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育儿 学龄前 查看内容

趣味引领让孩子乐于阅读-学龄前-阅读

2015-5-9 06:41|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6| 评论: 0

摘要:   二、趣味引领,让孩子乐于阅读。   环境的创设只是为孩子提供了阅读的条件,真正让他们喜欢阅读,走进图书,还需我们成人的引领。启其蒙首先要引其趣,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兴趣是孩子积极探索的最大 ...

  二、趣味引领,让孩子乐于阅读。

  环境的创设只是为孩子提供了阅读的条件,真正让他们喜欢阅读,走进图书,还需我们成人的引领。启其蒙首先要引其趣,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兴趣是孩子积极探索的最大内动力,能使孩子做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使孩子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让他们的观察力变得敏锐,记忆力得到强化,想象力丰富。幼儿有了阅读的兴趣,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注意力就会集中,情绪就会愉快,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就会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大多数孩子虽没有阅读的习惯,但听故事的兴趣几乎都有。为此,我们的引领就可以从满足孩子听故事的欲望入手,从给孩子“读”故事开始。家长给孩子“读”故事时应声情并茂,惟妙惟肖,借助形象的语言,帮助孩子理解图书中图画和文字的内容,引发其情感上的共鸣。

  读之前,家长可以设置一些悬念,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大胆想象。读后,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复述故事或进行故事角色表演,让孩子在表演中重温阅读内容,乃至进一步创造性地自由表现。总之,我们的阅读应该给孩子带来的是快乐和享受。

  当然,读书时我们也应有意识地示范一些必要的阅读技能,如翻书时从左到右,阅读从上到下,一页一页地阅读,图文结合着阅读,连贯地陈述等,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然习得阅读的基本技巧。

  三、循序渐进,让孩子学会阅读。

  要培养孩子的早期阅读能力,首先要让孩子学会阅读。在趣味引领的基础上,孩子们有了一定的阅读兴趣,也积累了一些阅读经验,潜移默化中习得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能。这时,我们要敢于放手,让孩子自己自主独立地去阅读。

  第一步:孩子自读。

  首先,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合适的读物。内容简单些,情节生动有趣些,以便让孩子能有兴趣地看,并能看懂个大概,这有利于孩子阅读信心的建立。其次,为吸引孩子主动去阅读,阅读前我们可以作适当的提示,让孩子带着问题和悬念来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就如狐狸这一动物吧,在以前听故事所积累的经验中,孩子们给它的定位是狡猾且爱欺骗人的角色。所以,如果让孩子阅读《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家长可以提示:“狐狸可狡猾了,今天它和乌鸦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样孩子会顺着已有的经验,对故事的发展进行推测,有利于孩子的阅读和理解。

  第二步:亲子阅读。

  孩子的自读,只不过是一个初步感知的过程,有时孩子可能看懂了个大概,有时孩子的理解也可能是跑题的、自己创编出来的。但不管怎样,毕竟都是他们阅读的成果。所以亲子阅读时,我们首先应听取孩子的成果汇报,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喜悦,树立信心。然后,我们再把孩子阅读中一些忽略的或不理解的部分和孩子一起阅读,为孩子指点迷津。在阅读中,孩子们往往注重观察形象鲜明突出的事物或人物,不太善于观察细节,如动作、表情、同一画面中事物或人物之间的联系。所以,亲子阅读时,我们要有意识地注重引导,让孩子意识到故事是有主线的,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尤其要讲述出角色间的对话,使故事变得更为生动。

  第三步:引导质疑,创造延伸。

  好多故事都隐含了一定的道理。阅读结束后,我们要对作品中有悖于孩子知识经验的人物及事件的发展提出问题,引发孩子思考、质疑,接受教育。就如《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吧,阅读完后,我们可以和孩子讨论:“狐狸一直骗人,乌鸦为什么还相信它呢?”让孩子得到来自乌鸦的教训: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奉承。这种思考、讨论的习惯,会促使孩子在以后的阅读中自己去探索更多的“为什么”,从而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当然,有些故事我们还可以让孩子自由地发挥想象,改编或续编出更为精彩的结尾。再以《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为例吧。乌鸦由于相信狐狸的谎言,而失去了美味的肉,可乌鸦发现自己上当后,会甘心吗?它会想什么办法从狐狸那里夺回肉呢?结果怎么样?可以引导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帮助乌鸦夺回那块美味的肉。无论改成或编成什么样的故事,我们都应给予鼓励。因为这种阅读后的假想能力,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快乐,更有利于他们各种能力的发展。

  四、拓展空间,让孩子勤于阅读。

  前面几步可以说良种已播下,为获得大丰收,我们还需不断地施肥、管理。为此,当孩子们学会自主阅读后,我们还应该拓展孩子的阅读空间,让孩子的阅读兴趣持续延伸,让阅读成为习惯。

  1、更新读书角 要想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关键之一我们还得适时适量地更换图书,给孩子的读书增添新的内容。在更换时,我们可以结合原有的图书补充供给,以便孩子能够迁移学习内容,培养预期阅读能力。也可以主题的形式呈现,如以“可爱的动物”为主题,提供相应的图书。还可以结合幼儿园的主题教学活动提供相应的图书。这样不但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也会使孩子的学习更有条理。

  2、踏足户外 放眼社区环境,到处渗透着阅读的信息。环境广告、商店名称、影视报刊、超市货物牌价等等。我们可以在散步和郊游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观察、阅读,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搜索周围环境中丰富的阅读信息,建立口语和书面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拓展阅读的兴趣和空间。

  3、漫步书林 一个人只有在真正认识到做一件事的价值和意义时,才能更加迅速地萌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才能更有热情和激情。因此,要想让孩子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我们还得时常和孩子去图书馆、书店走一走。在书的海洋中,让他们抚摸那散发着油墨芳香的书籍,翻阅那精美生动的画面,感受那如痴如醉的阅读氛围,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愉悦。时常沉浸于这种书香氛围,不但有助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还能更好地扩大孩子的知识面,陶冶身心。

  书是无声的,但它有生命,只有当孩子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阅读才会成为心灵的对话。所以,身为父母的我们,不仅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阅读行为去带动、影响孩子的阅读,同时也要做一个富有细心、耐心和慧心的引领者,帮助孩子叩开阅读的大门,让孩子在书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快乐地成长。

  ——黄妹芳 [江苏]

  专家提示

  1.最初,年幼孩子对书的兴趣可能是一会翻翻这本,一会翻翻那本,甚至出现扔、撕、咬等行为。这确实不是在看书,但又的确是看书的开始,至少孩子已经或正在通过这些行为爱上图书。这是最初的兴趣,是弥足珍贵的。对此,家长不要强行制止,因为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早期阅读的心理,是孩子在阅读的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但同时,家长又不能让孩子的行为停留在这种“破坏性的阅读”上,要做适当的引导,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装订破了的图书。

  2.美国图书馆教师苏珊•罗森韦格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孩子的书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地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一般来说,从上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3.美国教育家杰姆•特来里斯一生致力于幼儿智力开发,他提倡父母或教师每天为孩子朗读20分钟。他通过实践证明,坚持听读可以集中儿童的注意力,丰富孩子的词汇,激发想象,拓宽视野,萌发情感。所以,父母要坚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为孩子朗读。

  4.多带孩子上图书馆。图书馆内的资料丰富,阅读的气氛浓,孩子看到更多的人在一起安静读书的场面,更能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通过教会孩子借阅图书、查找资料,让孩子知道喜欢的书籍和所需的资料都可以在图书馆找到,还可以满足孩子日益扩大的阅读需要。

  5.若你的孩子从来都不爱阅读,那么别奢望他在短时间内成为“书虫”。让他多接触与他感兴趣的东西有关的书籍,如一些文字游戏和字谜,定能刺激他对书本的兴趣。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早期阅读开始的时间

  一般来说,5—6个月的婴儿对待书就像对待其他东西一样,会把书放在嘴里咬,用手去拍,扔,撕。

  9个月以后,婴儿对书的兴趣使他想去翻动书页,但往往是一把抓起好几页;他会看书,但可能把书颠倒着看,嘴里还会喃喃自语。

  1岁以后的孩子会说不少话了,这种认知能力的发展为早期阅读作了一定的准备。

  14个月的孩子能开始看图指物。大多数孩子学会看图指物的年龄是1岁零4个半月。说出图上东西的年龄是1岁零7个月。

  所以,专家建议,早期阅读的起始时间以9个月到1岁为宜。如果家庭教育的方法得当,孩子早期阅读能力就会较早出现。

  3-8岁是儿童形成和掌握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孩子的口语表达发展特别快,同时开始认识符号,学习如何看书,愿意尝试用自己所学的语言符号解释周围的世界。家长和教师要正确引导,帮助孩子养成对阅读的兴趣,形成和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

  ——牟群英 [江苏]

  加强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的对策

  一、创设环境,让孩子想去阅读。

  1、选择合适的图书 孩子阅读兴趣的有无、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图书的选择有着较大的相关。所以,合适的图书应该是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当前发展水平的、迎合孩子兴趣的读物。孩子上小班时,可以选择一些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情节简单、形象突出、画面清晰、色彩鲜明的图书。同时要装订牢固,纸质较厚韧,便于孩子翻阅。上中班时,可以选择一些情节稍微曲折、内容健康向上、人物善恶分明、以动物故事为主的图书。但画面要生动活泼,背景不过于复杂。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他们注重整体画面,不太注意细节。到了大班时,图书的故事情节要相对长一些、复杂一些,但画面仍应清晰鲜明。此外,还可为他们选择一些知识类的故事书,以拓展知识面,利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的进一步发展。

  2、设置舒适的阅读角 置身于一个相对独立、安静而又舒适的空间进行阅读,无疑是一种享受。所以,我们还得为孩子建构一个阅读角,为孩子创设舒适惬意而又童趣化的阅读环境,以吸引孩子进来阅读。这个阅读角可设置在一个光线充足的房间或角落,放置一张书桌,铺上卡通图案的软地毯,以便于孩子放松自在地去阅读。当然,墙壁上我们也要适当加以美化、修饰,图书的摆放或开或合,整体上给孩子一种休闲和趣味的感觉。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一定会有阅读欲望的。

  3、营造亲子共同阅读的环境 现代的家长越来越重视早期教育,对教育的投资比较多,愿意为孩子购置各种各样的书籍,但却很少花时间陪孩子读书。研究表明,父母能否给孩子读写方面的支持会对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产生很大的差异,能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因此,父母最好每天至少拿出30分钟的时间陪孩子看书。同时家长应重视自身的文化修养,把学习、读书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只要读书,就要全神贯注地读。孩子耳濡目染,会渐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是早期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是为幼儿进入小学所做的最好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独立学习能力的人才,而阅读能力则是独立学习必备的条件之一。

  什么是早期阅读

  一说起“早期阅读”,人们往往容易把它与识字联系在一起——不识字怎么阅读呀?其实早期阅读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刘炎教授认为:婴幼儿凭色彩、图像和成人的言语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为主的低幼儿童读物的所有活动都是早期阅读。如用拇指和食指一页一页地翻书;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事物的变化,将之串联起来了解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中的各种关系;会用口语讲述画面内容,或听成人读书中的故事等等,都是早期阅读活动。通过多种阅读活动,孩子会逐渐把字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领悟词句结构和词意神韵,使他们对文字驾轻就熟,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前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的现状

  1、幼儿图书总量充足。调查表明,城市幼儿的图书拥有量已十分充足。人均50本以上的占19.8%,人均20—40本的占75.3%,没有图书的幼儿不存在。对于购买诸如“图书”之类的学习用品,家长总是非常愿意“慷慨解囊”。

  2、幼儿图书内容片面化。学前期的早期阅读并不等于识字教育。在理论上家长比较认同这个观点,但在为孩子购买图书时,家长首选的还是“智力类”(识字、学数)图书。尤其是大班幼儿的家长,有62.1%把购置识字、学数类图书放在首位。其次是“知识”类图书。而孩子喜欢的则是“动画类”图书。因而在购书时家长和孩子往往发生矛盾。家长在为孩子购书时,目的性明确,把书视作开发孩子智力的一种工具,较少考虑孩子的兴趣和书籍所具备的娱乐性等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家长对幼儿的“故事类”图书鲜有选择,仅占3.8%。可见,家长对“书籍”作为一种文学作品学习的有效手段重视不够。

  3、幼儿阅读环境欠佳。调查发现,幼儿虽拥有一定数量的图书,但往往是东放一本西搁一册,没有一个固定的图书架和书袋的幼儿占被调查总数的50%以上,没有阅读角落的幼儿占60%以上。可见,幼儿的家庭阅读的物质环境普遍欠佳。对于精神环境方面,家长的榜样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家长在家里每天坚持阅读书报半小时以上的占35.4%,因“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阅读”的占21.8%以上。家长与书少有交流,幼儿就难以对书产生浓厚的兴趣。

  4、幼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令人担忧。在调查和观察中,幼儿的阅读兴趣令人担忧。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喜欢阅读”的仅占被调查总数的30.1%,而“一般”的要占59.8%。许多幼儿爱“听”家长讲故事,不喜欢自己“阅读”故事,因而每天“缠着家长要求讲故事”,能够自己“一页一页认真仔细翻看”的仅占调查总数的3.5%。有些家长为了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用经常购买新书的方法来保持孩子对书的“热度”。

  很多家长反映,家里的图书要么扔得满地都是,要么每一本书都被涂得乱七八糟,撕得七零八落,令家长“很失望”,认为自己的孩子只知道玩,不喜欢读书。

  5、家长指导乏术。早期阅读具备个别化的教育特点,易受兴趣、环境等影响。因此,家长是指导孩子阅读的最好老师。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有70%的家长认为自己缺乏正确的指导方法,希望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大部分家长只是在孩子“缠得没办法”时给孩子讲个故事聊以应付。许多家长觉得孩子爱不爱看书“无所谓”,认为等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有所改变。调查结果还表明,家长陪伴孩子阅读的时间较少,每天坚持者寥寥。当与孩子一起阅读时,也只是把故事讲给孩子听,对孩子的阅读兴趣、习惯、技能并不关注或不知道关注,因而当孩子出现一些不良习惯时,家长觉得无可奈何。

  6、超前识字教育者众多。当我们问及孩子在家有无识字时,65.8%的家长回答“有”。尤其是大班幼儿,69.9%的家长甚至要求孩子“写字”。虽然大部分家长觉得早期阅读应该是“正规阅读的预备阶段”,但受社会风气和“早识字”与“早成才”等因素和观念的影响,提前进行识字教育的家长还是很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23 , Processed in 0.06557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