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育儿 学龄前 查看内容

如何帮助青少年确立价值观-学龄前-其他

2015-5-9 13:09|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2| 评论: 0

摘要:   如何帮助青少年确立自己的价值观   编辑同志:   你们好!我是一个中学的专职团委书记,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发现有些学生不知道自己应该追求什么,他们感到很迷罔。若给他们讲理想、讲抱负,他们又常常持一 ...

  如何帮助青少年确立自己的价值观

  编辑同志:

  你们好!我是一个中学的专职团委书记,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发现有些学生不知道自己应该追求什么,他们感到很迷罔。若给他们讲理想、讲抱负,他们又常常持一种“别来这一套”的冷漠态度。我也常听到家长抱怨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不知道拿他们怎么办。这种现象使我感到很焦虑。难道真像有些书上写的现在的青年人是“失落的一代”吗?读了贵刊的一些文章,深受启发,故希望贵刊能在这一问题上给予指点。谢谢。

  河南 张立宇

  张老师:

  读了你的来信深有同感。的确,有人评论当代中国青年人是“失落的一代”;的确,也有不少家长抱怨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他们发现自己无法理解孩子而且孩子也不能接受家长们的价值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改革的深入,人们不仅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空间也随之扩大,长辈们曾经奉若神明的一些金科玉律,在下一代很少见到了。长辈们的一些价值观是当时的社会条件决定的,正像过去到处流行的单一的灰衣服一样,他们那时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而现在的年轻一代,则面对着在价值取向上的众多的方向和道路,感到无所适从,由此出现一些消极的现象,引起教师和家长的担心,这是不足为怪的,问题在于如何才能帮助青少年建立成熟的、合理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生命意义的看法,是对自己要干什么而不干什么的一种判断标准,是决定人们的观察和行为的重要因素。譬如,人们比较容易倾向于那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自己看重的事情、经验或人。所谓“古松三态”就是这个道理:在木匠看来,古松是一根梁;在画家看来,古松是美的,是风景的组成部分;在种地的农民看来,古松可以遮阳,是一方荫凉地。他们都从各自的角度看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并且由此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木匠要砍树,而农民与画家则不然,由此也可能导致他们互相抱怨、互不理解。

  价值观是怎样形成的呢?心理学家认为价值观的形成可以界定为下列三个阶段:选择、珍视和行动。

  价值观产生的第一个阶段是自由选择。这种选择的自由对于价值观的发展是最基本的,因为价值观不可能经由强制或压迫而获得,它是一种心甘情愿作出的选择,是在仔细考虑与衡量所有的选择途径及其可能后果后作出的决定。价值观渗透和贯穿着我们的生活,自由的选择使我们成为生活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珍视是价值观形成的第二个阶段。因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不仅包括认识的过程,也蕴涵着情感的层面。这种选择是自己所乐于接受的,并且是自己非常重视的。为了实现自己的选择,人们乐于付出很大的代价。所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就是如此,因为这种主义是先烈所珍视的。

  但是,只空想或谈论自己的价值观是不够的,必须在行动中体现出来。价值观形成的第三个阶段就是行动。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完全实现或体验到我们的选择和所珍爱的事情,体会其价值。譬如,造房屋、种庄稼或画画,一个人只有实际上造出了房屋、种了庄稼或画了画以后,才能说他的价值观得到了展现。

  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青少年与人、社会、现有观念及各种事件交互作用的结果,要促进其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是靠青少年自己的学习,而不是靠家长和教师的包办。教师和家长应该做一个价值观的倡导者、促进者、催化者,而不应该是一个填鸭者。心理学家罗梅认为:“催化者与学习者的相互关系中最重要的是,要把学习者看成一个人,而且要经常提供给他发展情绪、身体和智慧的机会。”价值观形成的最适当的环境是教师、家长和青少年之间具有良好的、互动的、支持的关系,我们认为有下列七种方式可以满足这样的条件,能够促进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1 鼓励青少年自己自由发展

  我们的家长及教师已经习惯于自己的权威,常是自己说了算,对儿童的自由选择不但不进行鼓励,反而可能会予以批评,这是很有害的。鼓励青少年按照自己的兴趣去无拘无束地探索世界,鼓励他们去发现并欣赏自己的独特性,将会使他们更健康地发展。

  2 协助青少年探讨各种可能的选择途径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本身还不成熟,他们对许多问题不一定能认识得很清楚。这时,家长和教师要协助他们,帮助他们认识各种可能的发展方向,而不是让所有的儿童都向一个方向发展。

  3 引导青少年仔细权衡行为的后果,然后再作决定

  青少年的行动具有一定的冲动性,他们容易仓促作出决定,由此可能产生不良的后果。家长和教师要适时地引导青少年思考行动的前因后果,使他们对自己的行动负责,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消极的后果,促进他们的心理早日成熟;另一方面,青少年在其行动产生积极效果后,会更有积极性。

  4 鼓励青少年内向寻求,了解自己

  家长和教师在鼓励青少年了解外部世界的同时,也要鼓励他们了解自己,使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能力倾向等。这样,不仅会使他们更积极主动,也有利于挖掘他们的潜力,形成自己的个性。

  5 给予青少年公开表示和讨论自己的价值观的机会

  青少年通过公开表示和讨论自己的观点,不仅会加强彼此的了解,增进友谊,而且也会使他们的价值观更加成熟和稳定。

  6 鼓励青少年依据自己的选择行动

  青少年在干自己想干而非家长和教师让他们干的事情的时候,他们是极为忐忑不安的。这时,如果没有教师和家长的尊重和鼓励,下一次他们一定不敢再去冒险。况且,青少年在行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没有鼓励,他们很可能会泄气。

  7 协助青少年在生活中一再地重复自己的正确行动

  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探索自己、接受自己和强化自己的过程。在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做出了正确选择以后,必须能够持之以恒,才能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但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不稳定的,容易见异思迁,教师和家长应该加以引导,使他们的行动具有稳定性、连续性。

  要真正地做到这七条是不容易的,家长和教师必须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劳动。心理学家诺克玛曾经写到:“作为一个价值观的催化者,需要奉献、弹性、参与和耐心。”为了下一代能拥有一种健康、积极进取并且富有意义的生活,教师和家长做出这样的付出,也是很值得的。

  张老师,不知您是否赞成这种观点。

  作者:王文忠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21 , Processed in 0.054455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