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人生是一幅风景画,小学就是这幅风景画的底色。小学阶段看似不起眼,却决定着整个人生的色调。如果小学阶段让孩子在爱和阳光的沐浴下,打下快乐、自信、阳光、智慧、儒雅等底色,孩子就会成长为一个自信、快乐、阳光的人。反之,如果小学阶段的底色没打好,就可能为孩子的人生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现在的家长深知这一点,于是,从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那一刻开始,家长就开始为孩子谋划成长之路。从早教机构到幼儿园,从小学到中学,生怕一个不小心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花钱托关系、买学区房、改户口、半夜排队……都是小CASE,为了让孩子上名校,家长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名校,真的那么重要吗? 不择名校就是对不起孩子 名校的资源确实比普通学校更好一些,但选择什么样的名校也需要家长量力而行! 每年暑假,学校开始新一轮招生的时候,我都会接到一堆帮忙的请求:“曾老师,我孩子的户口不在这个学区,但很想进你们学校,麻烦您一定帮帮忙”、“曾老师,一定帮忙想想办法,多出少钱都没有问题,只要能进你们学校就好了”、“是XX推荐我找您的,我小孩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请老师帮忙安排个位子好吗?”…… 看着这些为孩子进名校想尽方法挤破头的家长,我的内心也升起了一种无助感。我很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进梦想中的学校学习。可是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容纳所有的孩子。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家长们自然会七十二般武艺,全部使出来。 我曾经劝过很多为找关系挤破头的家长,希望他们放下焦虑,尽量让孩子就读离家近的学校。但家长却告诉我:“曾老师,我们不是不知道离家近的学校对孩子和家长轻松很多,孩子不用把时间浪费在路上,我们也不用为择校费发愁。可是离家近的学校不是名校,听说他们今年有个年级第一的孩子,去考重点初中的时候没人搭理,因为他的学校不是名校。我担心我的孩子以后也因为这个吃亏。所以既然我们有能力,就要为孩子多做点,让他少走一点弯路。正所谓宁做凤尾不做鸡头。” 听了这些话,我只能无奈的笑笑。不可否认,名校确实有名校的优势,“名校”这个词本身赋予了学校别样的光环,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名校的可挑选范围都更大一些。名校更能吸引优秀的师范毕业生,每年我们学校都能提前在应届毕业生中挑选优秀的人才,从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名校往往能够得到更多资源的倾斜。从名校自身来说,为了维持自己行业“老大”的地位,名校对自身的要求更高。就拿小升初来说,我们对考分的要求比一般的学校高好几个点,对考入重点中学学生的比例要求也更高。这样的后果是学生与老师的压力相对来说都要更大一些。 教育资源倾斜的后果就是:家长挤破头也要让孩子进名校。在他们看来,孩子进了名校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名牌大学”的大门!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越来越苦,家长越来越累。 其实,在教育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升学率不再是评判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很多学校把重点放在特色办学上,有的学校以音乐、体育等特长见长,有的则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孩子个性、礼仪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断有新的“名校”冒出来。家长在为孩子挑选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想法,真正找到适合自己教育理念的学校,而不要盲目跟风。在为孩子寻找学校时,家长一定要多花一点时间和心思去考察自己心仪的学校,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师资力量、管理方式、配套设施和周边环境等。从细微的方面入手,逐一考察。 一、考察学校的办学特点 家长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大多更关注学校的口碑、排名以及未来几年的发展。喜欢把目光放在考察学校办学时间的长短、在社会上的口碑、最近几年的相关排名、总体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这些问题上,学校教育的特点,同学之间的竞争是否激励反而不去关注。在我看来,学校的办学特点、对待孩子的态度比口碑、排名更重要。 我的一个朋友妮妮妈妈,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托了无数关系,让孩子参加武汉一所重点小学的面试考试。我知道那所学校口碑确实很好,学风优良,本身就对口重点中学,是超级名校,但学生之间的竞争状况可以用惨烈来形容,每年有上千人报名考试,最终仅录取200人,这200人还要通过3轮考试分批选拔出来。学生如果考试考了班上倒数第一,会全校广播批评。当时我就劝她先考虑清楚让孩子这么背负这么大的压力是否值得。妮妮妈妈毫不犹豫的告诉我,为了孩子的将来,现在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幸运的是妮妮第一轮考试就被录取了。接到录取通知单时,妮妮妈妈开心的差点蹦出来,比乐透中了头奖还开心。但好景不长,两年以后妮妮妈妈又找到我,想要把女儿转到我们学校。 “为什么当初花那么大的代价现在却要放弃呢?”我好奇的问。 妮妮妈妈伤心的告诉我,女儿出现了严重的厌学情绪,每天早上都嚷着肚子痛,头痛,身体不舒服,带她去医院检查,医生却说一切正常。强迫她上学的后果就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晚上做作业拖拖拉拉,想方设法逃课。 在我的印象中,妮妮是一个很乖很听话的小孩,她的巨大反差让我感到惊诧。“唉,这一切都要从那次该死的眼保健操开始。”妮妮妈妈悲伤的告诉我。有一次做眼保健操时,妮妮的书包莫名其妙的掉到了地上,妮妮睁开眼看了一眼,恰好值日的同学经过。就记了下来,并通过广播在全校总结会上点名批评。自此之后,妮妮就受到同学的排挤,成绩一落千丈。期中考试语文又考了最后一名,又被全校广播批评了一次。上学就成了妮妮最害怕的事。老师劝说几次无效之后就要求妮妮妈妈转学。 与妮妮妈妈一样,很多家长都只关心学校成绩与口碑的好坏,不重视学校的办学特点。有的学校视成绩为第一要务,正如前文中的这所学校,无论大考小考,班上任何一科成绩最后的那一名都要全校广播批评,用官方的话说这样能促进孩子的成绩提高,加强孩子的紧迫感。但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适应这样的鼓励方法需要孩子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的排名每年都会发生显着的变化,教育资源得到优化。一些基础薄弱校经过整合,教育质量和综合能力很可能会迅速地提升,而一些所谓的“名校”无法适应激烈的学校竞争。所以家长不必过于看中学校的排名和过多考虑学校的发展对孩子的影响,而是要着重“眼前”,看学校的办学理念,对待孩子的态度是否真正适合孩子和自己。有的学校偏重英语教育,有的学校以音乐的培养见长,有的学校体育特别出众,还有的学校以学习见长。无论哪一种,真正适合孩子,能让孩子体验到快乐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名校”。 二、清楚学校班级的人数 学校班级人数的多少也是需要家长关心的问题。班级人数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孩子获得知识的途径。公立名校一般是大班教学,一个班很可能要有几十个孩子。近几年是生育高峰期,学校的班级人数将进一步增加。就拿我们学校一年级来说,总共7个班,每个班级的人数都有60多,饶是这样,每年来我校报名的学生还是挤破头。这样的优势是授课的师资水平是比较高的,可以保证优质的教师资源,但学生多了,老师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孩子上课时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都会打些折扣。 比较之下,有些普通小学一、二年级一个班的人数才二三十个,高年级的班级人数也不超过40个,虽然老师的知名度不高,但是对孩子的照顾和辅导更精细。 三、需不需要寄宿 现在的寄宿制学校越来越少,但因为学校离家太远,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还是有很多家长不惜舍近求远,为孩子选择寄宿制学校。在我看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寄宿。小学是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孩子要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自己本身就有很多需要重新适应的地方。有家长耐心的陪伴,孩子才能更快适应小学。当然,如果家长实在工作太忙,不能保证每天让孩子按时吃饭、睡觉,这就需要让孩子寄宿。至少孩子的生活会很有规律,吃饭、睡觉都能得到保障。而且孩子自己会结交许多同龄伙伴。如果选择寄宿,一定要选择全员寄宿或者有单独寄宿班级的学校,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每天的心理波动。在孩子刚刚寄宿时,家长也需要付出耐心与时间与孩子好好沟通。 四、一定要量力而行 在选择学校时,我常常会看见家长咬紧牙关,不惜加重家庭负担为孩子选择那些需要高赞助费或学费的学校。家长常常存在的误区就是:收费高的学校一定是好学校!在此,我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在选择学校时,一定要量力而行,有多少钱财办多少事。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学校。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自己缩衣节食,花费巨资买学区房。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他们的回答往往是,为了孩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罪都值得。这样的后果就是对孩子的要求奇高。在家长看来,老子花了钱,受了罪你就必须得把学习搞好。孩子成绩有一点点不满意,就会成为被数落的对象:我为你吃了这么多苦,你怎么就是不争气呢?家长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孩子却认为自己无比委屈:又不是我让你受这个苦的,明明是你自己帮我选的,现在你却来怪我。这就会导致孩子与家长的缝隙越来越大,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孩子在这样的情绪下,成绩自然不会理想。 家长一定要根据自己及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孩子选择孩子喜欢的学校,千万不要好高骛远。 曾老师的贴心小叮咛: 为孩子选择学校时,家长最好亲自去自己心仪的学校蹲点考察。早上上学时和下午放学时尤其重要,观察学校老师对孩子的态度,与接送孩子的家长聊聊学校的基本情况。多方面评判学校是否适合孩子。也可以带孩子一同前往,看孩子自己是否喜欢这所学校。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30 , Processed in 0.056355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