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9月1日央视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月28日至31日在辽宁考察时,专程视察了沈阳飞机制造集团(沈飞),坐进我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歼-15“飞鲨”的座舱,并听取了沈飞研发歼-15的情况。 与此同时,央视这段短短的新闻视频,还透露出诸多亮点——歼-15战机的量产型号正式曝光,而且习近平与多达36位的海军舰载机飞行员合影,这个数量,足以组建一到两个舰载机团。这一组消息,迅速成为各大新闻门户网站的头条新闻。去年11月,歼-15在“辽宁”号航空母舰起降成功,令“走你”的“航母Style”爆红网络,掀起一场全民狂欢。舰载战斗机,自1941年偷袭珍珠港以来,一直是我们这颗星球上的海空主宰者。这个繁盛的家族,如今头一遭有了来自中国的成员。 这条身材兼具优雅与强悍的“飞鲨”,究竟几多凶猛?在“辽宁”号的飞行甲板上,它能扮演怎样的角色? 坊间纷纷猜测“飞鲨”或进入量产阶段 据悉,歼-15是沈飞参考了俄罗斯舰载战斗机苏-33的原型机后,在国产歼-11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发而成。这几种飞机,都源于著名的苏-27“侧卫”战斗机,也继承了苏-27优美的白天鹅式的造型。 2009年8月,歼-15进行了首次试飞。去年11月5日,《解放军报》头版正式发布了中国航母舰载机触舰起飞的消息。去年11月25日,随着飞行员戴明盟驾驶编号为552的歼-15在“辽宁”号上成功着舰并起飞,“飞鲨”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 今年,“辽宁”号多次出海进行了科研试验和训练,并在渤海进行了歼-15的多批次起降飞行训练。据报道,不久还将进行危险的带弹滑跃起飞训练。 很多眼尖的读者都发现,在央视新闻节目9月1日的报道中,有一个画面,显示歼-15涂着海灰色涂装,机头雷达整流罩则呈深灰色,座舱后侧下方还喷绘着一面解放军海军旗。 坊间纷纷猜测,或许这正是已经下线的“飞鲨”量产型。进入量产阶段,飞机的设计图便已冻结,各项性能参数已经确定,是战斗机投入使用的重要标志。 优雅与强悍兼具的“飞鲨”能强力震慑各类战舰 仔细观察央视画面中的歼-15,可以发现,其外形与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搭载的苏-33,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连水平尾翼的折叠位置也一样。 《尖端科技》分析文章认为,歼-15的气动布局和结构借鉴苏-33,主要原因是为了节省研制的时间,满足中国海军获得航母舰载机、拥有夺取海上制空权和对海打击能力的急迫需要。 据军事专家分析称,由于歼-15是最新研制的,其电子设备很可能将比采用脉冲多普勒雷达的歼-11领先一代,更远远超越使用落后的倒置卡塞格伦雷达天线的苏-33,很有可能安装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第五代战斗机标准的航空电子设备,在这方面达到美国F/A-18E/F的水平。 另据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报道,歼-15采用了“太行”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海军改型,加力推力有所提高,令飞机的爆发力和加速性更强劲,从而在起飞、复飞时,让飞行员的底气更足。 加媒还透露,“飞鲨”携带国产的鹰击-62反舰导弹,有效射程可达400公里以上,已经接近了舰载战斗机的巡逻半径。对于包括美国航母在内的各类战舰,这都是一种如芒在背的强力震慑。 香港《亚洲周刊》8月11日(提前出版)一期发表题为《解放军打造航母舰载机战力》的文章,作者为台湾东亚统合研究中心执行长蔡翼。 文章指出,解放军海军“辽宁舰”航母今年开始服役,标志着中国海军另一阶段发展的开始,引起周边国家高度的重视。尤其,航母“舰载航空兵”是航母战斗群的核心战力,国内外的研究机构都十分关注解放军航母舰载机的发展,舰载机的战力如何,是否能有各种其他功能配套的舰载机相互配合,关乎航母战斗群战力的有效发挥。 文章称,解放军的舰载攻击机,未来将会由双座的歼-15S战机来负责。歼-15S战机是以国产歼-15为基础所发展出来的双座舰载攻击机,可以携带鹰击-12以及CM-400AKG等射程近300公里或更远的高倍音速空对舰导弹,也可以携带装有GPS导引小直径炸弹或反装甲末敏弹等精准打击武器的“天雷”防区外投射武器,这都将成为歼-15S舰载攻击机主要配备。 有人推测,现在还在试飞测试的歼-31战机未来可能成为解放军下一代的舰载战斗机,但以美、法两国都偏好使用重型舰载战斗机的经验来看,中型的歼-31战机可能受限于载弹量过小及航程有限,未必适用;但倘若性能进一步提升,将可成为F-35强劲的对手。 文章称,由于“辽宁舰”没有装设辅助飞机起飞的弹射器,大型固定翼舰载预警机无法在“辽宁舰”起飞,所以在可见的未来,“辽宁舰”将会以俄罗斯的卡-31或是国产的Z-8YJ作为航母的预警机,性能上远不及美军的E-2舰载预警机,只好退而求其次。但是解放军也在积极的以运-7运输机为基础,为其下一代国产航空母舰发展类似美军E-2的JYZ-01舰载预警机。至于反潜作战,解放军目前将倚重卡-28作为空中反潜的主力。 在可见的未来,中国航母战斗群的任务区,应该会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的西太平洋及南海海域进行“积极防御”的作战部署。在此地理条件下,“辽宁舰”即使没有舰载预警机滞空警戒的情况下,解放军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对这两个特定的海域进行空中、水面以及水下的监控。 文章指出,如果解放军能参照“铱星计划”的架构,在太空中布建跨纬度的卫星群,形成蜂窝式的带状监控区,可以全天候地连续侦测、实时地监控西太平洋,南海以及印度洋水面、水下及空中的各种活动、侦测区域内的舰艇和潜艇活动都将会成为监测、侦察的目标。 文章还称,建构以低轨道预警监测卫星系统,可长时间停留在平流层的“无人滞空飞船监控网”,配合岸基“翔龙”战略无人侦察机,可以为解放军提供一个相当完整的“空、天预警监测网”。 文章认为,如果解放军能建构对特定海域的“空、天预警监测网”,针对空中、水面及水下持续的监控,可为航母战斗群创造一个能在特定海域克敌制胜的“战场条件”,成为解放军航母战斗群在“远海作战”的重要支撑。 前日上午,代号“鹘鹰”(又称歼-31)的我国第二款隐身战斗机再次进行试飞,表明该机的研制进展正在顺利进行。 有现场军迷对南都记者说,上午11时半许,“鹘鹰”飞上沈阳的蓝天,20多分钟左右后降落。 日本《朝日新闻》称,中国首架垂直起降战机歼-18成功试飞,而且它比歼-20更先进。 美国《防务新闻》称,歼-18安装有激光浮动主动相控阵雷达,内置武器舱,以及两个大推力矢量发动机,具有超强的隐身特征,这些都是美国F-22战机所没有的。 五角大楼对此感到紧张,因为上没有用效的应对策略,军事问题专家郑文浩认为,美国夸大中国的尖端武器其实是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称,中国的军事论坛网站刊登了一款沈飞集团的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双发战机图片。 照片显示,这种飞机采用鸭式布局和隐形设计,由两台发动机提供主动力,机腹下则有专用升力风扇提供垂直向上的动力。 最早报道中国在发展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应该是日本。去年初,日本《朝日新闻》刊登一则惊天军事消息,称中国的首架垂直起降战机“歼-18”已经研制成功,并在内蒙古某秘密军事基地顺利试飞。 该报道说,中国从2002年开始计划自主制造,但是由于缺乏关键的弹射技术,为此中方放弃原来的水平起飞设计,转而开发第四代垂直起降战机“歼-18”,并最终取得成功。 从简氏披露的歼-18照片外形来看,这种垂直起降战斗机除了鸭式布局之外,其它外观几乎与/歼-31很相像。 但从沈飞并没有设计过鸭翼的经验来判断,似乎有理由怀疑这种歼-18战机并非是有沈飞独立研发的,可以猜测其应该是得到了成飞的技术帮助,或者根本就是中航工业统筹研发的一种新机型。 简氏的报道中提到,这次曝光的歼-18战机配备双发动机,但目前尚不清楚该机的升力风扇由一台(类似美国的F-35B战机)还是两台(类似苏联的雅克-141)发动机为其提供垂直升力。 与歼-31一样,歼-18采用双主发动机提供推力,这与F-35B和雅克-141相比安全性相对更高一些。这可能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中国没有能够为其提供足够推力的单台发动机可用,另一种解释就是这很可能像F-35A/B/C一样歼-18本来就是歼-31的一种增加了鸭翼和升力风扇的变形。 虽然后一种解释有些勉强,但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一个公司实力再强要同时发展多种全新的先进战机似乎很难,而如果是“一型多改”就相对容易实现多了。 很多人猜测中国如今在成功试验并装备歼-15型滑跃式舰载机之后,为何会再发展一种垂直起降舰载机呢?难道中国的航母弹射器研发出了问题?或者是中国未来的国产航母从一开始设计就是为了装备垂直起降舰载机?其实,并非这样。 从中国的舰载机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在改装或国产常规航母上,中国首先会装备歼-15固定翼舰载机作为主力作战飞机,而且是滑跃式起飞方式;在紧随之后发展的大型核动力航母上,将会使用歼-31的舰载型号,并实现电磁弹射起飞。 而在中国的航母和如今的071型船坞登陆舰之间,中国必将发展一种两栖攻击舰,这就是如今传闻已进入建造中的071型,在这种新型舰上毫无疑问会装备歼-18垂直起降舰载机,用来执行两栖攻击任务。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