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纸笔让孩子随兴描绘就可以了吗?” “当我要孩子画画时,他总是说不会画,希望我代笔或抓着他的手画,这样好吗?” 现代父母难为,面对瞪着纸笔、一脸无助的孩子,您是以何种方式解决问题呢? “听”孩子的画 其实画画一点也不难。首先要撇开“画的像”的错误观念,对幼儿来说,画画就像大人写日记般,他们会以既有的、熟悉的表现手法,用点、线、圆各式图样,“记录”深刻于心中的生活经验,几条简洁的线,代表的是妈妈:纷乱的错误,代表的是弟弟:圆圆的形状,代表的是好吃的饼干......。孩子用“画”来讲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所以,我们看孩子的画时,并不是看他画得像不像,而是要“听”他画中所表达的东西,并去理解、关心、尊重他所诉说的内容。在引导涂鸦期的孩子(两—四岁)画出心中意象和对生活经验的感受时,您还可在孩子用点线描画的图样旁,加上附注文字。 以言语引导孩子画画 当孩子想要画一件事物,却不知如何表现时,请您以“言语”来引导他做画。例如:孩子想画“大象”,您可先和他一起讨论大象的特征,若能辅以图片或书籍,加深孩子的印象,甚至带孩子到动物园观看,都能加强孩子对画作内容的表现欲望及构成概念。然后,鼓励孩子以基本形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分别做头部、身躯、四肢的描绘。“想一想,大象的头和长长的鼻子像什么形状?圆形还是长方形?”“很好!身体又是什么形状呢?”“长方形。” 若要进一步丰富孩子的画作内容,则可和孩子共同讨论分享,掌握何人、何时、何地、何事的原则,对孩子做言语上的刺激。以画烤肉为例,问孩子:“你和谁一起去呢?”“在什么地方烤肉呢?草地?河边?”“是早上?傍晚?还是晚上烤肉呢?”“除了烤肉,你们还做了哪些事?聊天?喝饮料?唱歌?打球?” 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更是帮助孩子在艺术天地成长的重要方式。举例来说,带孩子去动物园、游泳、烤肉、爬山、唱歌、跳舞……甚至生活中的吃饭、洗澡、刷牙,睡觉等点点滴滴,都是丰富孩子作画灵感的最佳来源。 孩子要透过亲身的体验,才能描绘出生动、真挚、充满情感的作品,不会老是画一些内容空洞、缺乏变化、让父母纳闷的画了。这样的作品,即使在技术上还不成熟,也能打动看画人的心,孩子更能在绘画过程中得到满足。 提供能引起共鸣的图画书 藉助图画书引导孩子作画,可培养他判断、选择与整合的能力。不过,图画书内容要合乎幼儿的语言理解程度,并且以图书为主、文字为辅。 像四—六岁孩子喜欢幽默风趣、充满新奇与想象的图画书。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各国民间故事,或近代创作中《好饿的毛毛虫》、《下雨了》、《变色岛》等书,都是扩展孩子认知经验及刺激想象力的好书。 再者,图画书的故事结构最好有三、四段不同的情况或高潮,且要易于描绘,孩子作画时才能得心应手,甚而将几个高潮加以整合,选择一段表现在画中。 善用琅琅上口的儿歌 除了图画书,还可以善用“儿歌”这个好帮手。 像“花儿卖香水”:小花蕾,打开门,卖香水。小蝴蝶,飞飞飞,买香水,这朵看一看,那朵闻一闻。这首儿歌,曲调轻快,将花与蝶拟人化,花儿、蝶儿有笑脸,花儿头发飘飘飘,粉色鲜色香四溢!内容易于理解与联想,且符合“图式期”孩子万物皆有灵的想法。像这样简单的题材,搭配创意的联想,就能帮助孩子创造生动的画面。以儿歌引导孩子时,最好能亲子共同带动唱,使孩子在愉悦的情境、深刻的动作体验下,领略歌词中的含义。若孩子的作品内容稍嫌空洞,父母还可就歌词中提到的事物、景物、人物,以言语引导孩子大胆将内容做进一步的延伸,发展出不同的情况。 陪伴孩子进入童话世界 作画的题材不难寻,只要有敏锐的感知心:作画的方式不难,只要勇于尝试与创新。当孩子发现新颖的、属于自己感受且美好的表现方式时,他的画就有了生命。 大人千万不可画给孩子看,或要求孩子临摹,这些都会逐渐抹杀孩子对事物的统合、分析和安排的能力,以及他表现内容的独创性。 孩子绘画时常见问题Q&A Q:孩子胆小不敢画怎么办? A:孩子绘画的痕迹能够表现出当时心理状态。画面的形象和效果能表现出孩子的性格、胆量的大小。孩子表现出胆小的情况,一般是参加学习班或在周围有人时出现的。 首先,应该经常对孩子给予鼓励。如果是在集体的环境里,应该营造一个愉快的绘画氛围。使孩子尽快溶于集体,不产生陌生感。不过高的要求,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鼓励孩子大胆动笔,没有一个孩子不会在纸上留下痕迹的,只要敢画就是成功。第一次画画一般是担心失败,担心教师评价。 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的胆小。一般是没有得到教师或父母的积极评价。或是要求苛刻,孩子担心自己的能力而丧失了自信心。 所以,应该经常给孩子积极的评价。把批评变成提示,变成暗示。使其建立自信。只要孩子积极的完成学习的全过程,相信会逐渐大胆的绘画的。 Q:孩子画画色彩单一怎么办? A:首先看是不是孩子眼睛生理的问题。 很多的孩子对某些色彩有偏爱,喜欢经常的使用某些或某一种色彩。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各种各样的颜色体会不同的感受。观察自己周围千变万化的色彩。并鼓励在自己的画中进行表现。教师可以设计色彩练习课,让孩子体会自己绘画中色彩丰富的感受。也可以看看其他孩子色彩丰富的绘画作品,并予以提倡。 Q:孩子经常画相同的形象怎么办? A:孩子经常画相同的形象,说明他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些形象的画法。画相同的形象有一定的习惯性。这些形象画起来比较顺利,容易从中体会到一定的绘画快感。 有些孩子画相同的形象始终没有变化。时间长了容易形成一定的概念或模式。这样会影响绘画水平的提高。对于这样的孩子,首先应该提示他们真的去观察他们经常画的那些形象,从中不断的有新的发现。在把发现的东西在熟悉的形象上表现出来。鼓励他们去发现其它的形象,并大胆尝试把它们画出来。比如:有些孩子经常画那种三角房顶、田字格形窗子的小平房。那么可以提示观察一下现代街道上的美丽的建筑。再观察街道上的车、人、树、路灯、广告等等。逐渐增多绘画的形象。 有些孩子是因为特别喜欢某些形象或某一方面的内容。比如:美人、动物、战争等等。但是具体的形象的动作、服饰、样式还有些变化。熟能生巧,巧能生变,这样不一定是不好。这些孩子绘画的内容有一定的局限。可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扩大兴趣范围。感兴趣的事物多了,有意识观察了解的就多。这样就容易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来。作品的内容会逐渐丰富起来。 Q:孩子的绘画兴趣减弱怎么办? A:首先应该分析了解绘画兴趣减弱的原因。有些孩子刚学习绘画时还好,过一段时间绘画的的兴趣就减弱了。可能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得到的积极评价少或经常得到周围人的批评和打击,减弱的学习的动力;或是自己不能适应学习的难度,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或是学习的内容不全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是课后作业成为自己的负担,不完成或完成不好遭到批评、强制完成。引起反感。引起兴趣减弱的原因多种多样还得具体分析。 兴趣减弱了,就得想办法再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呀。可以这样试试。 1.了解儿童画,了解孩子,多多交流多多鼓励。 2.学习过程中,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不要用别的孩子的长处比自己孩子的短处,自己着急责怪孩子。这样的“激将法”一般不会有好效果。只要孩子不断进步超越自我就是成功。 3.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布置一个“小展览”让大朋友、小朋友给予鼓励和夸奖。给孩子成就感。 4.鼓励孩子抓住机会表现自己。如:班级出板报、绘画活动等。得到嘉奖和鼓励也是学习绘画的动力。 5.适当更换孩子感兴趣的绘画工具、材料。 6.鼓励孩子把简单的形象画得复杂点,把作品画完整。他会有更多得到鼓励和表扬的机会。 7.除作业以外多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等等。 Q:孩子在绘画时总是用橡皮擦这样好不好? A:不好。除非孩子在绘画时把物体画得太小(这必须要改正),其他情况都尽可能不用。因为橡皮用多了会使孩子养成许多坏习惯,如不自信而不敢大胆画,不能保持绘画时感情的连续性。形成习惯性涂改后,还导致孩子绘画时不能认真思考,落笔随便草率,这对孩子以后的绘画学习会有不良影响。 Q:绘画时总是习惯把画中的形象画的很小,形象不能充满整个画面,形象零散怎么办? A: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进行纠正。比如,可以规定一个形象的标准:如用自己的与所画的形象相比。可以让孩子学会充分利用空间,在小的空间里可以画一半形象,也可以让形象相互遮挡。物体画大了,数量画多了,画面自然就充满了。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28 , Processed in 0.05409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