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是儿童必修的基本功 人是用耳朵学习语言,而不是用眼睛,那些入神地阅读的人其实是在入神地倾听。最好的文字不是诉诸眼睛和头脑,而是诉诸耳朵与心灵。3岁以前主动的、海量的倾听让孩子学会了说话,这是人一生中最大的学习成就,也是之后一切学习的基础。 古往今来,全世界所有民族的母语教学对于诵读的重视都是不言而喻、不约而同的。在我所知道的每一个具有卓越语言接受和表达能力的人那里,诵读都是必修的基本功。在书香气息普遍稀缺的当下,普通的中国父母很难让孩子在家里自主自愿地“读出声”。于是诵读就成为教室里必须做的事情,教室就成为唯一可能培植诵读种子的地方。我们的班级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日有所诵使班级体拥有均匀健康的呼吸节奏,能够生成秩序,培养好的气质,形成好的班风。因为,那最好的东西不会独自来,他会伴了所有的一起来。 我们班的诵读课 “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拍皮球。七八九,翻跟头。十个手指头,就是两只手。”这是一年级的第一篇,也是我们对孩子的祝福和心愿。“小猫拉车,老鼠不坐。黄鼠狼拉车,小鸡不坐。灰狼拉车,山羊不坐。老虎拉车,谁也不坐。”“兔来了,狼来了,螃蟹爬上墙来了。电灯一关都跑了,电灯一开又来了。”这些都是一年级的内容,多有趣!童谣儿歌是童心自然绽放的花朵。 所以,一定要从儿歌开始,着意呵护儿童的自然感觉,着意培植儿童的诵读兴趣。然后慢慢地,童诗、绝句、晨读对韵,宋词、元曲、上古歌谣、古诗十九首……读来、背来都像儿歌一样轻松了。带着二年级孩子诵读过的老师一定记得:“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黄鹂对翠鸟,甜菜对苦瓜。狗尾草,鸡冠花,白露对乌鸦。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六年级开学第二周,星期一早晨第一节。一周中最宝贵的时光里,我们诵读《报任安书》(节选):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范读、略解、齐读,急诵、单读、再齐读。20分钟,10多遍后,教师大声背诵。于是,孩子们斗志昂扬地接受了“熟背”的任务。 面对全班61个孩子,我在布置诵读任务的时候一般是统一要求,检查时因人而异。“统一要求”是把向上的门向所有人敞开,“因人而异”是体恤孩子及家长的力弱,尽力做到认真而不偏执。 适合儿童的经典 元旦联欢会,学生4次朗诵《少年中国说》。一次又一次,演员带动观众,孩子们一个个仰首挺胸,神采飞扬。当自信满满的童音响彻会堂,到场的教师感动不已。 什么是适合儿童的经典?我以为,适合学生的经典一定要是形象的、感性的。它的形象美而鲜活,它的音韵美而灵动,它能激发人心固有之向新、向美、向上的生命力。其与儿童生命的关系,当如深渊之与潜龙,空谷之于乳虎,长风之于鹰隼,雨露之与花树——它能令学生腾跃、飞扬、挺拔。当然,诵读不光要培养孩子的盛气、虎气,还要培养他们灵敏、有同情心的一面,这样的童年才是全面的、健康的。 “看着大自然一年两度细心打扮自己形容憔悴、恹恹待死的骨骼,着实令人感动:它第一次在春天,用百花来掩盖,免得我们看见。第二次在秋天,用雪来掩盖。”这是普里什文的《春装》,何其清新、健康和温存!读着这样的诗,课堂气氛温暖而静谧。静谧中,孩子体会着生命一体的奇妙、灵动和幸福。 语言不只是文字和声音,杜威告诉我们:语言乃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环境!对于儿童来说,这种环境理应温暖、真诚,充满力量、充满爱,犹如母亲的怀抱、父亲的臂膀。泰戈尔的诗句表达得更好:“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好诗,正是让孩子的心、教师的心臻于完美的载歌载舞着的涓涓清流。 从我开始,从这个班开始。年复一年,诵读起来,让学生的日子因为语言的滋养而变得润泽、丰富。这是我们对个人幸福、职业尊严的追求,也是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能做、应做的贡献。我们发愿,我们也一定能够做到。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22 , Processed in 0.05933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