孤独症。 孤独症无法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一般来说,该病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3岁之前治疗效果最好,6岁之后再治疗,效果就不太明显了。”靳彦琴说,儿童孤独症也叫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该病病因不明,可能和遗传、宫内感染、出生时脑损伤等因素有关,所以无法有效预防,最好是早发现、早治疗。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刻板重复行为及狭窄兴趣,是孤独症的三大症状。 ◆社会交往障碍在一个专门的治疗室内,坐着4个自闭症患儿。“来,让阿姨抱抱。”治疗师走向其中一个小朋友,伸手把他搂入怀中,他立马使劲挣脱,匆忙跑到墙角处蹲着。治疗师又冲另一个小朋友说:“你看,妈妈不见了,妈妈去哪了?”这个小朋友充耳不闻,只是玩自己的小积木。 靳彦琴说,社会交往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婴儿期不喜欢拥抱,拥抱对他来说简直是种惩罚;和亲人之间缺乏目光交流;与父母没有特别的感情;不喜欢大多数小朋友热衷的“过家家”等扮演性游戏;想要什么东西时只是用手指物,这些都是社交障碍的常见表现。 ◆语言交流障碍“举个例子,我问洋洋,妈妈在哪里?正常的孩子就会找一圈,然后指着妈妈说,‘在这里’。但洋洋却重复着我的话,‘妈妈在哪里’,像鹦鹉学舌一样。”靳彦琴说,这种“鹦鹉语言”是自闭症患者最典型的语言交流障碍的表现。多数孤独症患儿语言发育落后,有的孩子两三岁时还不会说话,或者说1岁左右时语言发育正常,但越大,语言发育反而倒退了。有些孩子虽然具备语言能力,但缺乏交流性。 “面对这种情况,有些老人就会说,慧人语迟,意思是说有大智慧的人说话都比较晚,不少孩子就是因为家人有这种观念,白白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靳彦琴说。 ◆刻板重复行为及狭窄兴趣“洋洋对广告牌的喜欢到痴迷的程度,去姥姥家必须走原来走过的那条路,喜欢一个人转圈玩,喜欢转风轱辘……这些看起来很刻板的行为,却是孤独症的典型表现。”靳彦琴说,患有孤独症的孩子还特别依恋某种特定的东西,很难适应改变的环境,比如房间的摆设必须保持在同一位置,睡觉时要搂着同一个抱枕,否则就会哭闹。 治疗孤独症家长的作用举足轻重 “广州那边有些机构治疗孤独症患儿时,只是培训患儿家长,这种观念已经被业内大多数人所接受。”靳彦琴说,目前对孤独症孩子治疗时主要是用系统的特殊教育训练方式,再加上感觉统合治疗、听觉统合治疗、语言训练等特殊教育治疗。 比如说目光对视训练。自闭症患儿常常活在一个人的世界中,跟别人几乎没有目光交流。咨询师就可以拿一个他感兴趣的东西放在眼前,诱使他与自己进行目光交流,如果患儿做对了,就对他进行奖励,强化记忆,久而久之,他就会慢慢接受,甚至喜欢这种方式。“类似这样的训练一周至少要保持20~40个小时,只有这样密集的强化式训练,才能起到治疗作用。”靳彦琴说,这种“一对一”训练方式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少家庭根本无法承受。还有些孩子在训练室表现不错,但回家后家长没有刻意去强化,所以第二次来到训练室后,行为又开始异常,这样的事例都令医生们心痛。 “最经济也最容易实现的做法是:家长要跟医生充分配合,这种‘一对一’训练完全可以由家长跟患儿一起模拟训练,这样既达到了密集训练的目的,也能节省一笔不菲的费用。”靳彦琴说。 孩子没这些表现要当心孤独症 您的孩子曾经玩过“假装”游戏吗?例如用玩具茶杯假装喝茶。 您的孩子曾经用过食指去指他需要、喜欢或感兴趣的东西吗? 您的孩子对别的小朋友感兴趣吗? 您的孩子喜欢玩“躲猫猫”游戏吗? 您的孩子曾经拿过东西给您或向您显示什么东西吗? 如果以上问题的答案有两个或更多是“不”,那么就可能患了孤独症,请带您的孩子到专业的儿童心理行为中心进一步检查。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35 , Processed in 0.057967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