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午,日本又有3名阁员参拜靖国神社,此外102名日本议员集体“拜鬼”。安倍对在外界压力下未能参拜公开表示“很遗憾”,此外舆论注意到,他在当天“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上的讲话未提已成惯例性内容的“不战誓言”。 中国外交部强烈抗议日本阁员参拜,并且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韩国的反应相对温和,韩国外交通商部称日本政客的行为是在历史面前“闭着双眼”。 日本已经大致将靖国神社问题演变成它的一个外交工具,日本可以用它撬动中韩两国的情绪,用它做平衡中国外交力量的砝码。日本处于靖国神社冲突的主动位置,可以灵活调整谁参拜和怎么参拜,中韩受到的刺激比日本因为受到压制而得到的反刺激更为强烈,中韩的回应或者苍白无力,或者要动用较为昂贵的手段,而且两国很难步调一致,都希望对方“往前冲”。 安倍没去靖国神社参拜,但他围绕“不参拜”的补偿措施都是公开的,对他的这些做法,中韩社会的感受也未必就比日本社会的感受好。 日本首相不断释放参不参拜的模糊信息,中国外交施压,日本首相最后耍滑头,阁员和议员参拜,中国抗议并且搞不清自己胜利了还是受了愚弄,这样的“靖国神社游戏”发展下去只会对中国越来越不利。 事实证明只要日本决心用靖国神社给中国脸色看,我们就难成这场斗争的赢家。我们得承认,当我们要求日本怎么怎么做,并且对细节很在意的时候,我们就等于配合了日本把靖国神社设计成对华斗争的预设战场。 中国应更加专注于自己该如何做。我们应当把对日斗争的平台从靖国神社拉到更有利于我们挥洒的地方,做一些我们用较低成本就能做成的事,干一些日本求我们不要做或者少做的事。如果我们能拥有一批这样的对日斗争工具,让日本对它们的在意超过我们对日本高官参拜靖国神社的在意,我们在对日斗争中就赢得了主动。 中国军队选择8·15在东海搞实弹射击演练,这是针对日本战败日一个有创意性的姿态。当然这还很不够,我们还需创新很多能让日本难受的工具。 不是说日本高官参拜靖国神社今后就不管了,继续搞热靖国神社问题有利于向世界揭露日本对待历史的无赖和阴暗嘴脸,但这件事可以交给民间和舆论去做,中国民间在这方面是不乏创意的。 中国官方应致力于对日斗争新工具的开发,少发口头抗议。这两年的情况是有实际进展的,比如中国军舰进日本海演习,执法船进钓鱼岛12海里,加强东海油气田开发,以及中国军舰环日本行等等,都丰富了对日斗争的内容,稀释了靖国神社在中日斗争的焦点位置。中国坚持拒绝中日高峰会,尤其让安培本人着急难堪。我们应不断有新的手段推出,有些可以做得大张旗鼓。 中国人还应清楚,中日博弈最终是国力的比拼,日本不是菲律宾那样的矮子,它不会总输,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它“敢于”给中国人更多刺激,完全是有可能的。我们如果一点气也受不了,那我们就很难在当今世界的“险恶江湖”上立足。 中日斗争归根结底是中国崛起的“业余科目”,我们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我们应进得去,还能出得来,保持对日斗争的战略乐观和轻松。毕竟中国在下一盘全球战略的超级象棋,“小日本”只是棋盘上一个比较调皮的棋子 中国还不能吓住日本 应向世界揭露日野心 社评:8·15,中国媒体不能沉默的日子 今天是8月15日,日本的投降日。今天的日本十分热闹,中国媒体和曾经战胜过日本的各国舆论也不应沉默。 日本政府将在今天举办“日本全国战死者追悼式”,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就此称,“我殷切希望每个国民都能缅怀战死者,从心底为他们默哀。”他还进一步说,“我国的和平与繁荣背后,有着二战时心系祖国与家人、在战场倒下的各位战殁者的崇高牺牲。全体国民应沉痛悼念他们。” 菅义伟虽然同时表示“我们应再次起誓建设永久和平”,但这句话更像是为说前面那些话的掩护,是应付中韩和世界舆论的,日本政府要在该国社会唤醒的,恰是当年帝国飞行员们驾着神风战机撞向美国军舰时的“爱国主义激动”。 安倍透出信息不会在今天参拜靖国神社,但他献上了“玉串料(祭祀费)”。作为一国首相,他如此固执地打这个“擦边球”,就是要带日本“擦”二战大结局和东京大审判的“边”,他领导的内阁就是要为冲破由日本侵略和战败导致的格局积蓄力量。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