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预警卫星就是对敌人导弹的发射进行尽早预报的卫星。导弹预警卫星上最主要的探测器是红外探测器。导弹在点火发射时,发动机会喷射出长长的烈焰,这种由高温气体形成的喷焰会辐射强大的红外线。卫星上装的红外探测器对红外线非常敏感,它能在导弹刚刚发射时就探测到其尾部喷气,可以提前向地面报警。 7月15日17时2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十一号05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美国航空航天局认为,中国官方媒体宣称“实践11号”的任务是进行空间科学实验,并未详细说明其具体任务。但是有观察家认为,实践11系列卫星可能肩负评估建立可实用的红外早期预警卫星系统可能性的任务,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俄罗斯建立了实用的导弹预警卫星系统。 7月20日7时3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创新三号、试验七号和实践十五号3颗技术科学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3颗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碎片观测和空间机械臂操作等空间维护技术科学试验。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79次发射。 空间站机械臂是我国空间站的三大关键技术之一,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研制,是一种具备“爬行”能力的七自由度冗余机械臂系统,可用于空间站的建造和维护,并可辅助航天员的舱外活动。 空间机械臂本身就是一个智能机器人,具备精确操作能力和视觉识别能力,既具有自主分析能力也可由航天员进行遥控,是集机械、视觉、动力学、电子和控制等学科为一体的高端航天装备,是航天飞机开创的一个空间机构发展新方向。通过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的实际使用,空间机械臂显示出强大的应用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空间科学和应用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可以说是人类太空活动日益增多,活动规模不断扩大的产物。 人类进入太空的初期,只拥有简单的飞船和不具备再补给能力的第一代空间站,空间科学应用的规模和层次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随着载人航天的继续发展,苏联礼炮六号等空间站开始具备了使用货运飞船再补给的能力,不过两者直接对接,显然不需要复杂的空间机械臂系统辅助工作。 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令“对华接触”的声音在美国航天界内部重新看涨。多家媒体指出,有冷战时代美苏携手太空的经验供借鉴,美方在相关领域的政策存在调整的可能。 对中国航天来说,2013年称得上是承前启后的一年。6月中旬,“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将升空并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10月前后,将实施“嫦娥三号”发射及其落月巡视勘测任务;同期,“北斗二号”导航定位系统也将开始扩展服务范围…… 在肯定中国航天计划又上台阶的同时,西方媒体就“是否应视中国为太空探索的伙伴”的话题掀起了新一波讨论。尽管“防范中国”的声音不小,美国颇具权威性的《航空周刊》称,中美太空合作的确障碍重重,但这不等于不能就两国联手的可行性加以探讨。 综合各国公开信息,2012年,全球共进行78次太空发射活动,其中俄罗斯29次,中国19次,美国13次。这也是中国连续第二年超过美国,在世界航天发射排行榜上稳居亚军,中国去年上半年更是以10次发射一度“领跑”群雄。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19次发射全部成功,100成功率好于以量取胜的俄罗斯。 2013年内,中国航天计划实施16次发射,将20枚航天器送入太空。其中最大的看点,要数“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载人交会对接。“神舟十号”本次将携三名航天员执行任务,旨在巩固和优化“神舟九号”实践过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对“神舟九号”和“神舟八号”存在的不完善之处加以改进。“神舟十号”圆满完成任务后,按照“三步走”战略推进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望顺利转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建设阶段。 今年下半年,中国还将实施“嫦娥三号”的发射和落月巡视勘测任务。它将成为中国第一个在地外天体上实现软着陆的航天器,对中国航天来说有里程碑意义。 如果将目光放得远些,中国中长期的航天计划更加庞大——到2020年,实现在轨航天器数量超过200颗,约占全球在轨航天器总数的两成;那时,中国年均航天发射数量将达到30次左右,约占全球发射数量的30“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投入商业运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将覆盖全球,与美国GPS的效果基本相同。 美苏合作的经验可资借鉴 探索并开发广袤的太空,国际合作已被证明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过去20年间,国际空间站项目正是在这个理念的推动下从蓝图走向实物,在各国支持下飞速成长。 美国《航空周刊》在其文章中指出,曾在国际空间站工作过的大部分美国宇航局人员表示,他们支持中国作为更重要的角色加入进来,并且非常希望同来自中国的航天员合作。该刊强调,由美国牵头建设的国际空间站,“几乎把相关领域所有重要的国家都拉进去了”,可是,因美国法律限制,中国一直被拒之于国际空间站的大门外。 中美航天合作受阻的肇始,是1998年出台的《考克斯报告》。这份名噪一时的文件指控中国“利用发射商业卫星的机会窃取美国机密”。此后,美国国会通过了《商业授权法》,从法律上彻底禁止美国卫星、甚至是包含美国零件的航天器在中国进行发射。 如今,中国航天发射的活跃程度有超越美国之势,让一些美国观察家颇有“芒刺在背”的感受。但与此同时,美国人也意识到:单纯依靠防范无法阻遏中国航天能力的进步,不如采取合作姿态,在交流中引导中国,力求使其按照尽可能符合美国利益的方向发展。 被认为立场偏保守的美国《大西洋月刊》,也对中美航天表现出积极态度。该刊发表的一篇题为《中国的太空竞争也是美国的机遇》的文章提醒读者:即便在冷战最紧张的时刻,美苏这两个对手也开展过太空合作,最为大众熟知的就是1975年“阿波罗”与“联盟”号飞船在地球轨道上进行的交会对接实验。同时,中国与欧盟也存在广泛的太空合作,这并没有给欧洲国家带来任何意外。文章进一步对比说,在政治层面时而存在尖锐分歧的美俄两国,仍在国际空间站和商业航天领域密切往来;相比之下,同为主要航天大国,中美现在“似乎很不正常”,两者潜在的太空合作领域严重受限,几乎处于全面中断的状态。 《航空周刊》则提出建议:美国现在愈发关注亚太,鼓励中国在解决政治和经济分歧时发挥建设性作用;从长计议,华盛顿应认真考虑美苏合作的经验能否适用于中国。 目前,中国是美、俄之外惟一一个能独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美国《太空》网站指出,无论怎样,中国的航天计划“值得各国政策制定者严肃对待”。如果中美航天器在实现合作后具备在轨对接能力,那么,中国的飞船不但能扮演美国宇航员在紧急情况下的“避难所”乃至承担救援任务,其他国家的飞行器也能对中国航天员及其他重要设备提供紧急援助。有了这样的现实需求,双方合作的基础将更加深厚,合作的前景也会更美好。 一些外媒的报道反映出美国自身的矛盾心态。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称,在美国,是否该和中国进行太空合作总会引发激烈争吵。赞成派认为太空原本就是全世界的,谨小慎微只能导致退步;反对派则害怕技术转移会加强中国的军事实力,对自身构成威胁。 《华尔街日报》则援引部分观察家的论调称,中国的载人登月及其他太空计划都有军事意义,中国军队可藉此获得有关远程通讯、测绘、导弹和反卫星等方面的经验。在这种逻辑下,美国成了中国太空计划的“剑锋所指”。五角大楼也猜测,中国正通过太空计划摸索美军的软肋,并断言,“一旦发生冲突,解放军能在第一时间摧毁美国卫星”。 当然,同样有不少人相信,美国在太空领域仍保持明显优势,只不过受财政因素限制无法兼顾太多,必须有所取舍,这也正是中美在太空领域进行合作的潜力所在。 针对中美航天合作的现状和愿景,德国《柏林日报》以旁观者姿态进行了总结:中国已成为世界航天强国,许多美国业内人士企盼中美重启航天合作。然而,相比具体技术,外界更关注中国此后会扮演什么角色,尤其是其军事目的。同时,的确有不少人相信:双方一旦合作,中国将比美国更能从中受益,有朝一日取代美国的航天霸主地位。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