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学,作为家长,有些误区要尽量避免哦! 错误观念1 :盲目追求名校 案例:今年强强要升小学了,为了让他有个好的学习环境,都是普通工人的强强父母托人找关系,花高价才把强强送进了某省级重点小学。可是学校离家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从此强强每天都得比别的孩子早起一个多小时,在公车上吃早点,跟着妈妈去学校。而强强的父母也因为每天由谁负责送孩子上学的事情而争吵不休。一年过去,孩子瘦了不少,老师还反馈强强上课常常打瞌睡,学习效率很低。 点评: 孩子上小学了,虽然是个小大人了,但各项生理特点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充足的睡眠、合理的作息规律才能保证孩子健康成长。试想,每天路途上的奔波会耗去孩子大量的精力,没有充沛的精力,又怎么能保证学习的效率呢? 仅仅为了孩子能上有名气的小学,而耗去孩子大量的精力、家里本不丰厚的经济资源,以及家庭的和睦,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在为孩子选择学校这一点上,家长要综合考虑,除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就近入学也要考虑在内,让孩子轻装上阵,才能保证“教”与“学”的良好互动。 错误观念2 :入学前大量补课 案例:嘉嘉是个聪明的小姑娘,上幼儿园时就拿过不少钢琴比赛、书法比赛的大奖。要上小学了,嘉嘉父母觉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提前给孩子“加餐”——大量补课。于是,嘉嘉每周除了上幼儿园的兴趣班,还得去私人教师那里学习小学奥数、英语和唐诗宋词。可是,上了小学的嘉嘉非但没有体现出优势,班主任还常常跟嘉嘉父母说,她很多英语发音难以矫正,上数学课又因为觉得内容简单重复,也不愿意认真听课,基础知识学得不扎实。 点评: 在很多家长眼中,“幼小衔接”这个词就代表着知识的承接和过渡。这种理解不无道理,幼儿园大班的教学会为孩子上小学做一些知识方面的准备。但是,知识的准备并不是幼小衔接的重点或者全部。孩子提前学的内容也要有选择,不然与小学的教学内容产生冲突,有时甚至存在不一致,那只会搞混孩子的正误判断,也降低了孩子的学习兴趣,给小学教师的正常教学工作带来困难。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兴趣选择一两项加以培养,保持孩子对知识探索的渴望才是最重要的。 错误观念3 :入学不适应,家长来包办 案例:贝贝是爷爷奶奶的心肝。自打贝贝上了小学,回家就愁眉苦脸,爱发脾气。原来老师每天留下的作业,忙坏了贪玩的贝贝。爷爷奶奶开始发愁了,他们觉得孩子刚入学,只要知道作业内容是什么就好,不用所有事情都自己做,让孩子不开心。于是爷爷奶奶当起了贝贝的“陪读”,模仿孩子歪歪扭扭的笔迹做完了半个学期的作业。贝贝开心了,可是期末考试的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 点评: 小学是孩子系统地学习各科知识的开端,是为将来更深层次的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因此,一定形式的、定量的课后作业是小学教学的延伸部分,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心疼孩子的爷爷奶奶采取包办代替的做法,会影响孩子独立学习、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并且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影响。 在教学方式上,幼儿园和小学有较大的差异,家长要“硬下心肠”,帮助孩子适应这种差异,树立学习的信心。 错误观念4:小学教师不如幼儿园教师尽责 案例:玲玲是个性格内向,十分腼腆的小女孩。幸好幼儿园的陈老师对玲玲特别照顾,成了玲玲在幼儿园里的“好妈妈”,依恋有加。上了小学,一个班有四十几个同学,班主任对玲玲生活上的照顾也不如幼儿园的陈老师。玲玲感到很失落,性格越发孤僻内向了。玲玲的父母觉得这是小学班主任的错,她没有幼儿园陈老师那么尽责,她应该给予玲玲更多的关注,帮助孩子过好小学生活。 点评: 幼儿园和小学除了学习形式不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在幼儿园里,教师 是开展教学工作的教育者,也是孩子日常生活的照料者。在小学,教师的工作重点在教学而非保育。其次,幼儿园和小学在班级人数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教师无法顾及所有学生的所有方面,这和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发展特点——独立性渐渐增强是互为因果的。对于玲玲这样性格内向的孩子,家长应加以引导,使她将对教师的情感依赖转向到朝夕相处的同学身上,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盘点了4大错误观念后,我们再来听听小学老师是怎么说的。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27 , Processed in 0.05914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