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子儿因为刚进会所,分离焦虑比较严重,加上一时难以融入心,别太关注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及时通过别的方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将他们的打斗游戏拓展成别的游戏,也别给他们贴上“打人”之类的标签,慢慢的,孩子的这个行为就会在没有压力的情形下很自然地被淡化了。孩子们的小群体,他总是试图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介入,来吸引小伙伴们的注意,临时性地出现了一些攻击性行为。我们通过讲故事,表演情景剧,在一些课程(如皮影戏,生气汤等)中融入相关的社交技巧训练内容,帮助孩子们学会更好地处理彼此关系,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令我们意外的是,孩子们自己也会参与到这个改造攻击者的过程中。某一日,下楼玩,螃蟹、玥玥和子儿一起跟着姐姐乘坐电梯下楼。螃蟹看着子儿:“你别打我。”子儿:“好。”螃蟹:“你别咬我。”子儿:“好。”玥玥跟着说:“子儿,你也别打我。”子儿:“好”。玥玥:“你也别咬我。”子儿:“好。”几天过去了,子儿真的再也没有攻击过其他的孩子。姐姐们的引导,加上孩子们自己参与解决问题,冲突就这样消除了。欣慰啊!建议各位家长,下次再遇到孩子们遭遇这样的问题,试着放宽心,别太关注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及时通过别的方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将他们的打斗游戏拓展成别的游戏,也别给他们贴上“心,别太关注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及时通过别的方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将他们的打斗游戏拓展成别的游戏,也别给他们贴上“打人”之类的标签,慢慢的,孩子的这个行为就会在没有压力的情形下很自然地被淡化了。打人”之类的标签,慢慢的,孩子的这个行为就会在没有压力的情形下很自然地被淡化了。(文/林怡)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34 , Processed in 0.04794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