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育儿 学龄前 查看内容

为孩子营造阅读的氛围-学龄前-其他

2015-5-9 15:10|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9| 评论: 0

摘要:   泡在书海里   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上阅读;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看电视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看电视。对于阅读,家长要做的就是:一要让孩子有书读,二要让孩子读到书。“有书读”, ...

  泡在书海里

  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上阅读;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看电视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看电视。对于阅读,家长要做的就是:一要让孩子有书读,二要让孩子读到书。“有书读”,就是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读到书”,就是要让孩子能够接触到书。

  为孩子营造阅读的氛围

  听一个做生物研究的朋友说,他的女儿从小就喜欢黏着他,而他又非常忙,回家也要阅读文献、写文章等。他的女儿为了能和爸爸在一起,每当爸爸在书房的时候,她便待在爸爸的身边看书。起初,她看的是一些简单的书,后来就开始翻阅爸爸读的专业书籍,以至于在上中学的时候,她已经读了大量生物方面的书籍,并喜欢上了生物这门学科。高二的时候,她在全国生物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

  突然想到了那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寻找模仿的对象,作为接触最多的、也是最亲近的人,父母便成了孩子最早模仿的对象。

  女儿小时候,我和先生都非常忙碌,但当闲下来时,我们都喜欢读书,女儿看到我们都在看书,便依样学样,作业做完以后当没别的事情也读书。在我家经常会有这样的情景:爸爸在看报纸,妈妈在看小说,女儿在看报纸。每当这个时候,家里会很安静,时不时有哗啦哗啦翻书、翻报纸的声音。这种情景现在回想起来,都感觉非常温馨。

  先生有个习惯,无论去哪里,随身都带一本书,车上也时常放一本书,遇到堵车或者办事等候,都会看书排遣时间。女儿也有这个习惯,喜欢随手拿一本书,连到饭店里吃饭或到医院里看病,都会在等候的时候见缝插针看一会儿书。每当这个时候,旁边的人都会夸奖她刻苦。其实,这已经成了女儿的一种习惯,并不是刻意为之,因为读书可以让她充实自己、获得乐趣。

  对孩子来说,家庭的氛围非常关键。父母为他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他就可能喜欢上阅读;父母为他创造的是看电视的氛围,他就可能喜欢看电视。如果养成了好习惯,孩子终生受益,而养成了不好的习惯,等长大了再想纠正,即使花费很大的力气也不一定有效。

  要创建学习型家庭,我觉得首先应该创建阅读型家庭。如果家长引导孩子一星期读一本书的话,孩子一年就可以读50本书。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如果他所读的书是平均每本一万字的话,那他每年的阅读量就有50万字。如果孩子阅读的书籍包罗万象,那么这个孩子的知识想不渊博都难,写作文的时候,也不会觉得太困难。

  女儿小时候有几个知识面很广的同学,无一例外都是因为家长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很好的阅读环境。

  一次,在学校门口接女儿,跟他们班里一个叫嘉伟的男孩的妈妈聊天,她说,她的儿子有时候读书读到放不下手,甚至能读到半夜。因为喜欢阅读科技类图书,所以他每次假期的小制作都有创新,据说他还发明了一种玩具,风行他们班级。这个嘉伟因为阅读的图书类型偏科技,写出的文章看上去也很大气。

  在一个家长QQ群里聊天,有位家长抱怨,他家的孩子就是不喜欢读书,有时候连作业都不好好做。当时,我就简单地在群里对不同家庭做了一个小调查:晚上9点钟,一家三口都在做什么?有人回答:爸爸在打麻将,妈妈在玩电脑游戏,女儿在看电视。也有人回答:要是天气好,一家三口就会逛街。给出后一种答案的是一位女儿在上幼儿园的妈妈,我感觉为孩子营造的氛围也很温馨,牵着爸爸妈妈的手逛街,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给出前一种答案的是一位女儿上初一的妈妈,他们家一贯是这样的——晚饭后爸爸就出去玩麻将,妈妈开电脑玩游戏。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家庭氛围就不太健康。孩子看到的是爸爸妈妈虽然很忙,但都“不务正业”,给孩子做出的是很负面的榜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好好读书,孩子的情绪多半是抵触的。

  如果爸爸在单位忙工作,妈妈在家里做家务,那又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了。虽然大家都没在看书,但孩子感觉爸爸妈妈是积极向上的,都在努力做自己的事情。那种精神力量,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鼓舞,孩子也愿意听从父母的安排。事实上,我家许多时候都是这个样子,但是当我们都有空的时候,便愿意为孩子做一个好的学习榜样。

  家里能有读书的氛围固然非常好,但是,许多家庭可能没有条件,更多的是父母没有培养孩子阅读的意识。

  据统计,我国每年人均阅读仅4.5本,是日本国民年阅读量的1/9。在世界各国中,以色列人读书最多,年均每人读书64本;俄罗斯第二,年均每人读书55本;美国也正在实施年均每人读书50本的计划。中国年均每人阅读量这么低,应该也跟父母没有培养孩子的阅读意识有关吧。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每年都会回几次老家。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有些家庭也已经富裕起来了。但是,许多家庭虽然现代化家电一应俱全,电脑都有了,却很少能看到书。家里如果有上学的孩子,就只能看到几本课本,再也没有其他书籍,就连报纸都鲜有人订阅。可以说,许多农村的家庭不是没有读书的条件,而是父母没有建立起读书的意识。除了这些,目前我国仍有许多农村比较贫穷,孩子们还没有阅读课外书的条件。

  现在的考试不像前些年只考课本内容,而是要求越来越宽的知识面和越来越活的思路,而阅读量相对少的孩子显然就不占优势了。让人更加担忧的是,因为阅读贫乏导致的知识的贫乏,影响的是整个国民的素质。

  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读书活动,目的就是增强进公民的读书意识。不过,这些读书活动绝大多数是在城市,还不能有效地覆盖农村。对于广大农村缺乏知识的现状,希望全社会能够重视起来,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父母意识到孩子阅读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孩子的阅读量。就算家庭藏书不到位,也应该在农村社区建立图书室,把孩子们从电视、电脑这些“电子保姆”身边拉到书本上来。惟其如此,国民素质才能真正提高。

  就算在阅读环境相对较好的大城市,也有让人担忧之处,那就是图书市场太过于功利化。这些年,几乎所有书店的中小学生图书中,摆放在最显眼位置的总是玲珑满目的教辅材料,在这些教辅材料前选书的人也是最多的。而那些文化类、科技类的书籍则“门庭冷落”,就算有人买,也远远不及那些教辅材料热销。购买这些教辅材料给孩子的,正是广大家长。在许多家长的心里,教辅材料才是有用的书籍,因为对考试有直接帮助。实际上,除了考试之外,孩子心灵的滋养、情操的熏陶、知识面的扩展等,则必须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来支撑。市场可以功利化,但我们的家长却要从孩子长远的发展考虑,让孩子读那些真正能帮助心智成长的书籍,而不是只盯着教辅类图书。

  希望所有的家长无论身处何处,也无论条件如何,都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读书的氛围,做读书的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读好书,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20 , Processed in 0.04905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