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竞争力论坛15日举办“台湾民众国族认同”研讨会,并公布民众对“马习会”的看法,其中四成七民众支持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任内(2016年5月19日前)跟大陆领导人习近平会面,但会中专家、学者都认为,双方以各自党职身份出席,较可能促成“马习会”。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该论坛15日于台立法机构举行研讨会,由论坛执行长谢明辉主持,引言人为台湾文史工作者徐宗懋,与会者包括台湾战略研究学会理事长王崑义、台北医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张国城、《祖国文摘》发行人戚嘉林等人。 四成七支持“马习会” 以“党”的名义较有可能 根据民调显示,近四成七民众支持马英九跟习近平会面,反对者有三成四;至于两人会面的身份,三成九认为应以“中华民国总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名义互称,两成三可接受“台湾地区领导人”和“大陆地区领导人”身分,一成六认为可用“先生”互称。 “马习会”究竟可不可行?王崑义说,“马习会”在2016年前不太可能出现,除非马英九用国民党主席身分,习近平用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身分,但习近平还有很多事要做,相较之下,台湾问题显得较没急迫性。 期待“马习会” 盼两岸和平 徐宗懋说,他期待“马习会”,这也是对两岸和平的期待,首先碰到的就是“我是谁”的问题,是党主席还是“国家元首”,这问题非常不容易处理。他强调,前阵子马英九办公室讲马英九要以“中华民国总统”的身份与大陆领导人见面,实际上就是说“我们不可能见面”。 张国城表示,大家可能把“马习会”跟已故前南韩总统金大中和已故北韩最高领导人金日成会面相提并论,但当时两韩会面有基础条件存在,包括当时两韩都加入联合国,当时双方发表共同宣言等,反观“马习会”是否能发表共同宣言,在没有共识前,也只是礼貌性地碰面。他强调,两韩会面后,还发生炮轰延平岛事件,证明双方领导人会面后,未必可消灭政治上的分歧和武力的对抗。 戚嘉林说,若真的有“马习会”,技术上、名义上、时机、地点等问题都是能克服的,对马英九来说,执政八年的成就就是两岸关系突飞猛进,马若能在任内完成马习会,就会留名青史。 两岸近来举行多场论坛对话,让两岸交流前景更为明亮。中国统一联盟主席、中华基金会董事长王津平接受中评社访问时表示,交流对话可促进双方了解,寻根祭祖是两岸寻求和平统一时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王津平,67岁,生于台北市大稻埕,美国佛蒙特大学英文系硕士,留美期间参与海外保钓运动,激发起爱国统一的思潮;1975年返台后曾任教于台湾淡江大学、世新大学英文系;经常往返两岸三地,致力推动两岸交流。 他表示,祖先来自福建省,在台湾到他已经是第7代,从小听长辈们“讲古”,看充满忠孝节义的歌仔戏,聆听母亲以闽南话吟唱唐诗宋词、和日本人作对的故事,加上父亲常讲祖国大陆的见闻,耳闻目染,很自然的感受到中华文化,脑海里深植着中国意识。他名字“津平”就是父亲在台湾光复后游历北京、天津看到壮丽山河、灿烂文化,在震撼、兴奋之下决定的。 他指出,只有加强发扬中华文化,找回民族认同,对两岸和平发展、和平统一才有帮助,其中几个重要的方法,一是透过寻根祭祖的方式重新唤起对中华文化的民族认同感,例如他就是从闽南文化里找到自己的根;二是透过教育。 他说,台湾中学的史地教科书内容、课纲充满台独同心圆史观,明明问题出在国家教育研究院的教科书审定委员会,大部分委员有问题,可以治这些人的是“教育部长”,但2008年后几任“教育部长”都不做事,明明社会舆论都这么严重了,家长也出来反应了,可是该换人的就是不换,这点确实让不少人对马英九很不满。 他表示,或许还是需要一场大的群众运动,促使教材、课纲拨乱反正,现阶段无法完全改正时,只好用另一种方法,他与大陆的全国台联会等单位合作,开展了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例如闽南文化寻根之旅、中学教师访问团,中华文化研习营,台湾学生暑期游学、两岸青年交流参访等活动,增进对大陆的了解。 他举例,他曾安排中学教师参访陕西,5千年的中华文化不用再教这些中学教师,去了自然就懂了;所以尽管教科书乱七八糟,但碰上有心的教师,学生还是可以受到很好的教育;两岸青年的交流,相互到对岸就学念书,都是很好的现象,这也是两岸交流的重要贡献。 王津平一直认为真正的台独没多少人,这些讲台独的人,几十年了还在讲同一套理论,现在两岸形势变得那么多,国际形势、亚太形势都在变化,冷战不再,美国态度也大转变,中美新的大国关系也已出现,两岸交流已是大势所趋;马英九不是一个没有国际视野的人,其实对中华文化也怀有憧憬、有深刻体认、希望扩大深化两岸交流,只是马确实深受来自反对派的民意、舆论的钳制,这也是台湾政治的现实。 中国要统一?台湾民众支持习近平马英九立即会面 中国台湾网7月16日消息 台湾竞争力论坛15日举办“台湾民众国族认同”研讨会,并公布民众对“马习会”的看法,根据民调显示,近四成七民众支持马英九跟习近平会面,反对者有三成四;至于两人会面的身份,三成九认为应以“中华民国总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名义互称,两成三可接受“台湾地区领导人”和“大陆地区领导人”身分,一成六认为可用“先生”互称。 高峰军事观察认为,因为马英九谈及习马会的条件中谈及台湾民众是否支持,所以台湾民间论坛的这项调查可以看作是是对马英九“习马会”发声的跟进。至于如何操作的问题实际上还在其次。笔者认为,如果在大陆地区搞同样话题的民间调查的话,估计支持率会远高于岛内的数字。而且对身份的问题也不会像岛内民众看得那么重。其实在连战和吴伯雄两位国民党荣誉主席频繁访问内地沟通这个基础上,习近平与马英九以各自党首的身份会面应该是最方便直接的。 台湾战略研究学会理事长王崑义说,他期待“马习会”,这也是对两岸和平的期待,首先碰到的就是“我是谁”的问题,是党主席还是“国家元首”,这问题非常不容易处理。他强调,前阵子马英九办公室讲马英九要以“中华民国总统”的身份与大陆领导人见面,实际上就是说“我们不可能见面”。高峰军事观察认为,理论上两岸现在还处于内战状态,而现在两岸前所未有的融合发展局面又基本杜绝了重启内战的可能。历史上国共两党的合作中,蒋介石和毛泽东可以有重庆会谈,为什么现在就不能有习马会晤呢? 不计对习马会面身份因素的争议,有近半数的岛内受访民众支持习马会这个大举措。这基本可以代表岛内民众对两岸实现永久和平的期待,这比撤除对台导弹和签署和平协议来得更直接。重要的是习马会晤很可能超越国共合作的历史,最终把困扰中华民族几十年的问题彻底解决掉。这将是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且作为政治家的个人成就也将被历史所铭记。台湾文史工作者徐宗懋这样认为说,若真的有“马习会”,技术上、名义上、时机、地点等问题都是能克服的,对马英九来说,执政八年的成就就是两岸关系突飞猛进,马若能在任内完成马习会,就会留名青史。 比较两岸领导人的任期时间差,还有不到三年的交汇期。由于真正实现习马会面需要做的前期准备会很多,而且大部分的阻碍因素应该在岛内,所以留给马英九下决心的时间还是很紧迫的。台湾战略研究学会理事长王崑义说,“马习会”在2016年前不太可能出现,除非马英九用国民党主席身分,习近平用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身分,但习近平还有很多事要做,相较之下,台湾问题显得较没急迫性。笔者对王崑义认为以党主席的身份会面一说持认同态度,但是对大陆“台湾问题显得较没急迫性”一说持反对意见。 高峰军事观察认为,台湾问题一直是困扰大陆外交和国家整体战略的大问题。远的不说,眼前的东海、南海问题就彰显了两岸共同对外共护祖产的迫切性。随中国大陆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整体国力的快速提升,美国的竞争意识再次被激发,美国目前推行重返亚洲战略实际就是为大陆量身打造的,而中美的潜对抗会让台湾面临前所未有的尴尬。不跟随美国将破坏原有的美台安全架构,美国肯定会予以干涉;跟随美国又势必会破坏两岸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吴伯雄主席时的“四个坚持”表态中强调“不被任何干扰所困惑”,深刻体现了对两岸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视。毫无疑问,如果能尽快解决台湾问题,将会对实现民族复兴大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又怎么能说大陆方面不紧迫呢? 倘是为实现习马会创造条件应予支持 中评社北京7月13日讯/澳门新华澳报评论员富权今天撰文《倘是为实现习马会创造条件应予支持》分析认为,目前看来,唯一支持马英九继续兼任党主席的理由,是为明年底“APEC”在上海举行时,实现两岸执政党领袖的会晤亦即“习马会”创造条件;马英九在会议期间与习近平单独会晤时,使用中国国民党主席的名义,这既没有抵触一个中国原则,也顾及到现实的政治需要,尤其是台湾民众“参与国际活动”的强烈企盼。详论如下: 由于谢坤宏的连署数未能跨过提名“门槛”,既然马英九坚持连任党主席的诉求是“党政同步”,就应当并打算修改党章,明定党籍“总统”当然兼任党主席,在二零一六年新“总统”产生后所剩下的一年党主席任期,如国民党继续执政,马英九就应该让出主席位置,让新“总统”“党政同步”,若国民党败选,马英九更应为败选负责,没有资格再握党权。这本应是“老神在在”、“好整以暇”,但马英九仍不敢有任何懈怠,并没有因此而销假(他向党中央请假一个月,是不敢轻视谢坤宏参选对自己所形成的威胁),相反还一直继续上山下乡,到基层拉票。在谢坤宏未能参选,只有他一人等额参选的情况下,马英九仍这么“搏老命”,已不是要应对他人威胁的问题,而是为了抬升投票率和得票率。 实际上,只有一人等额参选,也就是“躺着选也可当选”,本来是无须如此“搏命”的。但正因为如此,马英九担心党员们会认为“反正少我一票也无碍大局”,可能会“懒”得出来投票,再加上部份基层党员对马英九有意见,也可能会以“拒绝投票”来表达心中的不满,届时可能会创下投票率“新低”的纪录,甚至即使前往投票,也会投下空白票,令其得票率更低,这将会使民间有更为“脸上无光”。因此,只有一人参选,所承受压力更大,比谢坤宏参选还要大得多,因为有人挑战马英九,毕竟还可激起部份虽对马英九有意见但认为仍应顾全大局的党员的危机感,而出来投票。 马英九之所以有此懮虑,事出有因。实际上,除了近年来马英九民意支持度低迷这个“普遍性”的原因之外,最近还增加了两个“特殊性”的警讯,一是根据一项最新民调显示,认为“总统”兼任党主席适当的只有百分之二十点八,而认为不适当的竟高达百分之五十九点六,而且在国民党支持者中,有百分之三十三点二赞成以“投废票”降低得票率予以警诫;一是有国民党中常委认为,而不具参加国民党主席选举的资格,因而马英九的选情等于是同视选举。 其实,以“以毒攻毒”手法提出修改党章的建议,虽然很有道理,但尚未打中要害。那就是在陈水扁“总统”任期后期,马英九常常批评陈水扁“总统”兼任党主席,是搞“独裁”;因而他在初次竞选“总统”时,就曾主动承诺在当选后实行党政分开,不会兼任党主席。 如今却违背诺言,至少是诚信出了问题。而且,他要兼任党主席的理由,是强调可以实现以党领政,协调府院关系,提高行政效率;但在兼任党主席之后,政绩却未见有所起色,民意支持度下跌得更低。相反,在民进党人也继续登陆,也已酝酿调整大陆政策,沈富雄更是呼吁民进党要“向国民党靠拢”之时,马英九登陆的时机,就是已经基本成熟了。 目前看来,唯一支持马英九继续兼任党主席的理由,是为明年底“APEC”在上海举行时,实现两岸执政党领袖的会晤亦即“习马会”创造条件。 实际上,曾声称要留下历史定位的马英九,却一直未能如愿。他尽管决定恢复两会谈判,签署了十九项协议,但相对来说,仍未能达到“历史定位”的高度,更未能达到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要求;而后者更是他梦寐以求的。 因此,要做到这两点,就是以其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职务,便于他以“适当名义”跨海登陆,并与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会晤,达成两岸执政党领袖的首次“握手”。其意义,比虽然进行了“破冰之旅”,但因当时国民党仍处于在野地位的连战,及虽然实现了两岸执政党主席会晤,但并无担任“总统”的吴伯雄,更具震撼性,马英九当然不会把这千载难缝的机会轻易让给别人。如果说,在其第一个任期未能登陆与胡锦涛会晤,还有一个不利于其争取连任当选“总统”,因而还可以说得过去的话,那么,到明年十一月上海“APEC”峰会举行时,,他的“总统”任期已经过半,那就已不再存在“影响连任”的问题。因此,这对终日将“诚信”挂在口中的马英九来说,不啻是一个讽刺。 实际上,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胡连会”、“胡吴会”及“习吴会”占有极为重要的一页。这既是没有抵触一个中国原则,也是顾及到现实的政治需要,尤其是台湾民众“参与国际活动”的强烈企盼。诡谲的是,连战当年“登陆”之时,民进党曾纠集一群政治流氓到机场以“武斗”拦截;而吴伯雄首次“登陆”时也曾被几个“独派”小丑用“文斗”方式叫?了几句。但在这些政治流氓跳完骂过之后,民进党人终也无可奈何,任由连战、吴伯雄的“和平之旅”继续络绎于途。 毕竟,缓和及发展两岸关系是大多数台湾民众的心愿,马英九两次获得台湾选民支持就是为其积极进取的两岸关系政策“背书”,而海峡两会协商的成果也让台湾民众尝到了发展两岸关系的甜头,更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前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 就此“规律”,马英九要登陆,尽管在开始时也必然要冒一定的政治风险,但最终都必春风化雨,雨过天青。而所获的个人荣誉却是至高无上。两相平衡,风险成本就相对较低,政治效益却可扩张至最大,这盘“投资”做得过。 既之,我们就不能轻忽马英九要兼任党主席背后或有的他要以此名义访问大陆的隐潜动机。那就是,马英九以“中华台北领袖”的名义,出席明年底的上海“APEC”峰会,期间与习近平单独会晤时,就改以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身份,而习近平所用的职位则是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这样,就没有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问题。而且,实现两岸执政党“政党合一”领袖的会晤,是世纪性的全球大事,有可能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然而,马英九还要“摆谱”,要以“中华民国总统”身份登陆,显然是不现实的。至少也将构成“两个中国”,大陆根本不会接受。何况,“APEC”达成“西雅图模式”的默契,是由台湾经济领域的部长级人物作为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代表,出席“APEC”的峰会,这个“台湾地区领导人”指的就是台湾地区的“总统”。这就为马英九出席上海“APEC”峰会预留了契机,即是由马英九直接以“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名义出席,而无须派出代表。而在会议期间与习近平单独会晤时,就使用中国国民党主席的名义。不但是为民族振兴和台海和平,而且也是为个人功业,都写下浓重一笔。 既此,马英九还于考量接受“APEC”的“西雅图模式”的定位。何况,过去二十年来,台湾地区都是忠实地执行了这个模式,尽管李登辉、陈水扁曾试图突破这个模式,却从未得逞,而台湾社会也未见有意见。为达成个人历史定位,马英九又何必拘泥于职务名称抳?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