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终于“减”下2千克, ?一周的努力,看来没有白费! ?不知您是否早已养成“秤斤论两”的习惯, ?怀孕以前,每天都不曾忘记“量体重”, ?似乎只有如此,才能维持最佳的身材。 ?但您知道吗?怀孕这段期间更应该用心“斤斤计较”, ?因为,这些数字将深深地影响您及腹中宝宝的健康。 孕期的标准体重 孕前将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除了能拥有曼妙身材外,还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如高血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怀孕期间将体重维持在标准范围内,当然也有其优点,不仅能帮助生产顺利,减少生产的伤害,预防妊娠纹的产生,还可以避免产后肥胖等问题。 那么,怀孕这段时间究竟增加多少体重最为恰当?妇产科主治医师陈晟立表示,怀孕体重增加的范围以11.5~16千克为宜;换句话说,就整个孕程而言,14周以前每周可以增加0.1千克,15周以后至生产,每周可以稳定增加0.45千克,每周又以不超过0.5千克为原则。 准妈妈体重check out! 不过,最为标准的算法则是以原来的体重(即怀孕前体重)作为基准,先测一下自己孕前的BMI(即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 *BMI小于19.8,属于低体重孕妇,可增重12.5~18千克。 *若BMI介于19.8到26之间,属于正常体重孕妇,能增加11.5~16千克。 *如果BMI大于26,属于高体重孕妇,那么增加的范围就得少一点,7~11千克为宜。 孕期的标准饮食 怀孕期间该如何摄取适当的营养?陈晟立医生建议:均衡饮食是首要原则。相关资料显示,孕期饮食标准如下: 热量:怀孕早期是不需要额外增加热量的,中期及后期每日热量的摄取则需增加1.26千焦。 蛋白质:怀孕早期,中期及后期蛋白质的摄取宜分别增加2克、6克及12克。 营养素:主要是增加矿物质(如钙)、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A)及纤维质的摄取量,到了怀孕后期至分娩,每日得另外增加30~50毫克的铁质,以弥补怀孕及生产时失血的损失。 类型1 高体重 小心妊娠糖尿病! 许多准妈咪都会担心胎儿无法吸收到足够的营养,再加上“一人吃、两人补”的错误观念,以至于怀孕期间容易出现营养摄取过多的情况。妇产科主治医师陈晟立指出,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孕妈咪有体重过重的倾向,体重超过孕期的标准,对妈妈、宝宝都有不好的影响。 影响层面:*体重过重不仅会增加妈妈心肺功能的负担,还会提高难产的几率。 *若合并妊娠糖尿病或妊娠高血压,将可能危及到宝宝的生命安全。 *有研究指出,有糖尿病的孕妇所生的小孩中,有较高的患多囊性卵巢、糖尿病的几率。所幸的是,单纯的体重过重还不至于增加宝宝畸形的几率。 8成以上孕妇体重过重 一份最新的资料显示,超过八成孕妇在怀孕晚期有体重过重的现象,但这些过重产妇的宝宝的体重分布情形,却与一般产妇差不多,这显示孕妇多吃的部分,最后可能囤积在自己身上,产后体重很难恢复回来,于是“产后肥胖”的问题将接踵而来!一旦体重超过孕期标准,这时候也不能急于减肥,如此不智的举动反而会造成营养不均衡等问题。 解决对策:*陈晟立医生建议,准妈妈们少吃甜食、高油脂、高热量、营养素不均衡的食品。 *严格禁”奶茶、面包、巧克力等高脂肪的食物,尽量多摄取蔬菜、水果来补充热量。 *养成每天规律的“孕动”习惯,如散步、游泳、伸展操等,如此一来,就能避免体重快速攀升的危险。 类型2 低体重 小心早产问题! 许多爱美的女性都会将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但您知道吗?长期体重过轻将会导致月经不规则、精力变差、嗜睡、排便困难、情绪不稳定、营养不良,甚至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不孕症、厌食症等问题。 影响层面:陈晟立医生指出,低体重孕妇的流产几率会增加,怀孕中、后期则会增加早产的几率。 也有些孕妇怀孕前体重过轻(BMI低于19.8),其发生早产的几率是标准体重孕妇的1.2倍。 低体重的孕妇,除了要“均衡饮食”外,更要养成“少量多餐”的习惯。 做好自我体重管理 虽然怀孕这段期间,准妈妈体重过重或过轻,并不会增加腹中宝宝畸形的几率,但是却会增加难产、早产甚至流产的危险。 陈晟立医生建议,准妈妈从怀孕开始,就应该清楚知道每个月应增加多少体重,并依据其标准做好自我体重管理(即均衡饮食、摄取优质的蛋白质与足够的营养素如钙、铁、叶酸等,少吃高油、高糖、高脂肪的垃圾食物;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就能避免出现体重过重或过轻的问题。 早期孕吐体重减轻的应对法! 如果因为早期孕吐导致体重减轻,陈晟立医生表示只要没有电解质流失、无明显的体重下降等问题,基本上只要从饮食习惯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即可。 *建议准妈妈清淡饮食、少量多餐。 *避免吃过多油炸类、高脂肪、辛辣等食物。 *进餐时避免喝太多水,因为摄取过多的水分会增加呕吐、胃胀等不舒服的情况。 *必要时可以随身携带爱吃的零食,零食的选择上当然还是要尽量避免“反式脂肪食品”的摄取,如巧克力、甜甜圈、奶茶等。 *一旦出现严重的呕吐情况,就要请医生开些止吐药,必要时还得进行详细检查。 ??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