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谭晓嫦主任表示,有葡萄胎清宫术后多主张避孕1-2年,以利于子宫的复旧和内分泌的协调,随访监测2年后,怀过葡萄胎的妇女也一样可以像正常女性一样怀孕,但在怀孕前,有条件的最好做一个孕前的检查。 小芸停经40多天了,自己去买了验孕试纸测试显示已经受孕了,随后,出现了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继而发展到吃什么吐什么,根本吃不下什么东西,甚至有时还在吐出来的食物中见到有一点点血迹,但她认为,怀孕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是正常的妊娠反应,个个孕妇都要经历的,过段时间慢慢就会好了。几天下来,小芸已经基本未进食有任何食物,身体实在是吃不消了,只能到医院来检查。医生经过检查后告诉他们:小芸腹中的胎儿是不正常的,她怀的是葡萄胎,必须要进行清宫术。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小芸听了后非常伤心,但她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腹中胎儿会变成了葡萄胎?葡萄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怀上了葡萄胎清宫后会不会影响到以后的生育? 葡萄胎随着孕期月份增长 逐渐“露出狐狸尾巴”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越秀院区妇科主任谭晓嫦副主任医师指出,葡萄胎是由于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异常增生,绒毛发生水肿变形,呈无数个水泡相互连接,形似成串的葡萄,故名曰葡萄胎。根据性状及组织学的形态,可以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目前对葡萄胎的发病诱因尚未十分清楚。 怀上了葡萄胎的妇女在妊娠初期和大多数正常怀孕的妇女都是一样的,她可以表现有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但是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它便开始“露出狐狸尾巴”了,开始出现了一些与正常妊娠不同的表现,比如她会出现腹部疼痛及阴道不规则流血等症状,早孕反应也通常比普通的妊娠妇女表现得更剧烈、更严重,甚至持续的时间更长;还有些怀上葡萄胎的人可能会在比较早的时间出现一些本不该该在这个妊娠阶段出现的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些孕妇在妊娠晚期会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但如果怀的是葡萄胎的话,她可能在妊娠中期或者早期的时候就开始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这样的并发症了;还有的妇女怀上葡萄胎后,腹部异常的增大,肚子看起来要比正常孕周大得多,有的人甚至误以为自己是怀上的双胞胎或者多胞胎,殊不知却是空欢喜一场。同时因为怀的是葡萄胎,那么它就不具备正常胎儿所应有的一些表现,比如在怀孕五个月的时候孕妈妈一般能感受到腹中小宝宝在动,但如果怀上的是葡萄胎的话,那么就感受不到胎儿活动了,超声检查下也看不到胎动。B超检查和测定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β-HCG)可以帮助诊断,当怀的是葡萄胎时,我们在B超下看不到正常胎儿的形态,而是出现雪片状或蜂窝状的图片,血β-HCG在葡萄胎时测出的数值会比正常妊娠高出很多。 葡萄胎早诊早治 术后复诊非常必要 专家提醒,一旦确诊为葡萄胎,就应该进行及时的清宫手术,并将刮出物送组织学检查以便确诊。葡萄胎清除后,由于参与组织还可能侵入子宫或转移至子宫外,成为侵蚀性葡萄胎或绒癌,这给女性带来的伤害无疑是雪上加霜,侵袭性葡萄胎多在清宫术后6个月内发生,绒癌多在1年内发生,表现为肿癌组织可以侵及全身多个器官并出现相应症状,比如肺转移时,患者会出现胸闷、血胸、咳嗽、咯血等症状;阴道转移时可形成阴道大出血;脑转移时可出现一过性脚软跌倒、失语失明,严重者会出现头痛、偏瘫、抽搐,甚至昏迷死亡。 所以,葡萄胎清宫术后的定期随访监测是非常必要的,绝非儿戏。葡萄胎清除后,应每周返回医院测量一次绒毛促性腺激素(HCG),直到测量的数值降到正常水平(如果数值居高不下或攀升,表示有恶变的可能)。此后仍要坚持每周复查一次,连续3个月,如果数值仍是正常,应每半个月复查1次,连续3个月,接下来的半年内,每个月复查1次,第二年改为半年复查1次,总共的随访监测时间为2年。 怀过葡萄胎不用担心 监测两年后仍可怀孕 有葡萄胎病史的患者很多有心理阴影,担心再也怀不上孩子。事实是否真的怀不上呢?其实不然。谭晓嫦主任表示,有葡萄胎清宫术后多主张避孕1-2年,以利于子宫的复旧和内分泌的协调,避孕方法以避孕套为宜,使用宫内节育器有可能会导致出血,服用避孕药则有可能发生突破性出血或干扰生殖腺轴致出血以及促进滋养细胞生长,故一般不提倡使用。同时,还应注意观察自身症状,如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咳嗽、咯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并定期做妇科检查、盆腔B超及胸片等,复诊时要记得带上病例资料,做好复诊记录,以便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康复情况。 随访监测2年后,怀过葡萄胎的妇女也一样可以像正常女性一样怀孕,但在怀孕前,有条件的最好做一个孕前的检查,如染色体检查等。葡萄胎患者再怀孕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所以如果前面一胎怀过葡萄胎的妇女再孕时,产检切不可忽视,建议怀孕50天左右到正规大医院进行超声检查,一来可以确定孕周,为胎儿将来的宫内发育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可以排除异常妊娠,保障孕妇的健康。(通讯员:彭文斌 林惠芳 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越秀院区妇科主任 谭晓嫦 副主任医师)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