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超编”调动了谁的积极性?
“初中一个班级,班主任竟然安排了6个班长,这个事让人难以理解,现在学校管理办法真是"五花八门"。”9月5日,市民老沈(化名)向记者反映称,他孩子所就读的班级共有70多名学生,班长数量多得离奇,除了6个班长外,还有劳动委员、体育委员、各学科代表等多名班干部,班干部总人数超过12人。(9月6日《南岛晚报》) 说起来,嘉积中学海桂学校的班干部并不算最多。2005年,新华网曾报道,在福建三明市永安三中初一某班,共有52名学生,班干部竟然多达22名,其中不乏副劳动委员、副小组长之类的奇怪头衔。但是,“班长超编”却实为罕见,更让人掉眼镜的是,面对超编的质疑和批评,海桂学校老师竟然辩称这是在“调动学生积极性”。 这无疑是一个悖论,如果“班长超编”是在调动学生积极性,那么,官场上那些“副职超编”岂不是合情合理了?班长、班干部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更是对学生能力锻炼的机会。其数量的设置,自然要根据现实需要,即按照班级管理的需要。而班长、班干部的选拔任用,更应该采取公平竞争的做法,而不是随意任用。 一个70多名学生的班级,竟然有6个班长、班干部总数超过12人,无疑超出了现实需要,就是对于学生能力的锻炼而言,都无意义可言,如此庞大的管理团队,最终无助于班级管理,这是管理学的基本常识。说白了,“班长超编”恐怕更大的意义在于让一些学生多了虚荣心,而这背后,或许就存在某种不可告人的利益交换。 须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班长、班干部虽不是什么官,也没多大权力可以对外炫耀,但对一些家长来说却极有诱惑力。也因此,总有一些有钱有势的人家通过拉拢校长、贿赂老师,给孩子买个“官”当当,事实早已证明,社会上“买官卖官”的腐败风气,及其流行的“官本位”意识、权力崇拜现象早已吹进了校园。 就此而言,“班长超编”调动的不是学生的积极性,而是家长争相拉关系、送钱送礼的积极性,更是一部分学校管理层和老师从中渔利的积极性。针对海桂学校班长、班干部超编的现象,是否确有利益交换、家长送钱送物拉关系,亟待教育部门介入调查,更重要的是,需要整肃学校风气,让学校教育变得更纯洁些。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30 , Processed in 0.065714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