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卫省26日出台新《防卫计划大纲》中期报告,称将加强应对朝鲜核与弹道导弹威胁的能力,同时让自卫队在离岛防卫方面具备水陆两栖能力,并通过引进无人侦察机以提高警戒监视力度。香港《南华早报》26日称,被认为装载有武器的中国海警船当天首次进入钓鱼岛领海,再次推高这一海域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日本则开始酝酿建立类似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组织。报道引述日本防卫省官员的话称,钓鱼岛附近的安全局势正在发生变化,“我们不得不考虑,只依靠美军的保护是否足够”。 据共同社报道,中期报告称,亚太地区的安全环境日益严峻,中国正在迅速推进军事力量现代化,扩大海洋活动。朝鲜弹道导弹开发进入一个新阶段,进行核武器开发,是重大威胁。报告强调日美安保体制是日本安全保障的基石,在安全保障环境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深化日美同盟对日本来说比以往更加重要。日本将推进日美联合训练、警戒监视和基地设施共同使用,加强日澳、日韩双边合作和日美韩三边合作,推进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对话和交流。 该报告称,在朝鲜弹道导弹能力提高的情况下,有必要考虑加强遏制力和应对能力。在距日本领海和领空较远地区收集情报,现有装备的能力不充分,将考虑引进有利于加强警戒和监视的高空无人侦察机。在应对岛屿受到攻击方面,应确保航空和海上优势不可缺少,确保自卫队的机动部署能力和水陆两栖能力很重要,同时考虑提高反潜能力和反舰导弹能力。为积极参与国际武器研发,中期报告就“武器出口三原则”提出,“会检验其是否适合安全保障环境,以采取必要的措施”。 据共同社报道,该中期报告称,考虑到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明确写入了将加强导弹防御力。对此,日本防卫相小野寺五典26日在记者会上强调,“没有设想先发制人的攻击。”他同时指出:“只有在我国明确受到攻击或已经发生威胁的情况下才会探讨。”《日本经济新闻》25日称,自民党6月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交的建议案中曾把“保持对敌基地攻击能力”作为支柱之一,该中期报告对此虽没有直接表现,但表达出将讨论保持对敌基地攻击能力的想法。该报道分析,之所以中期报告的表述较为克制,是因为联合执政的公明党表现出慎重态度。日本自卫队此前并不完全具备对敌基地攻击能力。要实施对敌基地攻击能力,需要拥有较强续航能力的飞机和巡航导弹。该报道还称,虽然该对敌基地攻击能力主要针对朝鲜,防卫省考虑到可能会招致中国和韩国的反对,将进行慎重讨论。 《防卫计划大纲》是日本长期防卫政策的基本方针,现行《防卫计划大纲》是2010年民主党执政期间制定的,强调重点加强对西南海域的防卫能力和警戒监视力度,改变过去“基础防卫力构想”,代之以“机动防卫力构想”。据悉,日本政府将以该中期报告为基础经执政党讨论,加快制定工作,争取12月在内阁会议上通过新《防卫计划大纲》。此间媒体分析,安倍政府踏出了转变安全政策第一步,日本“专守防卫”安全保障政策或将出现重大转变。 昨日,我军一架运-8预警机飞越冲绳—宫古公海水道,赴西太平洋进行训练。日本航空自卫队紧急启动战机进行应对。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日本以平常心看待,同时希望日方战机不要骚扰我军的正常飞行,避免发生不测。 日媒称,这是中国军方飞机首次被确认飞经该空域,也是首次越过“第一岛链”,进入太平洋。 对此,张军社表示,宫谷水道是国际水道,任何国家的舰机都可自由通过,对此日方应该也心知肚明。 他强调,此次运-8预警机在正常训练中,飞越宫古水道往返,是年度计划内的例行安排,不针对任何国家,也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 虽然该空域并非日本领空,但日本防卫相小野寺认为,这是中国海洋活动日益活跃的表现,并表示将强化警戒监视态势。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今日就此事表示,这是“前所未有的特异行动”。 记者向张军社确认,我军飞机飞经该空域确实是第一次。他同时指出,“第一岛链”是冷战时期的概念,日方不应抱着冷战时期的观念,认为中国军机飞越第一岛链对日本构成威胁,更没有必要紧急启动战机。 “希望日本用平常心看待,不要大惊小怪、借机渲染中国威胁论。”他强调,希望日方战机不要骚扰我军的正常飞行,更不要做出危险的干扰动作,避免发生不测。 美国重发亚太战略给日本带来了对抗中国的自信 英国《金融时报》7月16日刊登了题为《美国在亚洲危险的使命》的文章,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亚洲存在一个重大问题。在东京、北京、新德里、首尔以及亚洲其他大部分城市,你都能听到这个问题。美国总统巴拉克 奥巴马(Barack Obama)的所谓“战略重心转向亚洲”总的来说还算不错,但长远来看,美国真的能够坚持这一政策吗?对此,没有人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这无碍人们作出种种猜测。 由于缺乏确定性,看法就与确凿的证据一样重要。一些关于美国作为太平洋大国会在该地区驻留多长时间的猜测,深刻影响着该地区几乎每个国家的行为。在北京,人们围绕未来数十年美国影响力可能发展轨迹展开的辩论,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激烈。 中国正在测试自己能以多快的速度向外扩张、以及能扩张到什么程度;日本想知道当自己回击中国时能否仰仗美国;韩国、越南、菲律宾以及其他国家被迫要在保持平衡和倒向中国之间作出选择;印度正在重建长期受其忽视的印度与东亚国家关系。令局面变得更为复杂的是,美国长期驻留亚洲问题的答案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着改变。 去年冬天,美国看起来像是一个步履蹒跚的超级大国。经济疲软,债务和预算赤字不可持续,政治上陷入僵局,这些都令人们对美国的恢复能力产生了怀疑。因此有人预言,中国将很快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至于美国的政治决心,则已被伊拉克和阿富汗搞得元气大伤。 我记得曾与日本安倍晋三(Shinzo Abe)政府的一名官员谈过一次话。当时我们两人谈到了日中两国围绕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东中国海形成的对峙。 这名官员表示,安倍注意到美国未能在菲律宾与中国在南中国海的争端中支持菲方。菲律宾政府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日本不打算犯同样的错误。日本将动用本国海上武装击退中国的入侵。安倍还将推动放松宪法对日本军事预算的限制。 并非只有日本在做两手准备。前些天我参加了斯德哥尔摩中国论坛(Stockholm China forum),这是一个由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erman Marshall Fund)主办的年度会议,与会者来自美国、欧洲和中国。我们的一名瑞典东道主把话题引向了波罗的海。他告诉我们,就是在那些水域,越南海军正在测试一种新型的、由俄罗斯制造的潜艇。越南政府向俄罗斯订购了6艘潜艇,并配备有巡航导弹。这些潜艇不久就将潜行在南中国海的深海里:越南与中国也有纠纷。 然而,在地缘政治中,6个月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如今,美国经济正在好转。经济已回归增长。通过强行分段减支(sequestration),美国的政治僵局似乎产生了一个部分解决赤字问题的办法。随着经济前景转向乐观,评论人士重新发现了美国的巨大天然优势——从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人口结构,到技术优势和庞大的页岩油气资源。 在现实世界中,这种周期性的重大转变是难以避免的。去年那些关于美国衰落已无可救药的预言根本就不可信。那些认为中国将统治世界的人别忘了,历史并非沿直线发展。目前而言,奥巴马对美国问题的担忧程度,很可能不如习近平对中国问题的担忧程度大,但这种局面可能很快就会再次发生改变。 美国对华政策是接触和遏制:即与中国接触以防止不可避免的竞争演变为对抗,同时通过保持自身实力和强化美国同盟来遏制中国的强硬。中国的大多数邻国采取了与之类似的做法。它们一面在经济上与中国融合,一面在政治上(有时是在军事上)与美国发展关系——就越南的情况而言,是从俄罗斯采购潜艇。 这里面存在一个难题。只有当中国的邻国依然相信美国将长期驻留该地区的时候,这种平衡战略才会起作用;然而,美国政府将其意图阐述得越有说服力,日本等盟国就越有可能假定自己在对抗中国时拥有美方的无限支持。美国对安倍晋三强硬的民族主义已明显感到不安。反过来,中国对日本采取的行为既是在刻意试探日本的决心,也是在刻意试探美国的决心。 其结果就是一个不稳定的平衡,很容易因误判而打破。今后几十年,美国仍有足够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洲保持一支常驻力量。如果考虑退出,则会危及太多的战略利益。中国则在发展军力,以求能够设定其所在地区的规则。习近平甚至提出,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管理这种局面没有什么神奇的办法。美国如果离开亚洲,将会引发混乱、恶化局势;如果留在该地区,则会引起中国的强烈不满。因此,美国在该地区的存在就成为一项危险的使命:它既是一个关键的稳定之源,又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对抗之源。 欧洲人很清楚这会导致什么后果。英国曾为遏制德国的崛起而扮演过海上平衡力量的角色。英德对峙局面的打破演变为1914-18年导致无数人丧生的战争,明年我们就将迎来那场战争的百年纪念。它显然是一个令人不安的先例。 据日本zakzak网站7月14日报道,日本军事专家井上和彦日前发表文章,对日本军事力量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日本兵力不足的现状并建议应改编自卫队。 文章称,美国总兵力为157万人,中国229万人,朝鲜120万人,而韩国也有66万人的兵力。相比之下,日本自卫队仅有23万人,兵力明显不足。 井上用2个数据分析了日本的军事力量。文章指出,第一个是军费在GDP总额中所占比例。军费多少一般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发达国家,军费在GDP中所占比例一般约为2.5dash;3而日本的军费预算约为一年4.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907亿元),虽在数额上排在世界第七位,但仅占日本GDP总额的1与其他国家相比不足一半。因此这些军费并不能真正增强日本的军事力量。 第二个是军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在发达国家,基本每250人中就有1名军人,也就是说每1名军人保护250名国民。但日本平均每540人中才有1名自卫队员,这项数据又不足其他国家的一半。 井上在文章中表示,目前弥补日本军事力量不足的就是驻日美军。驻日美军具有压倒性的战斗力,弥补了日本自卫队兵力不足的弱点,帮助日本威慑其他国家。而日本自卫队虽兵力不足,但自卫官的素质和军队士气却很好。日本一直以来蔑视军队和军人,而自卫队的这些年轻的队员们立志拼上性命来保护国民生命与国土安全,这一点让日本自卫队引以为豪。 文章中还指出,日本宪法第9条明确规定,日本不保有陆海空及其他军事力量。不过,现在日本却仍然保持着有23万兵力的自卫队,另外还有高科技战机和战舰,不管怎么看都不可否认“自卫队就是军队”这一事实,应该没有一个常人会看不出来这样的武力组织是“军队”。但日本政府却仍然声称“自卫队不是军队”,这就犹如安徒生童话《国王的新衣》中的自欺欺人。 原本一个国家就是为了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及国土安全而设立军队,一直以来设立军队也从未被国际法禁止过。所以,日本宪法第9条否定军队存在这一点本身就不合常理。 文章还称,日本政府一直以来把宪法第9条当作不可动摇的法典,把军队改叫做“自卫队”来使其合法化,但这么做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遵守宪法,而是为了保护国民生命及国土安全。正因为如此,日本应将自卫队改编为世界标准的“军队”,不再受不合常理的法律限制,这样一来不论有什么威胁日本军队都能应对自如。 日本新闻网7月12日发表了一篇题为《日本为何还瞧不起中国海军》的文章,对目前日本人眼中的中国海军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正是因为中日过去的交战历史,导致日本社会迄今为止依然对中国海军采取“轻视”态度。 文章称,日本玩具公司最近推出了一套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大最新的战舰——“日向”号直升机轻型航母的塑料模型。这一套模型的外壳包装纸上,印着“日向”号轻型航母协同日本F-15战机击沉中国航空母舰辽宁舰的照片。在日本猛烈的炮火攻击下,辽宁舰壮烈沉没。 文章指出,“中日发生海战,中国会输得很惨。”这是日本社会的一种普遍的认识,当然,也是他们的一厢情愿。为什么日本会如此轻视中国海军?文章认为,按照日本人的说法“我们的海军从来没有输给过中国”。这话虽然刺耳,但是不假。100多年前的一场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中国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花了这么多银子从欧洲买来的战舰,就这样一艘艘地沉入黄海。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本的航空母舰封锁长江口,舰载机对上海和南京等中国大都市狂轰滥炸,而我们民国政府只有几艘小军舰,根本无法与日舰进行海战。正是因为中国屈辱的历史,也因此成为日本社会迄今为止依然轻视中国的海军的历史原因。 文章还称,当中国人欢呼终于有了首艘航空母舰的时候,日本人根本没把辽宁舰当回事。日本电视台的记者拿了“日向”号击沉辽宁舰的塑料模型去征询日本自民党干事长、党内地位仅次于安倍晋三的石破茂的看法,这位防相出身的军事迷拿着模型竟声称:“辽宁舰只是中国把人家的报废旧船买来改装,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在石破茂和许多日本人的眼里,早在70年前,日本海军就已经拥有过20艘航空母舰。而中国目前的辽宁舰,整个舰型陈旧,最多只是一艘训练舰,根本无法投入实战。 最新出版的日本杂志《SAPIO》(7月号)指出,即使中国组建成了一支以辽宁舰航母为主的舰队袭击钓鱼岛,也会由于中国航母的舰载机还处于不熟练的阶段,现行的歼-15舰载机体量很重,现在是靠不挂实弹和减少油料灌注才得以起降,无法形成战斗力,因此辽宁舰只是一只“纸老虎”。日本只要从潜艇上发射一枚导弹把辽宁舰的跑道炸一个洞,所有的舰载机都将无法起降,航母瞬间将丧失战斗力。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