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育儿 学龄前 查看内容

如何面对孩子说“胡话”-学龄前-心理行为语言

2015-4-30 09:42|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8| 评论: 0

摘要:   殷飞老师本期针对说胡话,也就是通常认为说谎的孩子完全解密,并给家长提供一些建议。作为父母需要了解孩子,否则就会陷入孩子行为表现的各种表象之中。一般情况下,3岁多4岁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和口头语言在 ...

  殷飞老师本期针对说胡话,也就是通常认为说谎的孩子完全解密,并给家长提供一些建议。作为父母需要了解孩子,否则就会陷入孩子行为表现的各种表象之中。一般情况下,3岁多4岁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和口头语言在急剧发展,想像力丰富,正如你说到的,他会把很多生活中本不相干的事情混在一起,喝的是“蜡笔汤”等等。很多家长听到孩子的这些“胡话”会用故作惊讶的语气语调去纠正孩子,这就开始了亲子交流,孩子高兴的时候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开心的情绪,不高兴的时候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不满甚至用来故意和你斗气。你在提问中也说到了这好像是他的“语言方式,发泄方式以及让我生气的方式”,你的分析是对的。

  如何面对孩子这样的“胡话”呢?你做了不少尝试,很多是对的,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你对解决这个问题的预期,可能想杜绝这样的现象不是个合理的期望。较为合理的期望是尊重孩子正常的发展阶段,并通过这样的现象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同时发展孩子的想像力。

   其次,是在正确的期望下正确地行动。如果你把这个现象作为问题行为来看待,那么你就会尝试着“耐心劝导,冷处理都没用,我现在只好说一句反话就关5分钟,有一点小效果。”因为你想让这样的现象消失,所以你总觉得教育效果不好。其实孩子这样的现象本不是什么问题,而是正常现象,成人要做的只是抓住契机打开孩子想象的翅膀,和孩子一起“胡话”,如蜡笔汤里面有什么啊?怎么做出来的?什么颜色?等等。可能这就是一篇不错的科幻文章呢,您可以尝试尝试,放平心态,展开想象,和孩子共同成长。我不太赞成你所尝试的“关禁闭”的惩戒方式,看起来有效果,而且是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这个效果犹如“吸毒”,会让教育者“上瘾”。这样的效果是基于你错误的目标设定,目标设定有问题,速度越快偏离正常轨道就越远。  南师大专家 殷飞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35 , Processed in 0.06940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