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新闻网14日声称,中国军方最近进行“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的第三次试射。据称,这种可携带核弹头的导弹射程可达美国本土。 据报道,已获取相关情报的美国官员表示,中国此次公路机动的“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试射7月24日进行,凸显北京正在展开大规模核力量构建。不过,无法获知最新试射使用的是单弹头还是多弹头。报道称,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拒绝对此发表评论。 文章称,在过去一年内,“东风-31A”已进行过两次试射,分别是在2012年8月30日和11月30日。美国空军国家航空航天情报中心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得出结论,中国具有全球最活跃和多样化的弹道导弹发展项目,“它正在发展和测试攻击型导弹,组建额外的导弹部队,在质量上升级导弹系统,以及发展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国弹道导弹部队正在导弹规模和类型方面扩大。” 这份报告还指出,中国军方拥有超过15部“东风-31A”发射器,射程超过6835英里(约合11000公里)。其他导弹专家表示,“东风-31A”能够携带5枚核弹头。美国专家里克·费希尔表示,“东风-31A”能部署2-3个旅。 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新闻网站8月14日报道称,美国官员根据已获取的情报表示,中国在7月24日进行了“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的第三次试射,这凸显了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核力量建设。 报道称,“东风-31A”的试射是在完全保 此外,“华盛顿自由灯塔”还称,在过去的一年里,“东风-31A”已经进行了两次试射,分别是在2012年8月30日和11月30日,但是无法获知此次试射使用的是单弹头还是多弹头。“东风-31A”射程可达美国,并可携带核弹头。 这家美国媒体特别指出,与中国频繁试射导弹相反的是,美国近年来多次因为政治原因推迟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例如,美国的“民兵-3”洲际导弹试射由于总统大选而推迟,之后又因为担心刺激到朝鲜而再次推迟。 报道强调中国战略核导弹发展计划“极其保密”,称中国自2012年7月以来进行了一系列的试射活动,其中包括“东风-31A”、“东风-5”、“东风-41”以及新型“巨浪-2”潜射型弹道导弹的试射。由于这些导弹试射活动并未公开,所以美国五角大楼也拒绝对此做出评论。 综合美联社等媒体报道,美军的反导拦截试验日前再度遭遇失败。有外媒揣测,与美国反导战力发展停步不前形成对比的是,中国二炮正在尝试运用多种新技术增强其弹道导弹的有效性,以反制美军反导系统的步步进逼。 美反导三连败让盟友泄气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国防部近日宣布,美军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在太平洋上空的最新测试中未能拦截目标,这是该系统连续第3次测试失败。 据西班牙《国家报》报道,美国此前一直在向外界传递了明确的信号:虽然面临国内财政紧缩的压力,美国仍将继续投入资金,加速推进反导系统建设。按照美国的计划,其反导系统要覆盖全球主要热点地区。但是,美军自身的反导试验频频“出丑”,难免令其盟友感到泄气。 俄罗斯《军工信使》周刊揣测,中国对其弹道导弹进行了技术改进,以反制美国的反导系统,其中最重大的一项改进就是加装分导弹头,以迷惑并突破敌方的防御系统。解放军最初可能在东风-21导弹上测试了这种技术,导弹飞行到中段就开始“分身”,令敌方的反导拦截弹无从应对。 测试成功后,中国开始在更多型号的导弹上采用这种技术。不过,美军可能开发出专门对付分导导弹的新装备--分导拦截弹,反导系统发射这种导弹,一次可拦截多枚分导弹头。 俄罗斯《军事评论》揣测,解放军可能开始为其弹道导弹配备对付分导拦截弹的装置--诱饵弹。它采用耐热雷达吸波材料制成,内置锂电池、电子干扰器等设备。这是中国武器设计师的一项创新成果。诱饵弹具备与真正的弹头类似的热量特征和电子信号特征,其飞行速度与真正的弹头也很接近,从而令反导系统很难识别。 报道称,弹道导弹在大气层外飞行时所受的摩擦阻力很小,中国的分导型弹道导弹可在这一过程中释放大量诱导弹,从而大大增加拦截方辨别真假弹头的难度,以掩护真正的杀伤弹头飞向目标。报道认为,如果中国二炮在其各型导弹系统中普及这种诱饵弹,那么即使美国反导系统具备多弹头拦截能力,也将疲于应付。 东风-31测试变轨技术 西方揣测,除了新型诱饵弹,解放军还有其他方法克制美国布设的反导系统。报道称,解放军弹道导弹变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并在东风-31导弹上进行了测试。该技术可提高弹道顶点的高度,从而使导弹进入大气层后的速度有所加快,令反导系统实施拦截变得更困难。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