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加拿大媒体报道,文章称,缅甸陆军和空军的中国色彩很浓,近期亮相的缅甸阅兵式再度展示了缅甸陆军具备了很强的中国化色彩。 文章称,缅甸军队阅兵式上亮相了北方工业公司(NORINCO)生产的SH-1型122毫米自行榴弹炮、104毫米6×6反坦克炮,后者似乎是首次出口东南亚。缅甸还是第三个使用MBT-2000型主战坦克的国家,前二者为巴基斯坦和摩洛哥,缅甸陆军进口了大约一个营的MBT-2000。与此同时,缅甸也是第一个使用KS1A地对空导弹的国家,目前不知道是陆军还是空军装备。 外媒称,缅甸陆军一直使用中国的装甲武器,包括69Ⅱ型主战坦克和85系列装甲车,部分85装甲车似乎经过改良,成为了89系列。近年来,缅甸陆军开始寻求装备的多样化,从印度进口了一批旧式的T-55,从原独联体国家得到了一定数量的T-72。目前还在同乌克兰谈判进口BRT-3E型8×8轮装甲车。配备了30毫米炮,自动变速器。还有消息声称缅甸还获得塞尔维亚生产的NORA B-52型155毫米轮式自走榴弹炮,但是并没有获得官方记录的承认。 文章称,缅甸空军近期还进口了中国、巴基斯坦联合研制的CH-3A型无人机,能够做到侦查打击一体,这是东南亚国家首次获得这种无人机。中方对此进行了改良,追加了惯性制导系统。缅甸的空军是东南亚国家中最大的K-8教练机的用户,在对北部叛军进行清剿的过程中,2012年政府动用了K-8实施了对地的攻击。缅甸还进口了运-8、运-12运输机。 不过,文章认为,缅甸的军备市场今后将同时向东方和西方国家开放,寻求武器多元化的意图将会更加明确。 缅甸总统:在重大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支持中国 2013年6月24日,缅甸总统吴登盛在内比都会见了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 杨洁篪强调,中缅是传统友好邻邦。双方要从战略和长远角度,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正确方向,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深化中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吴登盛 一是保持高层互访,加强战略沟通。 二是深化务实合作,保障重大合作项目顺利实施,实现互利共赢,造福当地人民。 三是促进人文交流,加深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 四是加强在区域合作中协调配合。明年缅甸将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中方愿同缅方一道,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发展。 杨洁篪强调,中方尊重缅甸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缅甸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希望并支持缅甸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中方支持缅甸民族和解进程,希望缅甸政府和克钦方面保持和谈势头,早日签署停火协议,实现缅北地区和中缅边境持久和平稳定。中方愿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杨洁篪 吴登盛表示,中国是缅甸的好邻居、好朋友。缅方感谢中方长期以来提供的宝贵支持和帮助,在涉及中国重大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支持中方。缅甸正在经历改革发展期,希望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愿同中方共同落实好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动计划,加强睦邻友好合作。 缅方邀请中国领导人早日访缅。缅方感谢中方帮助缅甸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欢迎中国企业投资,愿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确保双方合作项目顺利开展。缅甸政府致力于国内和平稳定,将继续推进和谈进程,早日实现缅北地区和平,确保两国边境地区安宁。 在今年一月份缅甸政府军发起对克钦军的大规模进攻之后,我们看到很多有关其动机的猜测,有说是中国支持的行动,中国能源通道需要安全,必须清除这些军阀;有说是缅甸政府的计划,为的是从中国项目中获取利益(因为中国项目都是在克钦控制区);还有说克钦军与美国有染,曾与中国交恶,是中国借缅甸政府军之手消灭之;等等。 很明显,这些行动对中国不利的成份居多,特别是铁路被停建,对中国战略布局损害最大。中国寄希望中缅通道来分流马六甲海峡、保护印度洋商路,只实现了部分经济目标,战略目标已经不可能达到;而且没有足够保护的油气管线在双方关系不友好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关闭,仍然是很不安全的运输通道。 回想一下,军人政府2005年突然由仰光迁都内比都,数千辆中国造军卡完成了这一壮举。人们普遍推测缅甸军政府担心美国发动突然袭击,是防范之举。那时的军政府是完全仰赖中国支持的,中缅关系那时候最铁。 对于CIA来说,克钦也好,掸邦也好,缅甸也好,泰国也好,只要能够帮助美国扼制甚至破坏中国的战略意图,他们都是美国的朋友,都将获得美国的支持。要达到某个目标,对美国来说,就是派个特工拎一包绿钱出趟差这么简单。边境各邦向中国输出毒品,这个中国不允许,打击他们是正当。利用这些穷困武装给中国制造麻烦,对CIA来说也是正当。 缅甸军政府放弃中国与西方交好,是美国求之不得的,不是CIA多么厉害,而是缅甸军政府自己决定这样做,中国奈何不了。缅甸军政府向右转必须消除后顾之忧,以免北方各邦联合起来向政府进攻,所以从登盛上台以来积极推进边境武装整编计划,不合作的就武力打击。小的武装早早就签了协议放下了武器,克钦人原本是中国(景颇)人,很厉害,可是战争已经推进到中国边境,说明克钦武装地盘丢失,业已被消灭,登盛的计划基本完成。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