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育儿 学龄前 查看内容

早期识字阅读的九大方法-学龄前-阅读

2015-5-9 06:45|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55| 评论: 0

摘要:   我们强调婴幼儿应当在日常生活中识字阅读,在游戏活动中识字阅读,这是由他们的身心特点和认识水平决定的,是儿童早期学习汉字与阅读的惟一正确途径。   但生活中识字阅读并非提倡主观随意性,随心所欲地想教 ...

  我们强调婴幼儿应当在日常生活中识字阅读,在游戏活动中识字阅读,这是由他们的身心特点和认识水平决定的,是儿童早期学习汉字与阅读的惟一正确途径。

  但生活中识字阅读并非提倡主观随意性,随心所欲地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想何时教就何时教,想怎样教就怎样教,使人摸不着边际;游戏识字也不是孩子想怎样玩就怎样玩,或成人想方设法央求孩子玩,他不玩就只好中断罢休……这样会使教字无所适从,实际上是取消教学活动,使早期识字阅读无法坚持到底。

  世上关于方法的科学是最重要的学问之一。生活游戏识字当然有准绳,有科学的方法。即使是纯游戏的活动也必须有游戏的方法和规则,使成人和孩子都能适应,并熟悉活动方式,养成好好游戏的习惯。

  须知,任何有趣的活动离开了方法和规则就进行不下去了,参加者的兴趣也就荡然无存。有的孩子名为游戏识字阅读,让他在“玩中学”,但他看到识字卡片就乱抢、乱扔,心不在焉地念,嘻嘻哈哈地闹,看到图书只翻画,不看字……这实际上并没有进入识字游戏,自然也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我们说:“有趣的学就是玩,有益的玩就是学。”要做到“有趣”“有益”,就得讲究有准则的好方法。这里我把广大“早教方案”学员创造和运用的有效经验提炼、总结、归纳为九大生活游戏识字阅读教学法,奉献给广大家长。

  一、环境濡染法

  婴儿生活在物的世界里,只要他一睁眼,就看见各式各样的物品,一个一个,一件一件,大小不同,式样各异,还有不同的色彩;触摸它们,手感也不一样。孩子常听成人指着不同的物品,叫着它们的名称或者使用着它们,什么“关门”“开灯”“穿衣服”……孩子耳濡目染,天天听,天天看,不多久就习惯于识物了,慢慢地就认识和理解了大量的人间事物。

  在这个文明的世界里,婴儿生活的地方也要常常出现文字才好。把环境布置起来,让孩子常随成人看字、读字,这就是“环境濡染法”,或叫“濡染识字法”,目的是:

  1. 让孩子注意文字。

  2. 让孩子习惯于看字和听成人读字。

  3. 让孩子喜欢翻书、看字、看画、看成人读书。

  4. 培养孩子跟着成人看字、发音的习惯。

  5. 培养孩子在室内外、大街上看到大字爱认、爱问的习惯。

  这样,婴儿就很容易形成“识字敏感”,不知不觉地喜欢看字,也会像认人识物一样认识文字。

  “环境濡染”的方法是:

  1. 1岁前后可以读大字块给孩子听,看一些他完全不理解的字,充分利用婴儿的“无选择探求”和“印象记忆”,培养识字敏感。

  2. 在房间里常见、常说、常用的实物上挂(摆、贴)相应的大字卡片。有的字卡需要挂在墙上时,只要在墙上水平地牵一些线,就能挂住我们设计的大字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3岁前婴儿识字的中心环节,是让他常常看字、听字、接触书本,与文字交朋友,建立起“识字敏感”。当孩子喜欢文字以后,就能初识2000字左右,并培养起识字能力和最初的读句能力,逐步进入阅读。

  怎样引导婴儿与文字交朋友呢?

  1. 半岁至1岁4个月的婴儿处于识字的准备期,这段时间对孩子识字不作要求,但要创造识字读书的生活环境,使孩子喜欢看字,习惯于看这种特殊的“物”。

  当孩子能被抱起来看世界的时候,不仅要看物、观色、听音、辨形、嗅气味、尝味道、听说话、触摸东西,还要经常看字,听成人读字、读书。文字是语言的形体和标记,生活中须臾不能离开,孩子一来到人间生活、学习,就应当接触它,熟悉它。

  要在墙上东一个西一个地贴些字块,客厅里要挂上字画。孩子能坐以后还可做些字块玩具给他玩,并让他翻看有文字的图画书。更重要的是,成人要当着孩子的面读字、读书,指条幅念给他听,渐渐地孩子就喜欢字这种特殊的东西了。

  在婴儿识字的准备期,不在于婴儿能否识字,只要他注意字并习惯于看字、听字就达到了目的。

  2. 1岁4个月前后,孩子正式开始识字,这是与认物并行发展的。在家庭的各种物品上,可以挂些相应的大字块。开始只限单字(即一个字的词),如门上挂“门”字,窗上挂“窗”字,墙上挂“墙”字,桌上挂“桌”字,画上挂“画”字,床上放“床”字,灯上挂“灯”字,书上贴“书”字,花上挂“花”字,等等。他们就能用“耳听、目视、手指、手抓”的方法认字。如成人读一个字时,教孩子用眼睛看那个字,或用手指出,或抓来那个字块,如果孩子做到了,那就要表扬他会认字了。

  每天数分钟,训练一段时间后,识字促进了发音和说话,孩子就会慢慢跟着读出字音来,从而转变为“指字认读”。这时,一天就能初识一两个汉字,但要常常在游戏中复习。

  婴幼园也应创设家庭式的识字环境,布置“识字走廊”,常常教教孩子。当父母接送孩子时,要鼓励他认几个字玩玩,然后表扬一下再离去,他会特别高兴。有的孩子甚至硬拉着家长的手,要大人指字考他。孩子这样主动,识字就上路了。

  2岁左右的孩子就可以认复音词了。这时,挂字的物品就丰富起来了。如“电视机”“电冰箱”“收音机”“自行车”“娃娃”“厨房”“厕所”“阳台”“书架”“沙发”“衣柜”“糖果盒”“花钵”“脸盆”“毛巾”“小汽车”“小鸭子”(玩具)等字,都可挂在或摆在相应的物品上。有的还可写成词组或句子,如“漂亮娃娃”“这是台灯”“那是挂灯”等。在全家大照片下方还可挂“爸爸、妈妈、晶晶(孩子的名字)”等。

  做以上识字卡片,字形要大,用废旧挂历裁成宽20厘米长40厘米的纸条,对折成方块后(不要裁开)即可两面写字,这种卡片既能摆也能挂。如果写复音词或短句,纸要裁长些,字与字之间应有一点距离,便于孩子认清每个字形,不使他张冠李戴。

  每张识字卡片都要做正卡、副卡两套,正卡放在实物上,副卡挂在墙上,当孩子会走以后,就可以做以下识字游戏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婴儿的识字游戏最好要做到“四定”,使孩子形成条件反射,养成识字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四定”是:

  定时间:每天固定一个恰当的时间,每次视孩子学习情绪的高低,进行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游戏学习。这样他会养成习惯,间断一天就不高兴。有位母亲每天下班回家教女儿识字,日子一久,女儿天天盼望妈妈下班回来,嘴里念叨着:“妈妈怎么还不回来教我识字?”样子很急切。当妈妈回家时,她就迎上去拥抱。在她最快活、最高兴的时候,识字阅读游戏就开始了。

  定地点:要固定一个安静的房间或安静的角落,那里布置着文字、墙报、黑板、地图、小红花表扬栏等与识字阅读游戏有关的物品,有面对面的两个座位、一张小桌。孩子每次要固定座位坐端正。这样的环境会使孩子安详平静,注意力集中,养成认真学习(游戏)的习惯,既快乐又郑重。玩过的字卡和图书不允许乱丢,要整齐地放在书架上或盒子里。孩子做识字阅读游戏时,不允许东倒西歪,懒懒散散,随处换位,注意力涣散,且不要在吵闹、嘈杂的环境中进行。家庭其他成员决不要去打扰他。

  定教育者:家庭成员中要相对固定一位“教师”与孩子玩游戏识字阅读,教育者应亲切、认真、活泼、稳重,讲究游戏方法。固定教育者有利于掌握识字阅读进程,选择内容,积累经验,了解孩子,相互适应,也有利于培养孩子喜爱识字阅读的情趣。

  定奖励:坚持用孩子喜爱的方法,奖赏孩子的识字阅读活动,强化他的良好习惯。有时孩子表现不好就不给奖励,但这种情况宜少不宜多。

  游戏识字阅读时一般应该成人和孩子“一对一”地活动,要避免许多人七嘴八舌地教,那会使孩子注意力分散,浮躁吵闹。孩子认识了字,会读句读书时,切不要你也来问,我也来考,一遍又一遍地让孩子重复,那会迅速导致孩子产生厌烦情绪,甚至使他拒绝回答,讨厌识字阅读。当然,在孩子全身心地投入游戏识字阅读的时候,父母双方也应适当配合教学,参与游戏活动。

  婴儿的厌烦情绪是极容易产生的,教育者必须敏锐观察,积极防止。当看出孩子有厌烦情绪时,成人要迅速去做自己的事,谈自己的话,表面上要“冷淡”孩子,以后再在不知不觉中吸引他学习。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托儿所教孩子做识字阅读游戏,切不可上课,也不要硬性要求孩子都参加。老师往往先与其中的一两个孩子进行识字阅读活动,吸引其他孩子注意和观看,这样,一部分孩子也会不知不觉参加进来,同样可以达到游戏识字阅读的目的。

  以下是婴儿游戏识字阅读举例,主要用于2岁以上至3岁左右的孩子。在游戏识字阅读时,除了要准备大识字卡片外,还要经常做袖珍识字卡(用2~3厘米见方的硬纸片制成),游戏识字阅读要经常用它。另外还要做一部分空白袖珍卡片。

  1. 找字读字

  教孩子认一个字后,把字卡藏在身后,让孩子去找。找到了,让孩子读一遍,并给予表扬。或把刚会认的字藏到一个地方,成人报字,叫孩子去找,找到读一读。也可叫孩子藏字,并说:“妈妈,×字在哪里?”成人去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识字卡片是婴幼儿识字的基本教具,制作和使用识字卡片教学有如下一些优点和好处:

  1. 多数卡片上只写一个字,如写两个字的,其中一般只有一个生字。由于旁边没有其他图形干扰,能给孩子一个突出而鲜明的印象。

  2. 识字卡片便于挂,便于摆,便于携带,便于用它来开展各种识字游戏活动。不像识字课本上的字,拆也拆不开,取也取不走,使用十分不便。

  3. 识字卡片能根据实际情况,任教者随意制作,而且制作非常简便,使识字教学适应于当时的具体情境和孩子的情绪。

  4. 识字卡片既能单独用来识字,还能拼成词和句,像积木,像魔方,使用十分灵活。

  5. 硬一点的识字卡片在认读以后,还能让孩子拿在手上玩几分钟,复习一下;又便于盒装,好保管。

  家长和老师应根据实际需要自己制作识字卡片,或与孩子商量制作,甚至变制作的过程为识字教学的手段和方法,那就更好了。

  自制识字卡片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识字卡片和上面写的字应偏大一点。因为婴幼儿视觉还不发达,注意力还未充分发展起来,卡片过小会很快使他产生疲劳感,并立刻转移注意力。年龄越小的孩子字越要大,挂在墙上的字卡则要更大些,最大的要有两本书拼起来那么大。

  2. 做卡片的纸应用硬的白纸,不宜用其他色彩鲜艳的纸。除了成语、句子、儿歌卡片可以适当配上图画以外,字词卡片一律不配图画。因为婴幼儿无意注意占极大优势,彩色的纸张和图画极容易夺走孩子的注意力,导致他识字时实际上在看色彩和图画,并没有注意文字,这就失去了识字的意义了。

  3. 卡片上的字要用黑色墨汁写端正,不能写错,给孩子的第一印象应是鲜明的、正确的。用黑色书写还是为了与书本上印刷的字体颜色相统一,使孩子不久就能习惯于认书上的字,自然也有利于进入阅读。

  4. 写在卡片正反两面的字,它们在意义上不要有联系。因为如果正反两面的字意义上有联系,孩子读了其中一面的字,就能猜出另一面的字了,这样就达不到认读的目的。例如,卡片正面写了“长”字,反面就不能写“短”字;正面写了“鸟”字,反面就不能写“飞”字;正面写了“眼睛”,反面就不要写同是人体器官的“耳朵”等。以免孩子“猜字”,放松对字形的辨认,从而影响了效果。

  5. 应当做如下大小不同的数种卡片,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和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使用:

  ①挂式或立式大卡片。既可在墙上水平地牵若干根线(平行5根最好,便于挂4句一首的儿歌、古诗,再加上题目,正好占5条线),以方便卡片挂上、取下、左右移动,也可竖立摆放在家具和其他实物上,“字物对照”。前面我们谈过,可以使用过期的挂历制作卡片,将挂历先裁成长方形,然后对折成正方形(不剪断),两面都能写字,又能挂、能取,使用方便。

  ②游戏活动式小卡片(长4厘米、宽3厘米左右)。可使用过期挂历,对折胶合裁剪而成。对折胶合既是为了增加硬度,又使正反面都是白纸,两面均可写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又例如布置许多小动物的“家”,门上写着“小鸭的家”“小鸡的家”“小狗的家”“青蛙的家”“蜻蜓的家”等等,让孩子戴上不同动物的头饰,去找自己的家,如果走错了就要受罚(适合于2岁多的孩子)。

  再例如在地上画一幅本地城市(或农村)的简图,上面写好许多熟悉的地名,问孩子:“我们到外婆家去玩该怎么走呀?经过哪些地方呀?”启发孩子用粉笔画出路线,连接必须走过的地名(地名可以写在纸上或写在地上,或用卡片摆在地上),还要求他一边看字,一边说出路线。如“从‘文化宫’坐11路汽车到‘司门口’,下车后走上‘长江大桥’,再乘1路电车到‘六渡桥’下,穿过‘三民路’到‘民主路’,最后找到‘87号’‘外婆家’。啊!外婆家到啦!”(适合于3~4岁的孩子)。

  4. 故意出错,让孩子纠正

  孩子初识了某字,为了使他留下很深的印象,父母有时可以故意读错,有意使孩子发现并加以纠正。这时教者还要请教孩子:“老师,这字怎么读呀?啊呀,我真笨!”孩子会哈哈地笑着教大人———这样纠正过来的字他就永远不会忘记了,并且极大地提高了识字的兴趣和自信心。

  这类游戏可以设计很多很多,例如“师生互换法”“听故事识字法”“唱歌识字法”(读读孩子喜欢的歌词后再唱)、“图画识字法”(给画取名)。但要考虑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使他们既有所学,又有兴趣,还要逐步增加游戏的难度。

  六、比较识字法

  人认识任何新的事物,总受他以往经验的影响,这是普遍规律。认识过程中受经验的影响,会使接受新事物比较容易一些,但如果任其影响而不加区别,那就会模糊新旧事物的界限,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婴幼儿识字更是这样,认识一个生字最容易受形近或同音熟字的影响。因为他们知识少,观察和判断力差,已记住的字往往还是认识模糊,只建立了笼统的印象,因此很难与近似的熟字区别开来,这是自然的现象。

  所以要通过生字与熟字的比较,使他们把认过的熟字,变轮廓记忆为“清晰记忆”,同时也带动对生字的较为精确的认识,并且从中发展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以及对字形、字音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分析两个字的异同,发展对汉字的精确记忆的活动游戏法,叫做比较识字法。

  比较识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形近字比较法

  如先复习一个熟字“大”,然后对孩子说:“今天我们再学一个样子差不多的字,你能不能看得出来,它们有什么不同?”然后出示“犬”字,告诉他读音,叫孩子说出有哪一点不同,并解释说:“犬就是狗,会汪汪地叫。”还可以让孩子拿着“犬”字卡片看看和玩玩狗。再把一点拿下来认“太”字。

  2. 音同或音近字比较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如先复习熟字“瓶”,与孩子共同说出好多带“瓶”字的词,如“花瓶”“酒瓶”“玻璃瓶”等,然后对孩子说:“今天学一个新的‘平’字。”出示卡片,再“放平”,“压平”,共同做许多放平、压平的动作,叫孩子判断枕头放平了没有,看看地上平不平,摸一摸搓板哪一面平,哪一面不平,试试能不能把双手举平等。

  3. 形声字比较法

  汉字中有70%左右的形声字。形声字是汉字字形结构的精华部分,它的特点是偏旁部首表义,基本字表音,如“睛”“晴”“清”“蜻”“情”“请”等字,左边的偏旁都表示意义,右边的基本字都与字音有关。

  比较形声字可以熟记基本字,认识偏旁部首,然后加深对字的音、形、义的印象和理解,加快识字速度,并促进三四岁的孩子由机械的印象记忆过渡到分析记忆和理解记忆。所以形声字的比较识字法很重要。

  例如,先复习一个形声字的熟字“江”,告诉孩子“氵”叫三点水,有水,然后学“河”“湖”“海”,问他这几个字都有什么偏旁,为什么都有三点水的偏旁。每次对比形声字都可以认一认偏旁部首,再带一个或数个同一偏旁部首的字出来认读。

  运用以上各种比较识字法时请特别注意两点:一是不宜在3岁以下的婴儿中进行,因为太小的孩子,其注意、观察、分析、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还没有发展到能够比较两个字异同的水平,教字活动太复杂了必然影响他的积极性,这时还是发挥他的印象记忆专长为好。二是比较两个字或数个字时(出示几个字进行比较,要根据年龄大小和识记能力而定),其中必须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熟字,仍采用以熟带生的办法。如果两个或数个字都是熟字,那么这样的比较就更有利于巩固。

  比较识字法还可发展为一种加一笔、减一笔、移一笔的“变字游戏”。如“一”变“二”、变“三”、变“王”、变“主”、变“玉”、变“全”、变“金”、变“国”,“口”变“日”、变“田”、变“申”、变“电”、变“龟”……这种“变字游戏”也是比较识字法,既可复习熟字也可学习生字,还能引起孩子极大的兴趣。

  七、偏旁部首识字法

  汉字结构大多是由偏旁部首和基本字组成的,偏旁部首能给该字一定的涵义,例如反犬旁的字表示兽类动物,草字头的字表示与花草有关等。让孩子认识偏旁部首的名称,熟悉它们的形体,这对识字有莫大的好处:

  1. 能使孩子分析汉字的结构组成,从而变模糊记忆为清晰记忆。

  2. 启发联想,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3. 偏旁部首带出的熟字便于复习巩固,带出的生字印象较深。

  4. 熟记偏旁部首,为今后练习写字也打下了一个方面的基础。

  5. 有利于学习查字典,便于查到不会读的字和需要正音的字。

  总之,利用偏旁部首识字法识字,是汉字教学的主要特点和优点之一,它能教会孩子识字的方法。

  怎样教孩子用偏旁部首识字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出示一个偏旁部首,要求孩子记住它的形体和名称(如“艹”),同时教孩子认这个名称的字(草字头)。在孩子初识了这个偏旁部首以后,就可以带出有这个偏旁部首的一系列的字,既便于对熟字进行复习,也便于对生字进行记忆。

  例如教者说:“今天我们学一个特别的‘字’,它像字又不像字,叫偏旁部首……这个偏旁叫‘三点水’。”接着先让孩子看“氵”,读“三点水”三字,然而再说:“三点水旁的字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想想……”于是慢慢地把学过的三点水旁的字回忆起来,还可以出示少数生字,出示字数的多少视实际情况而定。

  这种方法是把学偏旁部首和学汉字结合起来进行的好方法。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利用,便于识记,适合于3岁以后的孩子学用。如果孩子能每一两天学一个偏旁部首,并带出一些汉字来,那就很不错了。

  汉语拼音识字法也能像类似偏旁部首识字法那样运用。4岁孩子每一两天学一个声母、一个韵母,进行拼读学习,然后带出一些熟字和生字来认读,这样学拼音与识字也能相互促进。切不要集中学拼音,把拼音当识字的主要工具和拐棍来用。这种拐棍对婴幼儿来说实在太重了,是拿不动的;而且还妨碍了孩子“识字敏感”的建立,更不利于汉字视觉思维的发展。

  八、复习巩固识字法

  婴幼儿识字是一个反复积累的过程。孩子初识生字的时间宜短不宜长,以防其认得快,忘得也快;但要多次对生字进行再现和复习,在复习中加深印象,以达到巩固的目的,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应当规律地安排复习,每天要复习一两天前教的字,复习时间同样宜短不宜长,大约只需要一两分钟。每星期用“快速认读(比赛)”“复习游戏”进行一次小阶段复习,每月进行一次大阶段复习,再加之经常阅读句子和短文,巩固的问题就解决了。

  因为阶段复习中遇到的字比较多,所以得讲究游戏方法,以保证孩子具有持续的注意力。这些游戏方法如:

  1. 手心、后背猜字

  让孩子闭上眼睛,成人用手指在他的手心上写字,或者在他的后背上写字,鼓励孩子猜是什么字。这种方法很新鲜,在孩子手心、后背上写字时,他有触痒感,所以注意力特别集中,并能通过想像把字猜出来。为了降低猜字的难度,猜字前先让孩子认读一遍要猜的那些字,从而划定一个范围,这样他会猜得更准确,也更有利于巩固。通过触觉猜字,还能发展孩子的感觉和注意力,并使孩子逐步熟悉字的笔画顺序和笔画名称(在手心、后背上写字时,成人要处于孩子同一个方向,有时还可边写边读笔画)。

  2.“钓鱼”识字

  在认过的识字卡上,别一根回形针,另外做一根钓鱼竿,再把一块磁铁系在钓线下端充当鱼钩。复习时把许多识字卡当鱼撒在地上,让孩子去钓。这时成人报一个字,孩子就应钓那个字,看钓得是否准确。还可以把“正卡”和“副卡”中的“鱼”,分别“放养”在两个“池塘”里,让爸爸和孩子一人占一个“池塘”,比赛谁钓得多,谁钓得快。

  3. 进“公园”识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把识字卡片连结起来摆成“公园”的“围墙”,然后对孩子说:“小朋友们要到公园去玩,没找到门进不去怎么办?门在哪里呢?我说大门开在什么字上,你去把门打开好吗?”这样孩子肯定会很高兴。于是妈妈开始指挥:“请把××门打开!”“请把××门关上!”“再把南边的××正门打开!”“再把北边的××后门关上!”……在这样的游戏中,复习会进行得很顺利。

  4.“击鼓传花”识字

  集体复习时还可以采取传统的“击鼓传花”方式进行。小朋友们围坐成一圈,打起锣鼓来,让几个大字卡在大家手中迅速传递。当锣鼓突然停住时,字卡落在谁的手上谁就要当众大声地把字念出来。念正确了就有权利去击鼓,念错了就受罚唱个歌……

  许许多多的游戏活动都能结合字、词的复习来进行,可以说凡需要用语言的地方和凡是用玩具的地方,都能设法出现文字,也就能让孩子多接触一次汉字。

  九、阅读识字法

  我们说识字,实际上是识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意义单位,由单字构成的词叫单音节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的词叫多音节词),识字、识词是为了阅读、写字和作文,单纯识字是没有意义的。

  在阅读中识字好处是多方面的:

  1. 有利于及时巩固熟字(词)。孩子在读句子、儿歌、短文的过程中一次次看到认过的字,见面多了,印象就深了,就终生忘不了,就像记住亲人、熟人的面孔一般。

  2. 带出了生字(词),孩子会产生要记住这些生字(词)的愿望,并更容易理解它的意义,了解它的“左邻右舍”,有利于记忆。

  3. 只有在阅读中才能理解和最后记住虚字(词),如“也”“了”“和”“再”等。这些虚词离开句子是不便识记的。

  更重要的是,因为阅读比单纯识字有趣,句子、儿歌、短文中都有意义,有韵律,有情境,有故事,而孩子正处在发展语言的最佳年龄,所以阅读自然最能满足他们模仿语言的需要,感受音韵美的需要,发展语言理解力和想像力的需要。所以提前进行阅读训练,由字到词,由词到词组、短语,由词组、短语到句子、儿歌、短文等,实在是识字和巩固识字的最简便、最有效的手段,也是识字的目的所在。识字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阅读能力,而阅读识字法能使识字和阅读同步发展,相得益彰,这对于4岁以后的幼儿来说是特别重要的,成效也是特别显著的。

  孩子读的句子、儿歌和短文,必须是他喜欢的事物和故事,反映他自身生活的内容,而且句子应该琅琅上口,起初应以韵文为主,逐步过渡到散文,这样才便于把幼儿引进阅读之门。指导孩子阅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读每一句、每一篇,开始时要求他用食指指着字读,等他认识了所有的字,并读得较顺口时,再鼓励他只用眼睛看着读,即从指读到视读。

  2. 鼓励孩子看看图,读读句;再读读句,讲讲图画的内容。

  3. 用“洞洞识字法”来强化句子、短文中的生字和还未巩固的字。孩子在读了句子和短文后,用硬纸片挖个字一样大的小洞,去套句子中的字,套住哪个字就要认读那个字。如果套住的字读不出来,让他读读全句以后再套。这种游戏识字法他们也很有兴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4. 除了读儿歌、读图书以外,还可教孩子读短信(亲戚朋友写给孩子的信,家长出差写给孩子的信),并应与孩子一起办黑板报,教他们读生活中十分喜爱的内容,这样阅读最容易上路。

  5. 3岁以后还没有识字的孩子,也可以直接用“阅读识字法”先读书后识字,即完全在阅读中识字,一开始就让两者同步发展。

  这种阅读教学很适合幼儿园集体训练,教材务必以韵文为主,短小生动,趣味性强,接近幼儿生活。至于阅读的方法更要形式多样、花样翻新,例如:

  ①老师先讲故事后读,读后孩子讲故事。

  ②看图以后读,读后讲图画。

  ③老师领读,孩子跟读(指读)。

  ④孩子领读,大家跟读。

  ⑤轮读:老师读第一句,孩子齐声读第二句,以此类推;或一部分孩子读第一句,另一部分孩子读第二句,以此类推。

  ⑥点读:把课文的每个句子编号,老师(或某幼儿)点到哪一号,大家就齐读哪一句。

  ⑦对话读:安排一些对话的课文,你读一句,我读一句。

  ⑧一人读一句:第一个孩子读第一句,第二个孩子读第二句……最后一句读完后对接第一句。

  ⑨读后猜字:先写出一个孩子不认识的字,带领他们读完以后猜那个字。

  ⑩倒着读:由短文的最后一个字读起,倒着往前指读,不认识的字顺着读一读,想一想,继续倒读。

  总之,如果能用各种有趣的形式让孩子反复读有趣的课文,多次在朗读中目击文字,那就一定能不断取得识字阅读的进步,并培养起良好的读书兴趣和习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指一指:成人读字,要孩子先走过去指正卡,再走到另一处指副卡上同样的字。指错了再指,指对了表扬。

  拿过来:成人读字,鼓励孩子走过去把字取来,先取正卡的字,后到另一处取副卡上同样的字。

  放回去:成人读字,鼓励孩子把取来的字放回原位,先放正卡的字,后放副卡的字。

  比一比:教一个正卡的字后,鼓励孩子在副卡中找同样的字来,再让他比一比是不是一样,如果不一样就重找。

  为什么识字卡片需要正副同样的两张呢?这是为了促使孩子多看字形,看清字形,懂得同样的字形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念一个音,这样文字搬家了孩子也能认识。为了防止孩子不看字形,只看实物和摆字卡的位置来识字的毛病,婴幼儿识字关键是要看清字形,并把字形和字音联系起来。

  3. 教婴儿识字,不要做字义解释,只要游戏有趣,情绪饱满,引起注意,看清字形,读准字音,念得响亮就行了,切忌啰嗦,以免造成读音的记忆混乱。

  曾有一位小学老师,教邻居2岁的孩子读“发”字,逗她说:“什么是发呢?就是头发的发,是你头上的毛毛。”谁知以后妈妈问孩子“发”时,她有时认“头”,有时认“毛”,有时认“发”,变换无常。

  又例如2岁的小川,已经认识了“猫”字,这天奶奶教他“喵”字时,他却错念成“猫”字。于是奶奶说:“不是‘猫’,是‘喵’。”孩子也学着说:“不是‘猫’,是‘喵’。”谁知以后每当复习“喵”字时,小川一见就说:“不是‘猫’,是‘喵’。”奶奶怎么跟他解释也解释不通,几个月都纠正不过来。可见婴儿识字,第一印象和第一音响十分重要。孩子最需要的是字音、字形的鲜明印象,字义完全能在生活、口语和日后的阅读中领悟,完全不必担心他不理解。

  识字卡也可以用买来的正面有字、反面有图的卡片,但是不能用同一面有字又有画的那一种。因为两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婴儿的视觉和大脑,他必然会分散注意力,印象模糊。而且由于他出生后早就形成看物(图是物的写照)敏感,所以他的注意力基本上被图形吸引了。眼不看字,读字就没有意义了。

  婴儿认图和识字应当分开进行,两者同等重要。但与其不识字,不如不认图,因为图形表示的实物在生活中无处不有,除了珍稀物品外,一般处处都能识记,所以孩子是决不会成为“物盲”的;然而如果耽误早期识字的话,以后必定事倍功半,甚至还可能创造出一个新文盲或半文盲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2. 表情识字

  如教“笑”字带动孩子笑,教“哭”字与孩子装哭,教“睡”字与孩子装睡,教“辣”字装吃辣椒的样子等。

  3. 动作识字

  边教字边做动作。如认“跳”字就跳,认“走”字就走,认“跑”“坐”“蹲”“站”“打”“拍”“拿”“踢”“提”“弯(腰)”“爬”“吃”“喝”“眨(眼睛)”“抱”“歪(脑袋)”“要(东西)”“张(口)”等字时,都可以做相应的动作。孩子认识以后可以考孩子:成人出示一个字,要求孩子做那个字的动作,做错了就重做,做对了就表扬。也可以叫孩子考成人,有时候成人可以故意做错动作(必须是孩子已经熟识的字),让孩子来纠正。

  4. 写字识字

  抱孩子在玻璃上呵水汽,然后用手指写字认读。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用树枝在沙土上写字,手指蘸水在桌面上写字等。写写,读读,擦擦。

  5. 直观识字

  跟孩子一起玩小动物、各种玩具、各种彩纸等,玩一件识一个字。如玩小兔子识“兔”字,玩小汽车认“车”字,玩沙子认“沙”字,玩棋子认“棋”字等等。认过的字也可贴在墙上,以后成人取字,孩子取实物,使之一一对应;也可以成人取实物,孩子取字,并一一对应。

  6. 吃东西识字

  如切西瓜、吃西瓜时认“西瓜”二字,吃其他水果、糖果时都可认字。问孩子什么滋味时,又可教“甜”“酸”“真好吃”等字。认对了,孩子会吃得更高兴。

  7. 观摩识字

  成人之间互相津津有味地问字、教字、写字、考字,吸引孩子注意,主动来看,积极参与识字活动。也可以教大孩子识字,吸引小孩子。旁人活动的积极暗示对孩子识字是非常重要的。

  8. 讲故事识字

  讲孩子喜欢听的故事时,边讲边把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关键情节在黑板上写出来,当时认一认,讲完故事后读一读,复述故事时再认一认。这样不但不影响讲故事、听故事,还使孩子把故事情节记得更多、更牢。

  9. 踩字识字

  成人在地上写一个字,让孩子读一读,向前跳一步踩一个字。读对了才能往前跳,读错了就得原地站着。等把一行字全部认识了,才能“过河”,受到奖励。这种游戏跟孩子做“跳房子”游戏一样。

  以上室内游戏识字阅读还可以针对3岁前孩子的心理特点创造出更多方法来。至于室外游戏识字阅读则另有一番情趣。在室外玩耍时,成人要带一支笔,衣袋里要装些空白袖珍卡片备用。

  孩子外出游玩,视野顿时开阔,心情会十分高兴,对看到的新鲜事物注意力也会很集中。特别是已经认过的字,突然看见它出现在广告、标语、招牌上,孩子就会像朋友重逢一样感到高兴和亲切,很愿意读。并且对上下文中的生字也会产生好感,爱问爱记。所以,室外游览时要鼓励孩子注意文字,时时、处处读读、问问。

  例如一位父亲带3岁的孩子上医院看病,这孩子竟把“医院”“内科”“外科”“放射科”“小儿科”“五官科”“注射室”“急诊室”“药房”通通认读了一遍,不会的字问过以后也立刻记住了。

  孩子观察和玩耍中遇到新奇的事物,应该当时就写字卡给孩子看,读几遍。例如草地上采野花时,就可当孩子面写“野花”二字给他认读;又如看到一群鸽子找食,边找边咕咕叫,孩子喜欢看,这中间就可以教“鸽子鸽子咕咕叫”这一句。在生活玩耍中识字阅读,孩子的印象会特别深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③成语、句子、儿歌卡片。卡片可长可短,可大可小,以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

  ④此外还应做一些空白袖珍小卡片,教者随时随地放在衣袋里。与孩子生活和游戏的任何时候,只要孩子对某事、某物感兴趣,就可当即从衣袋里取出空白卡片来,写某事、某物的字,然后教孩子认。例如,在池塘边看到小鱼在水里游,孩子很高兴,模仿游的样子,就当即写个“游”字或“鱼”“游”二字给他读,让他拿着玩一会儿。

  在空白袖珍卡片上写字也要用黑笔写正楷字。为了使笔画粗而醒目,教者衣袋里应准备一支黑色彩笔或美工笔。

  以上各种不同的识字卡片,在几乎所有的识字教学法中都要选用。等到孩子完全进入阅读以后,大部分识字卡片成了纪念品时,遇到少数不认识的字,仍可写成卡片挂到墙上,每天读一两遍,使孩子认识这些难字既快又不会遗忘。

  下面我们讨论怎样使用识字卡片的问题:

  1. 成人要珍爱识字卡片,并带动和要求孩子也珍爱识字卡片。要郑重其事地把识字卡片保管在一个地方,用过的卡片用白纸包好,取橡皮筋扎紧。包装纸上写上认读的日期和复习的日期,并给孩子打分。教者始终抱着这样的态度,必然给孩子要认真识字和珍爱卡片的感染,使他注重“字”这种神秘的东西,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2. 从半岁左右开始目击字形、耳听字音起,一律要先教与孩子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字和孩子喜欢的事物的字,后教在生活中较为生疏的字,虚词都应在词组和句子中教。因为与孩子生活联系紧密的字,他听惯了发音,了解了含义,甚至特别喜爱这些字词表示的事物,在学这些字词时能联想起有趣的生活情境来,所以兴趣大,认得快,记得牢。如“娃娃”“小鸡”“猫”“熊猫”……我们要让孩子1岁半或更早一点进入“意义识字”“理解识字”,就要遵循这一选字原则,识字效果自然好。

  3. 允许孩子识字有选择性。对于同时教的不同的字,婴幼儿的记忆速度是不一样的(成人识记也是如此),某些字教一遍即能记住,不会遗忘;而有的字认许多遍还是记不住。这是记忆的选择性的表现,因为每个字都有它自己的个性,而孩子的生活经验与不同的字的内在联系也是不相同的。

  为了适应孩子认识的选择性,教字时应适当多拿几张识字卡片来,以便孩子从中选择,让他比较轻松地记住那些特别容易记住的字。不要教几个,就要求记几个,巩固几个,然后才开始教另几个。这种“一步一个脚印”的做法,不符合婴幼儿心理和早教识字的原则,是“小学化”的表现。

  每次多拿出几张识字卡片,只是为了照顾“记忆选择”的特点,允许孩子记住一些字,记不住一些字。不是每次教字越多越好。一般地说,2~3岁的孩子每次可出示3~4张,3~4岁的孩子每次可出示5~8张,4~5岁的孩子每次可出示10张左右,具体实施还要视他们的识字情绪和识字能力而定。在出示的卡片中,也可掺杂一些认过的字,让孩子先看一遍,把“老朋友”认出来,再一个个结识“新朋友”。

  4. 认读的第一印象、第一音响要清楚鲜明。孩子的记忆有“先入为主”的特点,所以第一印象清楚鲜明十分重要。要一个一个地出示识字卡片。出示每个卡片时,只让孩子注意看一秒钟,清楚地听准那个音,不要有拖泥带水的动作和啰嗦的解释。例如,教者把识字卡片拿在手里,藏在背后,在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候突然亮出一张,带孩子读一读,然后做做识字游戏;再亮出另一张,读一读,做做识字游戏……最后仍用同样的方法一张张亮出,让孩子认读。这样孩子对新识的字就比较容易获得鲜明的印象。

  5. 用识字卡片教字的时间每次不宜过长,以1分钟到5分钟为宜(其中游戏的时间除外)。因为“注意的短暂性”是婴幼儿重要的心理特点。注意是很消耗人的能量的,孩子看卡片的时间稍长就会产生疲劳感,继而产生烦躁情绪,拒绝识字。如果让孩子经常产生这种不良情绪,那么以后的识字教学将无法进行。这一点要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不可犯“欲速则不达”的错误。

  6. 使用卡片应结合多种多样的生活游戏教学法识字,但这些游戏活动要在孩子获得那个生字的鲜明的第一印象(字形、字音)以后再进行,并在活动中多次重复那个字的形象,这样就有好的识字效果。不可丢开字,为活动而活动;也不可死读字,把识字教学弄得索然无趣,一定要把两者自然、生动地结合起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23 , Processed in 0.058475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